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先:港口管理的“挑戰者”
2008-12-10 12:4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陳洪先現在46歲了,他的 “孩子”——廣州港集團剛滿4歲。2004年2月26日,廣州港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從那一刻起,陳洪先擔任集團董事長,一直呵護著他的 “孩子”成長。四年后,他贏得了 “挑戰者”的評價。
受金融危機沖擊,2008年全球經濟增速明顯放緩,加上人民幣升值、國家外貿政策調整等因素影響,全國港口集裝箱業務遭遇寒流,但廣州港2008年的集裝箱業務卻逆市攀升,除了吞吐量突破1000萬箱之外,全年的集裝箱吞吐量更預計可以超過1100萬箱,成為國內繼上海、深圳港后的第三個突破千萬箱的集裝箱大港,并穩步跨入世界十大集裝箱港口行列。
廣州港集團在1987年原廣州港和原黃埔港合并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合并后的廣州港仍分屬于廣州和黃埔兩個關區, “一港跨兩關”給港口貨物通關尤其是集裝箱轉關操作帶來了不便。對此,陳洪先帶領集團積極建設口岸環境,先后和廣州、黃埔海關建立了關港戰略合作關系,并將這種戰略合作在檢驗檢疫、海事等其他口岸查驗單位中進行延伸和推廣。從此,廣州港口岸通關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并獲得了客戶的認可。
在與廈門、湛江、深圳等港口的激烈競爭中,陳洪先以其犀利、獨到的眼光敏銳地看到廣州港緊臨貨源、箱源生成地的比較優勢,力挺南沙深水碼頭的建設,使廣州港絕處逢生。他投巨資打造華南地區煤炭、石油、糧食、鋼材等物資的中轉港和集散地,重點推進南沙港區后續工程、新沙二期、沙仔島碼頭等多項重點工程建設,并計劃建設15萬噸級散貨專業化碼頭泊位和集裝箱深水碼頭泊位。
2008年伊始,陳洪先當選由中國國際海運網、大連海事大學世界經濟研究和中國港航研究院所評選的“2007年中國港口十大風云人物”。
有人說,港口企業家是指揮家,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是改革家,破舊、立新、標異是其本能;是冒險家,敢想、敢說、敢干是其使命;是發明家,發現、探索、創造是其法寶……
在陳洪先看來,這些頭銜并不是最貼切的,他更愿意別人稱他 “挑戰者”。因為他最關注的是, “孩子”廣州港集團明天將如何在挑戰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