小企業也應加強供應鏈管理
2008-3-1 21:2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有人說21世紀的競爭不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正當我們樂此不疲地談論物流的時候,有40多年歷史的美國物流管理協會正式更名為美國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標志著全球物流進入供應鏈時代的開始。
在全球化的競爭環境下,我國企業也需要在世界各地進行采購及生產,并與國內外企業組成合作伙伴,共同構建高效的供應鏈。
一、認識供應鏈
談到供應鏈,我們想到的往往是那些成功實施供應鏈管理的大企業,如沃爾瑪、家樂福、寶潔等著名企業,他們實施供應鏈管理的經驗日趨成熟。國內的聯想、海爾、TCL、寶供物流等大型企業在供應鏈的建立和管理方面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通過運作良好的供應鏈獲得巨大收益的大公司越來越多。它們通過供應鏈管理技術的集成,在減少成本、降低庫存、提高勞動生產率等方面,已節省了數以億計的美元,同時還提高了經營效率和顧客滿意水平。在大企業迅速發展的同時,小企業的數量越來越多,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2001年,我國工業小企業占全部工業企業戶數的99%以上,在就業人數中占75%左右,在工業產值中占68%左右,在實現利稅中占35%左右,小企業也需要加強對供應鏈的認識,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我國《物流術語》國家標準是這樣定義的:“供應鏈,即生產與流通過程中涉及將產品或服務提供給最終用戶活動的上游與下游企業所形成的網鏈結構。”“供應鏈管理,即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全面規劃供應鏈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并進行計劃、組織、協調與控制。”
按照美國物流協會最新發布的供應鏈管理的概念,供應鏈管理包括了對涉及采購、外包、轉化等過程的全部計劃和管理活動的全部物流管理活動。更重要的是,它也包括與渠道伙伴之間的協調和協作,涉及供應商、中間商、第三方服務供應商和客戶。從本質上說,供應鏈管理是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的供給和需求管理的集成。
從供應鏈管理的概念邊界和關系分析,美國物流協會認為,供應鏈管理是聯系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主要功能和基本商業過程、將其轉化成為有機的、高效的商業模式的管理集成。它包括上述過程中的所有物流活動,也包括生產運作,它驅動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的營銷、銷售、產品設計、財務和信息技術等過程和活動的協調一致。
二、小企業與供應鏈相互依存
1.小企業是供應鏈的重要節點
無論一個企業規模大小,只要它成為某種商品或服務向最終消費者群體流動過程的一個組成部分,那么它就屬于某個供應鏈。不管小企業是否意識到這一點,它們實際上都已經卷入了供應鏈管理。而是否歸屬于某個供應鏈,并不是企業可以主動做出決策的問題。能夠做出決策的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是將公司視為一個獨立的實體,只根據自身需要制訂決策;還是從更寬廣的供應鏈角度,以滿足最終消費者的需要來制訂決策。小企業是供應鏈上的重要環節,或者作為零部件供應商,或者作為產品制造商,或者作為面向消費者的銷售商,它們所制訂的決策必然會影響到其所屬的供應鏈。
2.供應鏈是小企業的拓展方向
盡管小企業對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但由于其規模小、實力不強,因而隨時都會面臨殘酷的生存危機。今天的企業要面臨全球性的競爭,服務全球性的市場,延長了產品送抵用戶的距離和時間。在這種環境下,企業要充分利用企業外部的資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要做到這一點,只有通過供應鏈管理加強與合作伙伴的聯系,努力成為供應鏈中的重要成員,通過利用供應鏈的優勢提高企業競爭力。
3.小企業加入供應鏈的優勢
小企業在特定領域具有專長,且在規模和靈活性上具有實施供應鏈管理的優勢。
在某個特定領域具有大中企業所不具備或不便具備的專長,是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一些大中企業已經認識到如果沒有這些小企業的參與和協作,是無法優化整個供應鏈的,因此與小企業共同發展是自身的需要。而小企業往往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總是被動地響應大中企業的要求。因此,小企業應積極主動地發揮和改進自己的專長,與供應鏈中其他合作伙伴共同協作,使整個供應鏈受益,反過來也可促進自身的業務。
實施一種新的管理理念,在大中企業一個重要障礙就是獲得高層管理人員的支持、認同和理解,而最大困難就是要使整個組織及其員工都了解、認可和接受這種變革。小企業往往雇用較少的人,管理層次也不多,任何新的管理理念、方法往往只需得到企業所有者的支持即可實施。小企業可以從一開始就采用供應鏈觀念,加強合作關系,因而在業務生命的早期就可以從供應鏈管理獲益,而且小企業重組現有業務流程的過程也比大中企業要容易一些。
三、小企業如何開展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管理對于小企業來說并非遙不可及,實際上已經是勢在必行。小企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開展供應鏈管理:
1.信息管理
在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的支持下,提高信息的準確性,為企業決策提供有力支持,降低企業運作中的不確定性,企業已經不再是為自身的最優化而運行,而是在為供應鏈的全局最優化而努力。小企業供應鏈管理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促進信息在供應鏈內的自動流動,擺脫小企業的“信息孤島”地位,消除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合作壁壘,真正實現與供應鏈其他成員的集成化和一體化。而作為一個開放的公共網絡,因特網大大降低了供應鏈各方的信息成本,使得小企業在信息的獲取和處理上與大型企業處于同等地位。這就為企業的信息收集和處理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使小企業實施供應鏈管理從可望而不可及變為輕而易舉。
2.客戶資源管理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買方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客戶需求主導了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活動,客戶是核心,也是市場的主要驅動力。客戶的需求、消費偏好、購買習慣、意見等是企業謀求競爭優勢所必須爭取的重要資源。這一點對于小企業來說尤為重要,因為少數客戶的流失就可能導致企業的重大損失,甚至破產。小企業要把關注的重點從產品的“品牌價值”上轉移到“客戶價值”上來,更好地識別客戶服務成本和相應的利潤率。小企業的供應鏈管理要逐一對客戶的服務組合進行修改,集中有限的資源為利潤率高的關鍵客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3.庫存管理
庫存占用資金,既影響了企業的擴大再生產,又增加了成本,而小企業的流動資金往往并不充裕,持有過量的庫存不但會因占用寶貴的資金而影響企業的發展,而且還可能因為需求的波動給企業帶來危機。小企業供應鏈管理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收集供應鏈各方以及市場需求方面的信息,用實時、準確的信息取代實物庫存,減小需求預測的誤差,從而降低庫存的持有風險,同時通過庫存物品的入庫、出庫、移動和盤點等操作對企業的物流進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以達到降低庫存、減少資金占用,杜絕物料積壓與短缺現象。
4.關系管理
全球經濟一體化使企業之間的交易日益頻繁,降低交易成本對于企業尤其是小企業就成為一項具有決定意義的工作。通過協調供應鏈各成員之間的關系,加強與合作伙伴的聯系,可提高企業競爭優勢、降低交易成本。在協調的合作關系的基礎上進行交易,就可以有效地降低供應鏈整體的交易成本,從而使供應鏈各方的利益獲得同步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