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穎侖:綠色供應鏈信息管理
2007-8-16 10:4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可以透過這樣一個系統,大量的降低人力的運作,這就是我們綠色供應鏈信息化管理的最重要的效益。
近日,全面應用 無縫集成——ERP WORLD之世界級制造技術論壇在北京開幕。下面是融易網路毛穎侖總經理的主題報告《綠色供應鏈信息化管理》的演講實錄(未經本人確認):
各位嘉賓下午好,我利用很短的時間來報告今天的主題跟大家來做分享。上午大的論壇里面講到世界級制造,現在尤其是信息產業、電子產業,要制造相關的產品都要用綠色制造,所以我今天的報告就是談“綠色供應鏈信息化管理”。
整個的背景是因為現在制造生產者的責任,作為一位全球的工業生產地帶,兩岸三地都是這樣,全世界的工廠都是在這邊。制造商必須負擔起環境的責任,因為這樣,引申出了相關的議題。具體來看,我們可以來看這些背景資料,這么漂亮的信息化的學校、教室,使用了這么多的設備,這些設備光鮮亮麗,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可能就變成這樣(見圖),再過一段時間,就變成這樣子(見圖),很有可能廢棄之后,也許我們的下一代在這些垃圾里面玩耍。這些東西到最后,甚至把它燒毀,會產生有毒物質,這就是綠色生產倡導的原因。
歐盟的法規從2006年開始管制,我們看一下時間,三大法規主要規范了低毒性、可回收和省能源。今天主要報告禁止物質的目標,2006年7月就開始實施了,現在已經有一年了。牽扯到管制的對象,這么多的產業,以我們國內來講,我們國內很多的電子制造都在管制的范圍,如果你出口到歐盟就要受到這樣的管制。這樣的議題不僅僅在歐洲,在國內、中國的RoHS也在今年開始實施,各國都在競相做這個規范,我們只要針對歐盟的要求,某些含鉛、汞的物質多少的含量就是可以的,按照這樣的標準管理就很容易。這樣的趨勢不是歐盟或者是中國,可能比較知名的企業,像SONY、DELL、IBM等等,他們為了實現自己品牌對社會的責任,就會規范,如果您要幫我代工,可能要遵守我的規范,這種品牌商有不同規范的時候,作為代工的大廠,我們就有很多規范要遵循。世界級的大廠要規范了之后,就隨著供應鏈一直往下要求,為什么這樣?因為整個規范的風險,我們可以從這里看,它必須要求到機械不可拆解,比如投影機,不是整臺機器不含鉛和汞這些有毒物質,這些物質必須要拆解到均勻的材質,也就是機械不能再拆解。舉例來講,某一個國際品牌在荷蘭海關受到管制,最后退貨損失100日幣,它的原因是什么?因為搖桿上面的臺線、臺線上面的油墨含了汞,這樣就導致進不去人家的海關,因為人家管制到均勻的材質。所以大家可以想象,一個notebook就料件上來講,可能拆解成幾千個料件,所要收集的證明,證明不含有這些有毒物質的咨詢、訊息就非常的繁雜。
以此為例(見圖),一個PCB主機版要拆到這樣的元器件,要到油墨要到板材和線材,所以我要提出舉證這個產品是可以的,是復合的,我就要往下拆解,像木料、均勻材質,有些天然的材質會含有天然的某些物質,必須要送到有關單位檢測鉛含量和鉻含量,每一個均勻的材質都得這樣去做。客戶會去跟他要很多很多的報表來證明它,整個就這樣,你不做的話,你是不能出口到歐盟去,或者你不能接受代工的訂單,因此,就有退貨的風險,要做到這些咨詢,你的管理機制、各方面、資料的收集都非常的復雜。
所以整個制造的成本就會因為綠色環保的議題都會增加它的成本,包括這些項目(見圖),都會增加它的產品成本,可是是不是能夠不做?一定得做,一定得做的前提下,最好的辦法和方法就是當你做的時候,怎么降低你的成本,怎么有效地管理。
