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環三”布棋:港城一體兩灣推進

2008-10-22 13:2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寧德網消息(記者 繆洪通) 在環三都澳區域發展戰略中,建一個以港口、產業、城鎮、生態相協調為主要特色的海峽西岸增長極重要城市,是這一戰略的最終目標。 
  在區域發展中,規劃依據發展需求、空間條件及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列入重點開發區域的面積是161平方公里。那么,在這幅巨大的畫卷中,規劃又該如何進行區分布點,各組團之間又將承擔怎樣的功能呢?
  依據對“環三”區域的發展需求,規劃做出的構想是:構建“一線三灣四片區”的整體空間功能結構。
  依托東沖以內各水道的深水航線,形成“以港興城”的區域功能發展主線,集中布局功能各異的三個特色突出的功能灣區,通過內部空間整合,形成四大片區。這就是環三都澳區域內未來發展的藍圖主線。
  而在規劃期內,堅持“港城一體、兩灣推進”,以產業功能灣發展為支撐,以城市功能灣發展為依托,加快構建對外輻射和環灣交通骨干網絡,協調推進各功能片區分時序開發,實現城鎮與港口、產業互動發展,則是我們實現藍圖的主要突破點。
  對于區域內發展布局,現在的思路是,環三都澳區域產業空間布局呈東(溪南)、西(漳灣)兩翼開發,促進中部(賽江)提升的空間發展格局。重點建設溪南、漳灣和賽江三大臨港工業片區,加快建設寧德主城城鎮功能片區,實現區域功能的整體提升。
  溪南臨港工業片區:“環三”的開發啟動區
  位于霞浦縣溪南半島溪南鎮、沙江鎮和鹽田鄉范圍內,近期作為環三都澳區域的啟動開發區,積極引進國內大型企業入駐開發。布局7個功能組團。
  在這個片區里,將布局7個功能組團,包括長腰島、猴嶼、下硯、霞塘和關厝埕等5個產業組團和溪南鎮、沙江等2個配套服務組團。
  長腰島組團中,主要建設液散碼頭,發展油氣儲備,依托儲備基地,在后方猴嶼組團布局延伸產業;下硯組團利用深水岸線建設干散碼頭,發展其它臨港工業;霞塘組團發展配套工業;關厝埕組團預留公共碼頭區和配套加工工業區;以溪南鎮區和沙江鎮區為基礎,形成溪南鎮組團和沙江組團,發展綜合公共服務和居住配套職能,建設成為環三都澳區域副中心,主要承擔服務于臨港工業和港口物流產業的生產組織功能,并提供醫療、基礎教育等社會服務。
  據了解,規劃期產業發展和配套服務區總用地規模控制在40平方公里,預留60平方公里作為發展備用地,城鎮人口規模被控制在10萬人以內。
  漳灣臨港工業片區:臨港工業等綜合產業區
  包括東僑經濟開發區工業集中區、蕉城區漳灣鎮、七都鎮和金涵鄉部分用地。布局4個功能組團。
  在這個片區里,將會布局橫嶼、井上、漳灣、七都等4個功能組團,形成臨港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及港口物流業等綜合產業區。
  橫嶼組團利用漳灣地區豐富的國土空間資源,優越的鐵路、公路交通條件和深水條件,建設公共碼頭,發展港口物流業,形成區域航運物流中心,同時爭取國家支持,發展保稅物流和保稅加工;井上組團作為橫嶼組團的下游配套產業組團;漳灣組團以漳灣鎮區為基礎,積極承接臺灣產業轉移,發展高新技術和機電裝備工業,同時布局片區城鎮服務中心,提供醫療、基礎教育等社會服務;七都組團以七都鎮區為基礎,布局片區城鎮服務中心,適當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吸納市域山區人口轉移和安置。
  規劃期產業發展與配套服務區總用地規模控制在17平方公里。規劃期城鎮人口規模控制在10萬人以內。
  賽江臨港工業片區:整合提升臨港工業
  位于福安市賽岐鎮、甘棠鎮、下白石鎮、灣塢鄉和溪尾鎮域范圍內。布局5個組團。
  在這里將布局灣塢、下白石、白馬門、賽岐和甘棠等5個功能組團。該片區主要依托現有產業基礎,整合提升福安灣塢工貿集中區和白馬船舶工業園,在灣塢、下白石、白馬門組團集聚發展能源、船舶等臨港工業;整合福安經濟開發區,依托賽岐和甘棠組團提升發展機電裝備、船舶等臨港工業。以各鎮區為基礎,布局片區城鎮服務中心,分擔福安主城的部分商貿服務和生產服務職能,提供醫療、基礎教育等社會服務,并部分承擔服務于臨港工業的生產組織功能。
  規劃期產業發展與配套服務區總用地規模控制在23平方公里,城鎮人口規模控制在20萬人以內。
  寧德主城片區:環三區的功能主中心
  包括寧德主城建成區、東僑經濟開發區南部和東部、金涵鄉、飛鸞鎮和三都鎮,布局7個功能組團。
  這里將規劃形成老城、后灣、鐵基灣、城澳、金涵、礁頭、三都島等7個功能組團,發展定位為環三都澳區域功能主中心。
