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交通運輸應急宣傳“跟得上貼得近打得贏”
2008-12-9 10:1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按照中央國家機關工委《關于征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優秀學習調研成果的通知》要求,結合交通運輸部實際,部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開展了優秀學習調研成果的評選。其間,收到部機關和在京直屬單位的學習調研成果共40篇,經專家評審,評選出優秀學習調研成果4篇并向中央國家機關工委推薦。本報從今日起將選擇部分調研文章陸續刊發,敬請關注。
推薦閱讀
兩任公安部長批示要將黃光裕案辦成證監鐵案 成品油價可能10天一調
基金公司狀告上證所Topview違法 中金席位大宗交易幕后賣家為花旗 拘留央視女記者是受最高檢指定 證監會:投資者需過關才能入市 亞洲股神李兆基不談股市改談樓市 改革30年 證監會首任主席 開拓者 加強交通運輸突發事件新聞宣傳應急機制研究,是當前交通運輸部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解決交通運輸新聞宣傳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盡快完善交通運輸應急宣傳機制,確保交通運輸應急宣傳“跟得上、貼得近、打得贏”的一項緊要課題。為摸清現狀,查找原因,進一步探索研究提出做好交通運輸應急宣傳工作主要思路,部體改法規司領導帶隊,分赴遼寧、浙江、江蘇、四川、湖南、山東、貴州等省市交通運輸部門和海事、救撈等單位進行專題調研,并提出了加強交通運輸應急機制建設的初步思路和建議。
交通運輸新聞宣傳工作在交通運輸部黨組的高度重視和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明顯成效:應急宣傳意識有所增強;應急宣傳體制有所突破。浙江、貴州等18個省交通廳(局)已建立了新聞宣傳中心,海事、救撈單位大部分都設有專(兼)職宣傳部門;應急宣傳制度逐步建立。部已經頒布了《交通行業新聞宣傳工作管理辦法》和《交通部新聞發言人工作制度》等,省級以上交通運輸部門和副局級以上海事、救撈單位已經建立了新聞發言人制度。
交通運輸應急宣傳機制存在的薄弱環節
通過調研分析,交通運輸應急宣傳在機制建設方面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管理模式滯后,不適應應急宣傳指揮有力、統籌協調的要求。目前,大多數情況下以常規的管理模式應對交通運輸突發事件應急宣傳,科學有效的應急宣傳管理模式尚未形成。
二是新聞發布欠缺,不適應應急信息發布及時、引導有力的需求。從整個行業來看,新聞發言人制度還不夠健全,有的新聞發言人平時發言少,在突發事件處置過程中更不發言;還有的包括新聞發言人在內的有關領導不愿或者不敢接受媒體采訪,造成了權威信息缺位,容易引起公眾的猜測和誤解。
三是保障儲備乏力,不適應應急宣傳快速反應、及時到位的需要。目前,尚未建立相應的應急宣傳保障儲備體系,具體表現是:應急宣傳經費保障不足;應急宣傳隊伍儲備不足;宣傳裝備及其儲備嚴重不足。這些都導致突發事件發生時,應急宣傳信息采集難度加大。
四是體制制度建設不夠,不適應應急宣傳科學管理、規范運行的要求。應急宣傳制度建設相對滯后,交通運輸行業應急宣傳制度體系尚未形成。據了解,全國一半以上的省級交通運輸部門還沒有專職的宣傳部門,市以下交通運輸部門基本沒有宣傳部門甚至沒有專職宣傳人員。各級交通運輸部門雖然頒布了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也涉及了應急宣傳工作,但相關規定過于原則,可操作性不強。
加強交通運輸應急宣傳機制建設的建議和對策
部體法司圍繞建立統一指揮、反應迅速、信息暢通、發布準確、運轉高效、保障有力的交通運輸應急宣傳機制的目標,提出加強交通運輸應急宣傳機制建設的六方面建議和對策:
第一,切實增強應急宣傳意識。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教育和培訓,通過案例分析和警示教育,切實增強領導干部抓好應急宣傳工作的政治敏銳性和大局觀。通過建立應急宣傳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確保應急宣傳與事件處置同步安排、同步推進,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重點抓、其他領導配合抓”的領導體制,加快形成“職能部門牽頭、業務部門協同、干部職工參與”的工作格局。
第二,積極創新應急宣傳運作模式。一是根據突發事件的特點和結合實際情況,聯合成立部省應急宣傳協調領導機構。二是建立“點對點”的應急新聞信息傳遞渠道,在突發事件現場設立前方應急宣傳組。三是將應急宣傳與事件處置同步推進的工作要求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
第三,健全新聞宣傳機構充實宣傳隊伍。盡快研究成立交通運輸部新聞宣傳中心,吸收攝影、攝像、文字、網絡、新聞策劃等多種新聞宣傳專業人才充實到宣傳隊伍。
第四,制定和完善應急宣傳制度。加快形成事件處置與新聞宣傳相互銜接、有機結合的應急宣傳規范;將應急宣傳工作納入突發事件處置的總體框架;盡快出臺《交通運輸突發事件新聞宣傳應急預案》;在應急處置中建立交通運輸應急宣傳例會制度,及時開展應急宣傳總結評估工作。
第五,不斷加強應急宣傳隊伍的能力建設。當前交通運輸應急宣傳要重點提高快速反應能力、輿情研判能力、媒體應對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加強預案演練和總結交流,重視運用信息化等高科技手段,進一步提高宣傳干部的應急意識、業務技能,努力在增強快速反應能力上下工夫。建立專家智囊庫。
第六,全面落實行業應急宣傳保障措施。堅持平戰結合原則,全面落實新聞宣傳保障措施,尤其要在交通運輸應急處置體系建設中,進一步強化應急宣傳保障。一是加大應急宣傳投入力度。二是健全機構、充實人員。三是加強應急宣傳裝備建設,按照能夠與媒體有效對接的要求,配備種類和數量滿足需求的宣傳設備,同時注重事件突發時必需的交通工具、通訊工具(包括衛星通信工具)、服裝等設施設備的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