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地方經濟 實現共同發展
2008-11-24 23:3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年來,陜西郵政融入地方經濟,不斷提升自身服務地方經濟的能力,堅持服務地方、依靠政府的工作方針,使郵政發展的路子越走越寬,實現了當地政府滿意、用戶受益、企業得益的三贏格局。2007年全省郵政累計實現業務收入18.7億元、同比增長14.25%、提前一個月完成集團公司下達的年度收入計劃,全省郵政業務總體發展規模、量收進度和年增幅均創近年來最高水平。在2006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的基礎上,2007年又被命名為“2007年陜西經濟發展強省單位”,連續四年獲“誠信企業”稱號。今年全省郵政繼續保持了較快的發展態勢,今年1~10月實現業務收入17.4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98%,累計完成收入預算進度的84.32%。
把握宏觀經濟發展機遇
從1999年到2003年底,經過5年的艱苦拼搏,陜西郵政順利實現了分營后第一階段打基礎、求生存的各項工作目標,從2004年開始他們向“二次創業”、“謀發展、求富強”的目標邁進。這時他們更加注重對地方經濟及外部發展環境的研究,根據中央出臺一系列富農政策為郵政發展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服務“三農”帶來的機遇,陜西一線兩帶的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等宏觀經濟戰略,陜西郵政提出立足陜西經濟,圍繞高新技術產業、現代農業、綠色果業、中藥材基地、能源重化工基地等用郵需求,做好郵政發展規劃,采取有效措施落實郵政進企業、校園、旅游、社區,進一步走上科學發展的道路。
2008年是陜西郵政“二次創業”的最后一年,也是郵政獨立運營的第十個年頭。在今年1月13日召開的全省郵政工作會上省公司總經理馬鳳炯指出:“我們要用黨的十七大精神武裝頭腦,把陜西郵政的各項工作放在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上來思考,放在全國郵政發展的大局中去認識,放在陜西經濟發展的大環境里去定位,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正確判斷和深刻認識企業內外部形勢,積極把握發展機遇,指導陜西郵政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加強對外部環境的分析
幾年來,陜西郵政一直堅持在每年年初對宏觀經濟環境進行全面的分析,每月對陜西省內的經濟發展環境進行分析,從中發現郵政發展商機,指導各基層單位更多融入地方經濟建設和居民生活。今年剛一開始,他們便從政府出臺的文件中看到了服務中小企業蘊藏的巨大商機,并提出今年拓展市場要以大力服務中小企業為突破口,要把服務中小企業作為郵政拓展的新領域和加快業務發展的新增點。
在全面分析2008年宏觀經濟環境及陜西郵政面臨形勢的基礎上,他們確定了26個重點項目,“商機無限”數據庫商函開發、奧運特許零售商品銷售等為一級項目,“幸運郵天下”、家鄉禮包開發等為二級項目。在項目開發方面,他們把握不同商機分別策劃了慶奧運、大中秋、迎新年等時點的綜合營銷活動,借助重要時點商機整合推進各項目實施,使時點商機整合開發成為促進各項目實施的重要推力。
在這一發展思路的指導下,各基層郵政單位也在分析自身環境的基礎上提出發展目標。咸陽市郵政局提出要主動融入建設西部經濟強市的各項工作,堅持服務“三農”的正確方向,發揮好郵政在倉儲、運輸、信息和資金結算方面的特有優勢,將郵政與服務“三農”的各項工作緊密地結合起來。渭南市郵政局從元月17日開始與電視臺、天弋廣告等媒體進行合作,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2007年渭南企業大聯展”專題營銷活動,成功開發白水山里情豆制品廠等5個商家。寶雞市千陽縣郵政局抓住春節期間人們寄遞家鄉包裹增多的情況,組織營銷人員深入當地工藝民俗村、核桃產業大村及長毛兔生產基地等進行宣傳、營銷……
拓展市場做大三個板塊
幾年來,陜西郵政一直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用戶為中心,積極拓展郵政業務市場,按照“毫不動搖抓好金融類業務發展,創新思維抓好郵務類業務發展,勇于競爭抓好速遞物流類業務發展”的思路,不斷拓展郵政服務地方經濟的范圍。
大力發展金融類業務,為政府解憂,為百姓創惠。作為全省最大的金融服務網絡,陜西郵政形成了基本適應市場需求與用戶需求、品種日益豐富的金融產品系列。陜西郵政與政府緊密合作,依靠政府支農項目,走政、企、民三贏道路,不斷拓寬郵儲業務的服務范圍。2007年,陜西郵政將代發財政直補項目作為郵政金融重點經營管理項目之一,大力發展各級財政支農資金代理發放業務。截至目前,陜西郵儲分別在9個地市、42個貧困縣累計投放扶貧貼息貸款共計1.37萬筆,金額2.49億元。全省有近30個縣局代發了財政直補資金,累計為153萬戶種糧農戶發放糧食直補資金和退耕還林款9.3億元。
2007年8月,商洛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發展生豬規模化養殖的要求,郵政立即與當地畜牧局合作開展了向生豬養殖產業戶提供生產信貸資金的生豬規模養殖貼息貸款發放工作,目前已獲得3縣(區)共37個網點的發放權,截至目前共發放了生豬規模養殖貼息貸款89筆385.55萬元。此外,陜西郵儲累計為近6萬戶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發放政府獎勵金8306.70萬元,發放范圍覆蓋全省所有市縣、鄉鎮和95%以上的農村,2006年,省郵政公司榮獲了“全國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試點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在發揮郵儲的網絡結算優勢上,陜西郵政除傳統的“代”字業務外,還開發了代收彩票款、代收煙草款等以農村用戶為主要服務對象的結算業務,為網絡型企業提供資金回籠服務,不僅打開了自身業務發展的新局面,也受到了相關企事業單位的好評,產生了合作雙贏的效果。全省郵政年累計代收代付各類委托款項50億元。
創新性地拓展傳統業務的服務范圍,根植百姓,服務大眾。陜西郵政不斷拓寬郵務類業務的范圍,使郵務類業務深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們積極適應人們對郵政服務提出的新需求,針對商業、餐飲業、娛樂、旅游、教育等,有針對性地開發郵送廣告、風光明信片、校園郵資封、政府形象冊等業務,為社會提供適銷對路的產品和服務。
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陜西郵政在全省中小企業中推廣直郵營銷工作,利用郵政名址信息資源優勢、網絡優勢及先進的技術設備,主動上門為中小企業提供直郵營銷方案策劃、數據處理、內頁設計及打印、封裝、郵寄、用戶反饋跟蹤等一條龍服務,滿足中小企業市場營銷的要求。針對日益廣闊的招生市場,陜西郵政在2007年將招生商函營銷活動擴大到短期技術培訓、學生假期興趣培訓班等長期招生學校,同時使用學生名址信息面向圖書教材、教學用品及設備、學生用具等產品供應商和服務商進行營銷。
大力發展速遞物流類業務,不斷拓寬郵政服務社會各界的領域。從種子郵購、洗衣粉配送到酒類開發,十年來陜西郵政借助網絡優勢不斷拓寬分銷業務的服務領域與范圍,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務,為用戶提供上門搬運、包裝、倉儲等服務,物流經銷商業務在醫藥、IT電子、手機、煙草等目標行業開發方面均有了新的突破。特別是積極開發以楊凌農科城為龍頭的農資產品物流市場,加大對“三農”的服務力度,創新性地發展農村醫藥連鎖店,建成“三農”服務網點6600多個,在全省范圍內開展“送科技、送產品下鄉”與“引農產品進城”活動,給郵政服務“三農”活動注入了新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