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轉型升級中的軟實力

2008-10-28 2:2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在我們關注產業轉型升級的非工之力時,不能不聯想起文化之力的深層作用。本期刊發的衢州市經委主任傅炎康的力作,就是從文化視角剖析作為“南孔之府”區域文化對推進現代工業化所產生的影響、作用以及林林總總表象與緣由的關聯,這為我們研究產業轉型升級的非工之力開辟了新思路。 
    文化作為軟實力,對經濟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卻起到很大的硬作用。這不僅體現在形而上的思維、觀念、意志上,而且體現在形而下的行為、能力、生產力水平上,更以科學技術等形態直接或間接地與產業發展形成互動相長的統一體。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晉商、徽商的興起與衰敗,無不深深地烙印著區域文化的痕跡。今天浙商的崛起,同樣深受文化之影響。義烏小商品、永康五金、寧波服裝、溫州輕工等區域特色產業,都與久遠的祖上傳統文化的積淀與流傳密切相關。 
    與此同時,浙江之所以加工企業眾多,企業組織結構呈橄欖型,只重視制造環節,輕視前后環節,一強一弱,便是“重農(工)輕商”文化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表現。有經濟學家把產業鏈條形象地概括為“6+1”,即產品設計、原料采購、物流運輸、訂單處理、批發經營、終端零售等為“6”大環節,而加工制造僅為“1”那個添加部分。而“6”個大環節都是非工之力,與文化范疇緊密聯系的商或服務。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近日表示,珠三角的制造業還停留在“1”——產業鏈最低端,產生巨大利潤的“6”都在出口國實現,所以妄談“產業升級、品牌戰略”,無法緩解制造業衰落的危機。這種對只重視制造環節而輕視商或服務環節文化現狀的疾呼,對浙江如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也值得深思。 
    由此可見,思考產業轉型升級,不能僅僅就產業論產業,而要從商論工、從服務論產業、從文化論經濟,展開文化對產業發展的影響與作用的深層研究,樹立全新的無商不富理念,把親商、扶商、強商擺在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首要地位,引導企業家集中精力在產品設計、原料采購、物流運輸、訂單處理、批發經營、終端零售等“6”大環節上,花大力創新突破,從而為進一步做強制造環節產生有力的帶動,使“浙江企業家”成為真正的“浙商”。 
    浙江企業家不乏商文化的熏陶,錢塘自古商賈云集,商文化氣息濃厚。改革開放以來數以幾百萬計的營銷大軍能到全國與世界闖蕩,更是這種文化傳承的最好例證。然而,從本原看,輕商的文化仍在影響著一代企業家關注的目光。回首30年,我們對做強制造環節傾注了極大精力,通過實施持續、高強度的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并注重自主創新,驕傲地成為了世界的工廠。但是,我們很大程度上仍在做來料加工、來樣加工、貼牌加工,在高附加值的“6”大環節并無主導的話語權,極為弱勢。這種一強一弱現象,正是“重工輕商”文化的現實反映。 
    從現實看,特別是輕紡、機械等優勢產業,論設備、設施,我們比發達國家并不遜色,幾乎同步,不少領域有過之而無不及;論產品,我們根據訂單來樣加工,并經嚴格檢驗檢測出口,進入國際市場;論管理,我們按國際標準組織生產和質量控制。雖然某些領域與工業化國家尚有很大差距,但已經按照世界的標準生產,并得到市場廣泛認可,這是不爭的事實。所缺失和落后的還是浸蝕文化內涵的“6”大環節的軟實力,從而制約制造環節的硬實力。 
    要破解制造業面臨的壓力,光大文化的帶動力,以服務帶動制造是“磨刀不誤砍柴工”。當前,特別要放大“6”大環節的整體效應,即產品設計、原料采購、物流運輸、訂單處理、批發經營、終端零售等產業附加值倍增環節,促進和支持企業像重視和推進制造環節的技術改造與技術創新那樣,重視和推進文化內涵豐富的整個產業鏈價值的提升。相信有更多有識之士來研究文化對制造的影響與帶動作用,有更多新浙商在打造新商文化中積累新的經驗,增強現代產業的文化軟實力,為浙江制造的轉型升級發揮更大的硬作用。■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