  依托老城組團重點發展面向區域的教育、醫療等社會事業服務,同時提供商貿等消費型服務功能,建設商貿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居住生活區;依托后灣組團和鐵基灣組團重點承擔區域性的管理運營、生產組織等生產服務功能,以及研發創新、文化創意和濱海生活居住等綜合服務功能,集中布局市級行政辦公用地和市級商業金融中心,形成城市商務政務中心、生產組織中心,是中遠期寧德主城空間拓展和功能培育的主要方向;依托城澳組團發展港口物流功能,保留礁頭組團的特殊用地功能;依托金涵組團發展生活居住功能;三都島組團地處環三都澳區域核心,戰略地位突出,布局發展高端商務旅游,打造具有海島風光和歷史特色的商務旅游、商務服務和高尚居住功能組團,遠景隨著跨海通道建設,與寧德中心城區融合發展,進一步拓展相關功能。
  規劃期總用地規模和城鎮人口規模分別控制在45平方公里和60萬人以內。
  實現路徑
  空間三期推進
  近中期:臨港產業帶動城鎮發展
  區域空間以產業功能灣為拓展重點,加強疏港通道建設,突出臨港產業發展對城鎮發展的帶動作用。一方面,產業空間依托臨港條件跳躍式發展,形成多個臨港工業功能組團,另一方面,城鎮空間逐步向海延伸,與產業功能組團形成有效互動。
  具體做法是:溪南片區啟動大型臨港工業項目建設,并帶動溪南鎮的功能集聚和空間拓展;漳灣片區依托港口物流和裝備制造業,雙線啟動,互動發展;賽江片區以沈海高速為依托,優化提升賽岐、甘棠,促進灣塢和下白石集聚發展,并逐步向臨港方向延伸;寧德主城片區以中心集聚為主,逐步向海延伸,加強對三都島組團的保護和控制;旅游功能灣范圍內的城鎮以保護和控制為主,根據需求條件適當發展。
  遠期:基本建成環灣通道
  在進一步加強產業功能灣建設的同時,加快城市功能灣培育,提高港業城一體化水平,基本建成環灣通道,形成城鎮組團與各產業組團之間的全面便捷聯系,帶動各濱海組團全面發展。
  溪南片區依托大型臨港產業組團向兩翼和內陸延伸,并與溪南鎮形成有效對接,帶動沙江鎮功能集聚與空間拓展;漳灣片區港口物流和裝備制造業初具規模,各功能組團實現有機對接;賽江片區逐步實現灣塢鎮和下白石鎮鎮區與臨港工業區之間的空間對接;寧德主城片區跨越沈海高速向東發展,啟動濱海各城鎮組團和三都島組團發展。逐步啟動旅游功能灣范圍內城鎮的規模化開發。
  遠景:跨海發展東沖半島旅游度假
  通過跨海發展東沖半島的旅游度假功能,重點促進城市功能灣、產業功能灣、旅游功能灣三灣并進發展,積極培育多元化的城鎮綜合服務功能,努力實現灣區空間一體化發展。背景:三類區域
  重點開發區域。規劃期控制面積為161平方公里,約占全區總面積的9%,主要包括城鎮發展用地、工業發展用地和重大基礎設施用地。重點開發區域是城鎮化與產業化布局核心區域,其功能應著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提高產業集聚的能力,形成產業配套能力較強、產業鏈相對完整的新興臨港工業基地;帶動中心城市規模擴張,提高集聚人口的能力,增強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成為海峽西岸東北翼中心城市和新興臨港工業基地。
  限制開發區域。規劃期控制面積為577平方公里,約占全區總面積的31%,主要包括農村居民點、農業生產地區和發展備用地。農村居民點和農業生產地區集中分布在七都、八都和甘棠西部的淺山地區、灣塢和溪尾北部的淺山地區、溪南半島的山間谷地以及東沖半島東岸的淺山地區和濱海平原。規劃期內預留145平方公里發展備用地,約占全區總面積的8%,特別是其中具有戰略意義的功能區,必須嚴格加以保護控制。適度發展旅游、農林水產品生產和加工、觀光休閑農業等特色產業。按照《土地管理法》嚴格管理基本農田,保證農業安全底限。應有序引導該區域人口向其他區域和城鎮轉移。
  禁止開發區域。規劃期控制面積為1112平方公里,占全區總面積的60%,主要包括風景名勝區和各類陸域自然保護區、灘涂濕地與水源保護地區、生態保育地區,是需要禁止開發管制的地區。各類保護區應實施強制性保護,嚴格控制人為因素對自然生態的干擾,嚴格禁止城鎮建設與產業發展行為,引導人口逐步有序轉移,保障區域生態安全。
  功能各異的3灣區
  城市功能灣。位于區域西南部,空間以寧德主城片區為主要依托,結合漳灣片區,在現有基礎上做大做強中心城市,并向濱海方向拓展。
  產業功能灣。位于區域北部,空間范圍涵蓋溪南片區、漳灣片區以及賽江片區,依托深水岸線著重發展臨港產業。
  旅游功能灣。位于區域東北部,空間范圍涵蓋整個東沖半島外側至澳內青山島、斗帽島、三都島一帶,依托面海靠山的自然環境和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加快開發澳內旅游業。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