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供應鏈響應速度的三大要素
2008-3-1 21:2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面對快速變化的外部因素,我們該如何提升整個供應鏈的響應速度?”對于許多身處競爭激烈、變幻莫測的市場中的企業來說,需要經常這樣自問。無疑,對于供應鏈的管理是這些企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不過,僅僅依靠優化供應鏈的各個環節,透過純粹的計劃、預測算法技術來實現對市場需求信息的準確預測已經遠遠不夠,思維的重點需要改變。企業將考慮的是如何以速度為重點,提升整體的效率和整體的最優化,亦即是打造一條“極速”供應鏈。
目前,企業更多的是強調對供應鏈的優化,但這種以“準”為基礎的優化供應鏈體系依然存在一些明顯問題: 首先,外部因素越來越多,并且不規則性很多,使預測的準確性很難得到保證; 其次,即使預測較為準確,但往往是預測剛剛出來,外部環境已經變動了,總是計劃趕不上變化。事實上,優化供應鏈更多考慮的是局部優化,對整體的信息共享和協調往往沒有做到,只是一味地強調局部最優化。而極速供應鏈更為強調整體的信息共享和協調,更注重整體的協同運作速度,以速度來對付變化。
那么,用戶該如何提升供應鏈的響應速度?與優化供應鏈相比,極速供應鏈在具體的實施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期“面對面”邀請友達光電IT營運資訊部副理Jade和明基逐鹿企業e化事業部資深顧問周洋,結合友達光電的具體案例,就相關問題進行互動交流。
從優化到“極速”
記者:從優化供應鏈到打造極速供應鏈,強調的是以速度取勝。那么用戶該如何利用管理軟件提高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響應速度?
周洋:供應鏈實際上連接著兩個端點:一端是idea(創意),另外一端則是消費者。它包含研發、采購計劃、生產計劃、材料進料管理、車間生產管理、庫房管理、外部物流管理、銷售渠道管理等一系列環節。極速供應鏈管理的核心就在于通過集成和整合供應鏈的各個環節,達到加速供應鏈響應速度的目的。
要達到這一目的,需要三個要素的配合: 信息收集、計劃和執行。企業建立極速供應鏈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按照先信息收集、再計劃、后執行的順序明確企業當前的信息化需求,選擇相應的IT系統。比如,先選擇ERP、B2B、中間件等系統來進行信息收集。
當一個企業具備信息收集的能力之后,接下來要提升的就是計劃能力。根據收集到的信息,制定需求計劃、生產計劃、庫存計劃和采購計劃等等。由于企業的生產制造是一個連貫的過程,其相應的采購流程與制造流程環環相扣,而市場端需求總是在快速變化中,導致企業生產排程也異動頻繁,很常見地,企業與供應商信息溝通不暢時,就會在執行過程中增加采購成本。于是,要做好極速供應鏈管理,企業還必須擁有強大的執行能力。
Jade: 以友達光電為例,我們是全球第三大的TFT-LCD制造商,擁有從小尺寸到大尺寸TFT-LCD各種面板的生產,目前有十幾座工廠分布在臺灣地區和蘇州。但在友達光電的前面還有強手,后面還有追兵,必須要加速前進,才能不至于落后,并且超過其他競爭企業。速度的提升是要在企業各方面顯現,在已經有了ERP管理之后,供應鏈方面也同樣要加強管理,才能提升公司整體的競爭力。
在友達光電的供應鏈中,整個計劃周期大體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從市場端獲得需求計劃、制定生產排程、生成采購計劃、計劃發至供應商、供應商回復確認等。這個計劃周期需要4天的時間,也就是說,當情況發生變化以后,還要經過4天的時間才可以作出反應,制定出新的生產和采購計劃。在企業運作中,為了保證計劃的可行性,還要和供應商確認、修改計劃,才能夠適應市場的需求。在這4天的時間里,由于市場環境的巨大變化,結果造成友達光電大量產品的庫存積壓,資金損耗巨大
用戶: 在系統的具體應用上,軟件平臺的易用性和供應鏈廠商的接受程度是供應鏈管理能否有效執行的重要方面。
廠商: 要成功實施,用戶必須擁有良好的信息化基礎、明確的需求、規范的實施流程。
在細節中提升速度
記者:對于供應鏈管理來說,對速度的提升與對環節的優化有著較大的不同。那么,在從需求分析、選型,到實施、上線、維護的整個極速供應鏈打造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Jade: 在選擇供應鏈管理軟件時,友達光電主要考慮是對內部已有系統的功能擴展,考慮如何結合現有系統來實施供應鏈?梢哉f,友達光電是在確定需要的系統功能后,帶著自己的需求再去市場上尋找是否有合適的軟件。我們看了明基逐鹿演示的SRM軟件,覺得雖然與友達光電的具體需求還有些差別,但整體上的系統概念基本符合要求,所以最終決定采用明基逐鹿的SRM軟件。
在系統的具體應用上,軟件平臺的易用性和供應鏈廠商的接受程度是供應鏈管理能否有效執行的重要方面。供應鏈很重要,但并不代表一定要很復雜。對于用戶來說,系統本身一定不能太復雜,否則就很難快速地推廣。只有使用簡單了,供應鏈上的廠商就比較容易接受,付出的成本也比較低,廠商的配合度就會比較高,這樣就可以真正應用起來。對于友達光電來說,只有越來越多的供應鏈上的廠商使用起來,才可能有更多的數據通過網絡方式快速傳輸,利用系統對供應鏈進行管理。
周洋: 在友達光電這一具體案例中,有以下幾點值得其他即將上極速供應鏈管理的用戶注意
首先,要有良好的信息化基礎。許多企業確實有上供應鏈管理的需求,但它們的IT基礎設施非常薄弱,員工不具備在系統下協同的基本素質。友達光電在這方面具有很好的優勢,他們已經成功運行ERP、高級排程、車間管理和采購管理等四個系統。特別是在上極速供應鏈管理系統之前,已經有一年的企業級ERP應用經驗,這為極速供應鏈管理系統的應用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其次,要有明確的需求。關于供應鏈管理,許多企業只有籠統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急于上系統,只能是欲速不達,根本起不到極速反應變化的目的。友達光電則提出了明確的采購模式,并將重心放在需求計劃、生產計劃、庫存計劃和采購計劃等幾個環節,并以溝通供應商為主要目的。這樣,需求定位非常明確。
第三,規范的系統實施流程。在友達光電的項目中,我們將項目劃分成若干個流程,分階段來實施項目。每個階段內,都要對前一階段的工作進行評估,并請友達光電上層和員工參與這樣的評估會,提出他們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