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開放型經濟呈現勃勃生機

2008-11-9 11:4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近年來,我市堅定不移擴大開放,努力用好用足特區政策,不斷拓展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加快對外開放步伐。 
    據統計,1979年至2007年,汕頭外貿出口累計475.96億美元,已與180多個國家(地區)建立了經貿關系。歷年累計在汕投資的國家和地區增至40個。1979年至今年9月,全市累計批準設立外商直接投資項目5803個,累計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75.54億美元。共有56家跨國公司、大財團在汕投資157個項目。世界500強企業中的雪佛龍、沃爾瑪、漢高、韓國SK等12家企業在汕投資。 
     
投資規模、產業層次“鯉魚躍龍門” 
  1979年8月1日,由原汕頭市房地產公司與香港中發發展公司合作的汕頭市華僑新村開發有限公司設立,合建5幢多層商品住房,掀開了汕頭外商直接投資的第一頁。 
    據介紹,汕頭吸收外資的歷程,大體可分為探索和起步發展階段(1979至1991)、井噴階段(1992至1996)、調整與回歸階段(1997至2007)三個階段。在第一階段中,前10年每年吸收合同外資不超過2000萬美元;1992年,鄧小平南巡,黨的十四大召開,汕頭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春天,當年合同外資首次超過10億美元,此后連續5年維持在高位,平均每年新批合同外資金額為13億美元。特別是近年來,汕頭加大了招商引資的力度,全市形成了全方位招商、多形式招商、持續招商的良好勢頭。新批設立外商直接投資企業、投資總額、合同外資、實際吸收外資等指標連續幾年取得高速增長。 
    從租用廠房到買地建廠房再到數次增資擴產,從加工低端產品到研發高技術含量產品,投資規模從小打小鬧到動輒投入數億元,高起點、高標準搶占行業制高點,汕頭的外資企業完成了鯉魚躍龍門般的蛻變。資料顯示,1987年以前,外商投資比較集中在輕工、紡織、服裝行業以及加工、服務、賓館、旅游業等行業。1987年以后,隨著大財團、大商社、跨國公司相繼前來,投資領域進一步擴大,產業層次進一步提升,開始轉向高附加值的中、高檔產品,資金密集和技術密集的項目增多,涉及能源、交通、電子、化工、通訊、食品、紡織以及房地產、金融服務等第三產業。 
    截至2007年12月底止,全市外商投資企業中,投資第一產業占1.9%,第二產業占58.9%,第三產業占39.2%。投資額500萬至1000萬美元的項目有278家,1000萬美元至3000萬美元的項目有263家,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69家。 
外資的引進帶動結構調整人才培育 
    海灣大橋、礐石大橋有如長虹臥波,連接起城的南北兩岸,昔日天塹從此變通途。汕頭市民、過往車輛從此告別了僅靠輪渡過海的歷史,汕頭的城市發展空間得到拓展。這正是引進外資所發生的變化之一。近30年來,外商投資企業已成為汕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經濟中的比重與影響日益提高。 
    近30年,累計外商直接投資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平均比率為27.6%,項目包括深汕高速公路 東段 、石大橋、海灣大橋、國際集裝箱碼頭等等,基本上改變了汕頭原有電力短缺、交通落后、基礎薄弱的狀況,最終形成了目前汕頭便利暢通的陸海交通網絡,提升了汕頭的城市硬件水平。 
    外資的進入引進了先進和適用技術,促進了我市產業結構的調整。通過引進先進的農業技術和優良品種,初步形成了出口創匯農業體系,推動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提高了支柱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在服裝、玩具及家具等產業中涌現出了一大批帶動性強、經濟效益好的外商投資企業;建立了一批以機電一體化、電子信息為代表的外商投資高新技術產品群體;推進了服務業的發展,在商貿、物流、服務外包等領域實現了新突破。 
    通過引進跨國公司和大財團的投資,還帶動并培育了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先進企業和優秀人才。1989年4月,首家世界500強企業三井物產落戶汕頭,至今共引進跨國公司、大財團和大商社56家,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57家。此外,還有一批國外有影響的銀行在汕頭設立分行。這些投資改善了汕頭投資環境,帶動了行業發展,進一步提高汕頭的知名度,為汕頭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外資的進入推動我市外貿高速增長,增加了財政收入。2007年,全市外商投資企業規模以上總產值237.66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13.4%,外資企業進出口總值31.56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率3.7%,外商投資企業出口值18.97億美元,占全市出口總值的48.5%,占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相關度40.5%。外資的進入還促進勞動就業。從歷史看,外商投資企業為解決全市就業貢獻突出,比重逐年上升,自有統計數字的1997年開始,每年所占比重從11.1%上升到2006年的38.1%,從業人數達到13.4萬人。 
在汕世界級企業實現“三級跳”發展 
  1994年,世界500強企業德國漢高集團在汕成立漢高粘合劑有限公司,年產值約為100萬元。今年,該企業年產值預計可達4億多元,企業在汕投資總額累計達到3238萬歐元。 
  2001年12月,威爾信落戶汕頭,2002年,威爾信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為1.9億人民幣,今年,該公司的全部銷售收入預計可達7、8億元。 
  1991年4月,華建電子落戶汕頭;1992年,公司的年產值約1900萬元人民幣;2006年,華建電子、華鉅科技的總產值就已達到5.5億元人民幣。 
    像漢高、威爾信、華建電子這樣在汕實現發展“三級跳”的外資企業不在少數。“近年來,汕頭的硬環境不斷完善,軟環境越來越優化,各級各部門對我們關心備至,從日常事務到增資擴產,我們享受的是‘一路綠燈’的待遇,在汕投資取得了理想的收益,股東們非常滿意。”在汕外資企業高層普遍都有同感。 
    事實上,近年來,汕頭市委、市政府一直在大刀闊斧、不遺余力加強環境建設。在加大以港口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同時,通過加強行政效能建設,實行辦事回執制度,設立行政服務中心,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改善進出口通關環境,致力營造適合投資者創業發展的樂園。多形式招商,多層次出擊,重點推介東部城市經濟帶、工業經濟帶、產業園區以及一批基礎設施、市政設施項目。更為令人興奮的是,粵東工作會議在汕召開,確立粵東城鎮群中心定位,納入海峽西岸經濟區,在潮南建設產業轉移工業園,諸多利好政策因素使汕頭的發展前景更加廣闊光明。 
    汕頭對海內外投資者的吸引力再度激升。近段時期,在汕外資企業紛紛增資擴產,擴大投資規模,加快產品升級換代。越來越多的國內外客商紛至沓來,或考察、或洽談、或投資,或辦廠,世界級企業再度把目光聚焦汕頭。據統計,今年前9個月,我市外商直接投資項目增多,投資規模擴大,全市新批設立和增加投資項目累計95家,同比增長超過2成;新增投資總額3.90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3成。在新設的外商企業中,投資總額超過1000萬美元的有7家。有來自世界24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在我市新設立企業或增加投資。 
    種種跡象表明,一股投資熱潮正在回歸汕頭。隨著對外開放步伐加快,招商引資渠道越來越多、越來越寬,投資環境日臻完善,汕頭吸收外資的步伐越來越快,力度越來越大。一個“大招商”的格局基本形成。汕頭,正再度吸引著國內外投資者的眼光,汕頭,正成為受各地客商青睞的投資熱土。 
  本報記者蔡毓生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