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上海市物流“十一五”規劃
2007-8-6 12:0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訪上海市物流學會副會長儲雪儉教授 前不久,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吳振國在市政府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發布了市政府最近印發的《上海市現代物流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簡稱《物流規劃》),明確了到2010年確立現代物流業作為上海支柱產業的重要地位和初步把上海建成國際重要物流樞紐和亞太物流中心之一的總體目標。
為了深入理解《物流規劃》,本刊記者(簡稱“記”)走訪了上海大學供應鏈物流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物流學會副會長儲雪儉教授(簡稱“儲”)。聆聽專家的講解,我們將更有收獲。
記:據我所知,某些地區出臺有關物流業發展的“十一五”規劃,時間比上海更早。上海市為何到此時才發布這一規劃呢?在《物流規劃》發布前,上海市物流學會為之做了哪些工作?
儲:上海市《物流規劃》的發布是一件很慎重的事情,經過上上下下有關各方廣泛深入討論很久才得以付諸行動。因為《物流規劃》要考慮到各個部門、各個行業的利益,不同的行業都想把自己的想法、觀點納入到該規劃中,所以在《物流規劃》出臺前,需要做大量的調研與協調工作。
上海市物流學會由本市從事物流教學與理論研究的大專院校、科研單位以及從事物流實踐與管理工作的物流或商貿企業的專家、學者和經營者自愿組成,以研究物流理論、物流管理和物流科技現代化為主要內容的非營利性的學術團體。它很早就圍繞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的實施,開展對上海現代物流的研究,如圍繞上海市口岸物流、制造業物流、城市配送物流等重點專業物流研究以及相關政策研究和傳統商貿企業向第三方物流提升方面的研究,也舉辦了如綠色物流、冷鏈物流等研討會。
記:在《物流規劃》中提到要加快長三角物流聯動發展,要發揮長三角物流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協調建立利益共享、合作共贏的聯動機制,促進長三角物流聯動發展。請問目前長三角物流聯動發展機制處于怎樣的階段?
儲:前不久,上海市政協召開專題會議,請了很多專家研究長三角物流聯動發展的課題。我認為,上海必須主動走出去,與長三角其它地區謀求合作發展。實際上,長三角物流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已經存在了,但是它還沒有真正發揮作用解決實際問題。這可能是因為當前長三角物流聯席會議與企業結合還不夠密切,它的許多功能未能得到很好地發揮,許多職能還未到可操作性階段。
記:在《物流規劃》中關于上海現代物流業發展的主要任務的第十條提到:發揮物流行業中介組織作用,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加快組建上海市物流協會。請問您對上海市物流協會發展有何建議?
儲:上海市物流協會已于今年4月25日正式成立。上海市物流協會是在原上海物資流通行業協會的基礎上,經過充實功能、資源重組、擴大行業覆蓋面后籌建而成的。據我了解,目前的上海市物流協會實際上是以鐵路、空運、貨代等行業的聯合會形式在運作。上海物流協會的會長單位是百聯集團,百聯集團是個商業貿易單位,很難協調好鐵路、民航等企業。我認為,目前要實現物流協會與政府剝離,獨立運作就必須賦予協會一定的職能。雖說政府的部分社會職能下放給協會、商會等中介組織是一種趨勢,但是這涉及到整個機制調整等復雜的問題,所以,實際操作起來還是比較困難的。
記:在《物流規劃》中提到,上海現代物流還存在供需結構性矛盾。您能解釋一下這種物流供需結構性矛盾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嗎?
儲:現在物流供給是指一體化的、專業化的供給,比如冷鏈物流、化學危險品物流的供應。目前存在的冷鏈設備、化學危險品裝載設備老化,碼頭條塊分割,普貨車輛惡性競爭,許多車輛攬不到貨等情況,都可以看作是物流供需結構性矛盾的表現。上海貨物流通需求量在增長,而物流企業所能提供的服務卻跟不上。所以,要構建現代物流供給與市場需求有效銜接的發展格局,還需要做很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