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滯后已成中國物流業發展障礙
2008-10-29 14:4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0月29日報道:對于呈現高速增長態勢的中國物流業來說,信息化的相對滯后已經成為制約其發展的障礙。構建標準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構筑網絡物流與物流網絡平臺已勢在必行。
這是記者從正在此間舉行的2008亞洲物流信息化國際峰會上獲悉的。作為亞洲國際物流技術與運輸系統展覽會的重要內容之一,此次峰會吸引了國內外眾多國際物流、貨運公司、系統和解決方案供應商,多位相關政府部門官員和研究機構專家也參與了峰會的討論。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忠付表示,過去30年來,中國物流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并成為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產業之一。尤其是隨著宏觀政策環境的改善,物流業已進入良性快速發展軌道。物流外包成為許多制造業企業的選擇,物流業與制造業聯動發展也成為一種趨勢。
崔忠付同時表示,作為物流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對于提高物流運作效率、管理質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信息化水平不高,已成為制約中國物流行業發展的障礙。
工業和信息化部財務司副司長王秉科也認為,中國物流信息化進展緩慢,加速中國企業物流市場信息化進程,構筑網絡物流與物流網絡平臺,實現物流現代化,加快物流效益提升已勢在必行。
此次峰會針對中國物流企業對信息化應用的需求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埃桑茫院同F代物流發展”、“ICT在大型物流企業中的發展與應用”、“零售市場對于ICT在物流行業中應用的要求”、“物流信息技術的新思路與創新”,以及“ICT發展對降低成本和增加收益的影響”等,都成為峰會熱議的話題。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現代物流研究中心繆立新教授表示,中國物流企業中95%為中小型企業,利潤低、收入不穩定,使其在投資方面重硬件、輕軟件。與此同時,物流行業信息標準化缺失,部門之間、地區之間、企業之間信息格式不統一、接口不統一,物流軟件市場缺乏龍頭企業擔當行業標準倡導者,也是中國物流信息化滯后的重要原因。
與會業內人士和專家呼吁,中國應盡快構建標準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由行業主管部門制定物流信息化發展戰略,對全行業進行指導規劃。與此同時,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為物流的信息發布、查詢、交易提供標準化的接口和數據交換通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