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清浦新城:打造城市南部新門戶
2008-12-6 14:5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8年11月22日,是清浦區發展史上的一個大日子,清浦新城現代服務業項目集中簽約儀式隆重舉行,禧徠樂商貿城、億豐物流園、蘇北鋼材城、增力商貿城、油品物流、合意物流園、民貿物流、天然氣配送中心等8個項目進行集中簽約,總投資31.5億元,這是清浦全面啟動城南新區建設、全力打造清浦新城的首批成果,拉開了清浦新城大建設、快發展的大幕。
在市委市政府強力推進以構筑大交通、培育大產業、發展大流通、繁榮大文化、開發大旅游為重點的“五大建設”的號角聲中,在淮安“東擴南連”的城市發展思路下,清浦區新一屆領導班子在思考:清浦發展要走什么路,找準什么樣的突破口?清浦最大的優勢在哪里?
區委書記趙正蘭的話一語中的:清浦最大的優勢在于區位,作為淮安的南大門,內有京杭運河貫穿境內,外有徐宿淮鹽及寧連高速繞城,交通極為便利。在市委市政府“東擴南連”城市發展思路下,清浦要全力做好南連這篇文章。
然而,要將區位優勢轉化為發展動力,載體在哪里?怎樣把空間打開?
在這樣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一個新的發展思路呼之欲出:打造“清浦新城建設”板塊,充分發揮城南片區獨特的交通優勢和空間優勢,逐步把清浦新城打造成為淮安的現代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倉儲中心。同時,通過布置廣場游園、街頭綠地和建設占地700畝的陽光湖公園,結合道路綠化帶、水系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綠地景觀系統,展示城市的“綠、水”特色,為市民提供舒適、便捷、優美、生態的居住環境,以期逐步把清浦新區打造成淮安中心城市的商住新區和休閑娛樂中心。
清浦新城“產業集聚區、現代新城區、創新先導區”的功能定位因此確立。
高起點規劃 高標準建設
為保證清浦新城功能布局的合理性,有序組織建筑空間,清浦區委托廣州筑原設計有限公司對城南新區和中心公園規劃設計方案進行修編,目前設計方案已成熟,待市規劃委員會審查通過。該方案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的原則,以形成良好的城市空間景觀,體現人、城、自然、和諧發展理念,對大運河以南,高速環以內約17.3平方公里進行總體規劃,力爭將清浦新城打造成為一個以科技創新為價值取向的科技新城、一個融生活、工作、休閑為一體的活力新城、一個古樸水鄉與現代氣息相結合的魅力休閑城區。首先啟動的是7.75平方公里范圍核心區的拆遷和建設工作,形成“三縱兩橫”的新城主干道及建設柯山路、明遠路、枚乘路景觀等重點工程。明年投資2億元開工建設占地逾千畝的新城中心綠地公園,通過三年的努力,初步形成新城框架和產業格局。
為了保證建設資金的需要,清浦區積極創新工作機制,建立高效運作投融資平臺,組建成立清浦城建投資有限公司,采取市場化的辦法,在不到一個月時間里就成功籌集到位資金1.1億元,為市場化推動城市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把淮海南路以西、西安路以東、寧連高速環以內市儲備以外的土地全部納入儲備用地,并積極爭取把市有關部門已儲備土地進行回購;積極盤活存量土地,作為開發載體。完成了明遠路兩側5家企業的“退二進三”工作,枚乘路、柯山路、文化路已建成通車,明遠路已完成征地賠付,加上正在建設的北京南路,城南新區路網框架初步形成。
打造開放型城市空間
經過對清浦區位優勢的深入思考,趙正蘭認為,城南的優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道口經濟”,因此清浦新區應該是一個商業、商務、居住為一體的功能集中區,而不是一種單一的經濟結構,特別要和主城區形成錯位發展,揚長避短。從生產力布局規劃來講,依托老城,聯系鄉鎮,成為經濟連接體,形成多軸聯動、雙層互動的城鎮體系空間結構,最終形成大城南的格局。武墩鎮將成為淮安市南部物流基地之一,清浦區南部生態休閑基地;鹽河、和平兩鎮作為南部鹽化工組團的組成部分,大力發展現代制造業,同時在鎮區中發展生活、生產配套服務;黃碼鄉定位為淮安市高新產業基地之一與重要的生態旅游基地,成為東部新門戶。在景觀規劃上,以“一帶、一心、兩軸、多綠楔”為原則,一帶,即依托京杭大運河,打造運河風光帶;一心,即依托現有水塘,建設陽光湖,成為休閑活動中心和生態板塊;兩軸即依托柴米河、蛇家壩干渠建設濱水綠化軸,同時依托勤政路建設十字型綠化軸線;多綠楔,即依托其他河渠綠化帶,制造豐富多變的綠楔,形成網絡化綠化格局。
在新城的開發建設中,如何讓老百姓提前享受成果,如何改變“開發即工地”的傳統形象,讓開發建設與新城交通樞紐的區位優勢、招商高質量相匹配?清浦區堅持“生態先行”,按照先做環境、先做配套、整體開發的原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兩年左右的努力,拉開新南城的建設框架,做優做美基礎環境。為此,區里專門組建舊城改造、清浦新城、工業新區建設開發指揮部,集聚合力,快速推進。通過“高手規劃、名家設計”,加強與設計單位協調配合,加快規劃編制。舊城改造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沿著淮海南路這一軸線進行節點開發,重點開展沿淮海南路兩側50米范圍的開發和產業謀劃工作,年內完成軸線開發方案和產業布局規劃,力爭啟動2-3個重點項目,拉開淮海南路的沿街開發框架,形成水門橋的市場節點、解放路的商務節點和延安路的商業節點,全方位滿足市民消費需求。通過集約化發展,積聚產業、積聚商氣,把淮海南路一線打造成中心城市的“客廳”。
打造城市經濟“新地標”
商貿服務業是城市經濟的主體,長期以來,作為主城區的清浦商氣還顯不足,資金流項目流還沒有流動起來,這既是劣勢,但也在某種程度上給清浦商貿業發展帶來后發優勢。清浦新城定位于清浦城市服務業的大型商貿物流產業集聚區,實行的是基礎設施配套、環境打造、產業培育、整體開發,充分發揮當地交通條件便利、城市空間充裕的優勢。城市服務業以大型商貿批發為主,形成產業集聚,集聚物流、人流、資金流等等。目前,已有5個大型商貿項目落戶新區,大的投資額13億元,小的也有兩個億,總投資達到20.6億元。用趙正蘭的話說,清浦不做不商小販等傳統的服務業,而要著眼于發展現代服務業,以創新的理念推進現代服務業,與未來發展相適應。清浦新城的崛起,將成為淮安城市經濟發展的“新地標”。
目前,清浦區行政中心大樓、檢察院辦公大樓、啟英中學、蘇源汽車4S店、蘇源電力培訓中心、城南鄉政府辦公大樓已建成,農機大樓結構封項,浦寧大廈、清浦區城建大樓、清浦公安分局辦公大樓、交巡警二大隊辦公大樓等即將建設,清浦新城已進入新的發展時期。2009年,清浦將進一步加大清浦新城的基礎設施投入和環境開發力度,全面拉開清浦新城建設框架,做優做美清浦新城景觀,同時加強三產服務業和物流商貿業的招商引資,逐步形成現代服務業產業集聚,全力打造大流通的濃厚氛圍,推動清浦新城的快速發展。(王健全 張嬌嬌 宋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