就整個綠色供應鏈的管理結構上來看:第一,企業要綠色,要有綠色制造的共識,生產線方面要有一些專業的輔導,所有的檢測項目通過公正的來檢測。檢測環節有一個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企業內部牽扯到生產部門、牽扯到管理部門、研發部門等等,如果內部沒有一個平臺來管理,你的訊息不能溝通,可能連你自己要什么你都不知道,怎么跟供貨商來要,供貨商也沒有辦法來提供。所以要導入一個綠色供應鏈,必須要有一個很明確的Green Policy,通過這個來明確我要管哪些東西,這樣我才有可能對我的供貨商形成我供貨商的Green Partner,這樣的話我才能找到Green Parts,最后才能成為GreenPartner和Green parts之后,我們的產品才能叫做Green Partner,這是整個環節,整個需要也是一樣的,從Policy到Partner到Parts到Reports都要一一具體地實現,否則的話就變成口頭,因為最終的結果你所有含有有毒物質清楚了以后,清楚地交待,還要有檢測報告能夠連接,每個細致的項目都能做到。在這樣的要求和需求下,怎么做信息的管理,首先要把整體關于綠色,因為過去沒有,過去我們的物料里面不會有這個物料里面的材質含多少鉛等等是沒有的,現在要做驗證,整個要形成一個完整的數據庫,因為這些咨詢包括你的檢測報告會有日期,你的客戶要求不能超過一年的,所以它不能只是一張紙、不能只是一份報告,必須是一個數據庫,這樣才能符合客戶的要求,不斷地驗證你的符合性。而且這樣的一個訊息必須在內部是可以管理流通的,透過流程管理來管理。
做這些的目的,很辛苦的收集,跟供貨商透過供應鏈做整合,主要是要做的稽核管理。如果今天我們的客戶要求對鉛的濃度要求降低一些,我過去所做的調查,我只是比對Yes&No,原來只是符合某客戶的只要標注Yes&No,現在它某一個要求降低一點點,我馬上就不知道我原來做的那些東西是什么?所以這些資訊必須變成數據庫,而且變成有感應,什么叫有感應?就是數據庫自動比對客戶的要求,客戶的要求能夠進來,就像篩子一樣篩這個數據庫,所以任何時間,新的客戶規范進來,我馬上知道我的符合性,而且細到每一個均勻的材料。
作為最高的管理層,作為現代化的、世界級的制造,我們一定要有快速的反應。剛才我提到,為了應用環保我的成本已經是增加了,據了解,平均增加5-8%,但是現在理解現在是微利時代,微利時代是我一個制造廠是薄利多銷,我接了很多單,我們的獲利可能根本就沒有到4part、5part,可能平均2part、3part,如果制造成本增加了5Part,那我整個獲利就吃掉了。所以在這邊大家都不得不去面對的時候,我想辦法要怎么樣透過信息化的管理來降低我們的成本,不要去做重工。舉個例子來講,如果現在用傳統的方式,有一個客戶改變了它的規范,我要怎么辦呢?我研發是做這樣的,我就通知采購,趕快看看這里面的料件有哪些,趕快送去檢測,如果料件是40萬件,那工作量不得了的。而且昨天才叫人家,因為要做某一個產品的料,昨天才叫供貨商去做這個東西,昨天你另外一個研發的部門、另外一個產品還是這個料,又在叫另外一個檢測部門去檢測,這樣的過程也沒有辦法應付。所以要主動地、快速反應而且要主動地說我有哪些是不符合的,系統會主動發布給它。這樣才是好的信息化管理系統。
因此在這邊我們就用一個例子來看,我們的客戶在這邊,它可能有不同的規范,不同的規范透過我們的物料,綠色供應鏈的管理,最重要的條件是必須跟我們的ERP或者是PDM要BOM無縫接軌,因為你今天不可能為了環保重新建BOM,原來在ERP系統里面已經很辛苦建立這個系統,在實施這么多年的辛苦的成果,不能因為這個就倒掉。可是剛才也知道,在原料的物料的管理系統里面,不會管到含均勻材質、什么鉛多少的濃度,所以這樣一個模塊必須跟這個無縫接軌,從這邊把我們哪些泵,那些泵是為了客戶生產的,依據客戶的規范主動做篩選,篩選以后發布出來。而且我們到底要管哪些?只是檢測報告嗎?我是不是要求供貨商填一個承諾不使用有毒物質,這些都是綠色文件。我的規范要求很明確,我的系統主動會發布,才去做調查。供貨商會看到主動給他的畫面,就依照畫面所需要做的工作,一一去填表,填進去的東西通過質量管制做綠色物料承認。經過審核之后,最后就形成了整體的綠色的材質資料庫,當我們所有料件已經有一個清楚的材質資料庫,在什么時間做檢測、各項有毒物質是多少的時候,我就不用擔心我的客戶對我做什么要求,我隨時可以產出他要的產品,這就是整個完整的流程。從整個綠色的導入實施,是從計劃執行到檢查到行動,它的一個結構事實上就是透過兩方面,從中心端這邊和供應商端,供應商端填入這些資料,他會主動地檢測,如果你填錯了,或者是不符合它會幫你推,你也可以用Excel表來匯入,也可以通過B2B來做匯入,匯入之后形成這樣的一個資料,當然就可以產出各式各樣的報表,像日系的報表,JGPSSI,像國際的聯合國的IPC1752,這種復雜的表單格式通通都可以產生。
