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供應鏈論文

以供應鏈構建中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008-11-19 11:5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全球物流進入供應鏈時代,供應鏈成為跨企業整合所有商業活動的管理集成,企業之間的競爭發展成為供應鏈的競爭。建立有效的供應鏈戰略,成為企業不可模仿的核心競爭力。中國的企業必須適時引入供應鏈戰略,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 

    供應鏈是跨企業的商業過程的管理集成 

    權威物流學者鮑爾索克斯教授總結了物流思想的發展過程。他認為,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企業物流強調的是運輸效率;50年代,企業物流強調的是降低成本和提供客戶服務;60年代,出現了綜合外包的概念,企業尋求物流外包開始成為一種趨勢;70年代,強調運作整合和質量;80年代,強調物流對企業的財務表現和運作優化的問題;到90年代,則強調物流對客戶關系的作用和跨企業的延伸。物流跨企業的延伸,實質上就是供應鏈形態。因此,進入21世紀,供應鏈整合管理成為核心問題,就是一種合乎邏輯的演變。 

    因此,美國物流管理協會作為業界引領潮流的組織,也順應了產業發展的趨勢,更名為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它把供應鏈定義為:供應鏈管理是聯系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主要功能和基本商業過程、將其轉化成為有機的、高效的商業模式的管理集成。它包括了上述過程中的所有物流活動,也包括了生產運作,它驅動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的營銷、銷售、產品設計、財務和信息技術等過程和活動的協調一致。 

    企業建立供應鏈的主要過程 

    按照美國供應鏈協會的企業供應鏈運作參考模型,企業建立供應鏈,涉及計劃、資源、制造、交付、回收五個過程。 

    首先是計劃。計劃就是需求/供給計劃與管理,均衡需求與資源,為整個供應鏈建立一整套完整的計劃,包括資源、制造、交付和返回的執行過程,包括管理業務規則、供應鏈績效、數據采集、存貨、資產、運輸、計劃集成、規則性要求和執行過程,同時將供應鏈計劃單位與財務指標協調一致。 

    資源,包括了原材料采購、外包等生產需要的所有資源。要實現資源儲存、按訂單制造、按訂單設計、生產執行。資源的環節包括設計收貨程序,收貨、驗貨、轉運原料、核準對供應商的付款等。對于按訂單設計的產品,對沒有提前確定的資源對供應商進行篩選和確認,管理業務規則,評估供應賞績效,維護數據庫,進行原材料存貨管理,資產管理,進向產品管理,供應商網絡管理,進口/出口要求管理,供應商協議管理等。 

    制造,指企業按庫存生產、按訂單生產、按訂單設計等生產執行過程。其中包括設計生產活動,設計產品,生產及測試,包裝,階段生產,產品專到交付的過程。還涉及對于按訂單設計的產品的設計、管理規則、績效、數據、過程中產品、設備和設施、運輸、生產網絡、生產的規則的落實等具體內容。 

    交付,指產品由工廠到客戶手中的過程。包括對于各種產品的訂單管理、倉儲管理、運輸管理、和設施管理等主要活動,包括對于包括客戶問詢處理、報價、到日常運輸、承運商選擇的所有步驟的指令的管理,從收貨、取貨、裝貨到發運過程中的倉儲管理,在客戶處收貨、驗貨和進行必要的組裝,開具發票,管理送貨的業務規則、績效考核、信息、制成品庫存、資產、運輸、產品生命周期及進出口要求等環節。 

    回收,包括供應商對原材料回收、客戶退貨(包括缺陷貨物、過期貨物、多余貨物)兩個方面。成品回收是指管理退貨的全部過程:從確認退貨、制定退貨計劃、接受退貨、驗貨、儲存退貨、換貨或退款處理。具體包括管理退貨規則、績效、搜集數據、退貨存貨管理、資產管理、運輸、網絡的整合、退貨規則的執行等環節。 

    供應鏈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供應鏈的實質是物流管理深度和廣度的擴展,供應鏈的主要挑戰是整合供應商和客戶資源。那么,供應鏈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如何相關的?因為供應鏈與企業財務指標直接聯系:企業的利潤率、收入、資金周轉周期等主要財務指標,均與供應鏈直接相關。 

    今年來,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發展過程中的一個人們話題,就是供應鏈績效考量的問題。供應鏈績效考量的目的,就是將供應鏈管理與財務表現的主要驅動因素連接,設定收入增長、盈利能力、資金利用率等主要財務指標,然后根據現實與目標的差距,作為尋找供應鏈過程、活動、任務提升的線路圖,并與主要操作績效指標對應。 

    供應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成本的降低。普遍認為,中國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為20%以上。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的統計,2004年中國物流成本為21.3%。相對美國的8.5%相比,我們的物流成本顯然太高了。從企業角度分析,在制造業領域,美國和歐洲實施供應鏈管理和物流外包的企業,成本降低的幅度為7.4%,西歐為10.4%。 

     其次,是提高固定資產效率。實施物流和供應鏈外包,可以有效降低不良資產,提高核心資產的使用效率; 

    第三,縮短企業訂單處理周期。訂單處理是企業商務環節中的一部分,縮短訂單周期,可以使整個生產周期縮短。按照美國供應鏈管理協會的統計,實施物流和供應鏈管理,可以使平均訂單處理周期從6.5天縮短到4.3 天,時間縮短了35%。為在歐洲,訂單處理的周期從從4.4 天縮短到 3.5 天,縮短了25%。 

    第四,整體庫存減少。庫存是企業物流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企業物流成本的三分之一是庫存成本。這部分往往背中國企業所忽略。實施物流和供應鏈管理,可以使庫存成本下降7.9%(西歐)到9.4%(北美)。 

    第五,現金循環周期縮短。現金周期決定企業資金使用效率。按照法羅斯(Farris)教授提出的現金周期模型,在分析了戴爾和杰西潘尼的現金周期和美國主要產業現金周期過程中,他得出結論認為,現金周期縮短是企業效益提升的一個關鍵指標,而通過供應鏈過程縮短庫存周期,是縮短整個現金周期的核心。北美和西歐的經驗數字表明,供應鏈管理和物流外包可以使現金周期分別縮短19.6%和26.7%。 

    第六,服務水平提高。物流與供應鏈與企業的營銷渠道直接關聯。客戶滿意度關系企業產品的市場。根據美國供應鏈管理協會的統計,62.7%的企業認為,物流和供應鏈服務可以提高客戶服務水平,增加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