我們作為一線生產,我們可能面對上百種客戶和報表,如果不建成數據庫,沒有辦法跟客戶很好地做匯入,產生這個報告就會很辛苦,所以整個的架構就是這樣的。因為時間關系,快點講,不知道有沒有時間做演示,我把真正實施的時候畫面給大家看。像這個一個供貨商透過律師供應鏈管理系統,一進去就可以看到備忘錄,供貨商也很辛苦,要面對很多的客戶,我們一定要讓他們很好的使用,上面很清楚,我到底對您這里需要提供哪些咨詢,還有關于綠色的東西有沒有做。資料會自動檢核,如果填的數據不對,會自動檢核,盡量讓供貨商用勾選。而且你已經做過了,比如這個線里面有銅鋅,這個線里面的材質和那個一樣,要一同去檢測,如果系統里面知道這個已經檢測過了,就可以復制以前的結果,就節省了供貨商的時間。
一旦有曾經審核通過的,在管理者這邊,在質量管制這邊,我們很清楚地看到,這個已經有過了,上次已經審過了,做這個事情最大的目的是如果發現問題,比如我們出口到海關,海關掃描發現有毒物質的時候,當時你怎么辦理有些東西我到底是審核過還是沒審核過,不能用人來記,用系統主動記,因此我們在綠色文件的管控,任何一個文件我都可以自己來定,比如檢測報告是多少時間到期,到期要一個禮拜我這個系統就主動告訴他說,某某供貨商,你原來通過的報告但是現在期限已經快到了,你應該再去送檢測,免得一旦過去的時候沒有適當的料件可以用,這些都是可以去設定和管理的。
整個環境的規范我們知道現在才是剛開始,好比我們中國的RoHS來講,它的規范也沒有完全制定出來,跟細致的對應哪些產業的要求,或者一些除外的條款會一一發布出來,這些東西會建構在這樣的條款上。就是說我們把所有的物質調查清楚,形成數據庫之后,我再用不同的篩子,這些客戶要求的規范就是不同的篩子,隨時可以來篩選。我們也不用擔心像SONY的一個規范,以前是5.0,今年是6.0了,數據有所改變,我怎么辦?我原來花了那么大力氣,全部都篩選過了,現在我會知道系統會記住現在哪些做過了,針對新的規范不符合的部分,會主動提出去,要求他們再去做檢測或者做改進。
這就是信息化管理的一個優點,當然這些法規也會去計算,比如像包材類的,會把六項有毒物質加起來算,這些都會運算。物料的符合性都是用顏色來管理,到底這個物料是怎么樣,很清楚的用顏色來管理,而且符合度怎么樣都很清楚。整個廠里面,我這個公司到底有哪些料件,所有生產的成品、半成品的符合性,針對RoHS整體性怎么樣,如果針對別的又是怎么樣,管理者就會知道,現在大客戶我想要去做這個單,我的能力已經到了什么程度,如果我的符合度已經到了八、九成的話,很容易就可以決策可以試著做這個單,也許我只有兩個料件趕快去催,趕快去改進就可以了。
整個對于規范的符合度細致到從一個表展開來看,從完整的產品,展到物料、展到均勻材質、展到均勻材質每一個物質的有毒含量,像這樣的樹狀的結構。比如這個綠色不符合,為什么不符合?細項在旁邊馬上可以看清楚。整個產品的驗證也可以很清楚,所以透過這樣的信息化管理,讓我們電子產業每一個生產的產品、半成品或者是物料到底它對我們客戶要求的狀況,可以很清楚的一目了然。而且對于客戶所要求的不同格式的報表,可以透過一個工具將我數據庫的資料,直接到那個表格上來,只要做好A客戶要求什么表,就是哪個,B客戶要求的什么表就是哪個,我不需要做很多的報表,我只需要通過這個工具,客戶們自己很簡單的做第一次的表格,下次說要產生A報表,一點就可以產生了,并且可以連接,連接到每一個檢測報告。這樣我們可以給我們的客戶很清楚地交待我們每一項產品對于有毒物質符合度的狀況。
最后,整個綠色供應鏈的管理系統的手段最主要的是透過供應鏈要求我們的供應商,如果什么事自己做是做不到的,因為供應商還有自己的供應商,所以我們通過供應鏈的信息系統去主動要求,料件在這種狀況下不可能人來做。這樣就落實RoHS,由于這項工作,牽扯到我們這個產品是不是在未來能夠出口到某些地區或者是出口到某些客戶,所以是非常關鍵的議題。這么辛苦來做,它的效益在什么地方呢?現在大家都在符合的幾項,我優先符合,就能夠說服我們的客戶,我們作為供貨商,在環保方面的風險是較低的,通過這樣也降低了自己的風險,能夠明確地區隔出來,是我們供貨商的責任也是我們的責任,萬一出問題的時候,我能不能舉證來說明我已經做到盡職調查。
從我前面的描述各位可以理解,本來需要大量的人工去做的環顧的作業,可以透過這樣一個系統,大量的降低人力的運作,這就是我們綠色供應鏈信息化管理的最重要的效益。以上用很簡短的時間跟各位報告,如果有什么指教的話,請不要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