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部胡亞東副部長
鐵路第六次大面積提速調圖將于本月18日零點起正式付諸實施。鐵道部副部長胡亞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次大面積提速調圖,無論是廣泛性還是先進性,都是以往歷次提速調圖所不可比擬的。在前5次提速調圖鐵路運輸能力逐步提升的基礎上,這次提速調圖客貨運輸能力將分別再增加18%和12%以上,特別是在主要干線開行時速200公里及以上動車組、大面積開行5000噸級貨物列車和一大批先進技術裝備投入運用,標志著我國鐵路既有線提速水平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胡亞東告訴記者,這次大面積提速調圖所取得的成果是全方位的,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個方面的顯著變化。
——提速調圖規模之大前所未有。這次提速,實現了我國鐵路既有線時速200公里及以上提速資源零的突破,線路延展里程一次達到6003公里,其中時速250公里線路延展里程達846公里,這樣大的既有線提速規模在世界鐵路發展史上是空前的。經過這次提速調圖,我國時速120公里及以上線路總延展里程從原來的1.6萬公里增加到2.2萬公里,提速資源大幅拓展,覆蓋全國大部分省區市,標志著我國鐵路快速客運網建設取得了重大的進展。這次調圖,全路客貨列車開行數量將分別達到1312.5對和16656對,分別比現在增加140.5對和1316對。客貨運輸能力大幅提升,將有效緩解鐵路運輸的緊張狀況,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運力支持。
——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動車組大量開行。這次提速調圖,最突出的亮點是在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3大區域和主要干線開行時速200公里及以上的“和諧號”國產化動車組,部分區段運行時速將達到250公里。這次提速調圖實行一次鋪圖、分步實施,4月18日將開行“和諧號”動車組140對,到年底逐步增加到257對。“和諧號”動車組集中體現了當今世界鐵路客車的一流技術水平,性能優越,功能齊全,具有安全、快捷、舒適、環保等顯著特點,現已進入批量生產,是我國鐵路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重大成果,將成為我國快速客運的主力車型,為廣大旅客提供更加現代化的、高品質的旅行服務。
——客運產品更加豐富多樣。鐵路客車技術含量和速度的提升,為全面優化客運產品結構提供了更好的條件和更大的空間。在這次提速調圖中,在原有基礎上,形成了新的三大系列客運產品,以滿足旅客的不同層次需求。
第一系列是動車組列車。以區域內城際間短途為主,以跨區域中心城市間中長途為輔,主要安排在白天運行,在以北京、天津為中心的環渤海地區,上海、南京、杭州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和廣州、深圳為中心的珠三角地區,以及濟南—青島、西安—寶雞之間密集開行總計212對城際間時速200公里以上的動車組快速列車。在北京、上海、哈爾濱、沈陽、鄭州、武漢、南昌、長沙等中心城市間開行45對中長途時速200公里以上的動車組快速列車。第六次大提速繼續堅持提速不提價的原則,動車組票價將執行1997年國家批準的高等級軟座快速列車價格。動車組列車將實行更加靈活的售票方式,逐步推行磁卡票、自動售檢票和優惠卡,主要大站開辟專門的售票窗口、候車區域和進出站通道,列車上提供特色餐點飲料等服務。
第二系列是一站直達和夕發朝至列車。這一產品系列多年來深受廣大旅客歡迎,新圖進一步增加了開行數量。新增7對一站直達特快列車,分別是北京西-南昌2對,北京西-福州、北京-南通各1對,武昌-杭州、寧波、上海各1對,這一產品總數將由原來的19對增加到26對。同時,夕發朝至旅客列車增加32列,總數將達到337列。
第三系列是傳統的普通旅客列車。在新增第一系列和加大第二系列比重的同時,更加注重大眾化產品的結構優化和質量提升,全路增開52對中長途普通旅客列車,其中中西部地區增加29對,占增加總數的55.8%。在近些年來陸續開通大別山、陜北、蘇北、贛南等革命老區的火車后,這次提速調圖,又利用新建成的井岡山鐵路,從井岡山首次開行了至北京、上海、深圳的火車,并在海南省西環線鐵路開行了從三亞至北京、上海、廣州的火車,為革命老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新的條件。
這次提速調圖,在優化客運產品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和改善了服務設備設施,一大批客運站實施了新站改造和無柱雨棚改造,60個較大客運站建成高站臺,全路新型空調列車的開行數量達到810.5對、增長42.9%,翻新改造7000多輛普通客車車輛。特別是在中西部地區增配了700多輛高等級客車,西南、西北、東北及中部地區的旅客列車在車輛設施、乘車條件、服務檔次等方面都得到了顯著提升。
——旅客列車運行時間進一步壓縮。這次提速調圖后,全路旅客列車速度普遍有較大提高,主要城市間旅行時間總體壓縮了20—30%。其中旅行時間壓縮幅度最大的是上海到南昌、長沙的列車,提速后上海到南昌列車運行5小時08分、壓縮5小時45分,到長沙7小時30分、壓縮7小時30分,壓縮幅度都在一半以上。旅行時間壓縮最多的是北京到福州的列車,全程運行19小時40分,壓縮近14個小時。北京到上海、青島、漢口、南昌等城市的旅行時間分別壓縮2個小時左右。北京到哈爾濱壓縮2小時40分,到沈陽壓縮1小時33分。北京到濟南、鄭州也比原來壓縮近1小時。武漢到杭州、上海的旅行時間分別比原來壓縮3—4小時。除此以外,其他旅客列車運行時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壓縮,列車到達和開行時刻普遍得到優化,廣大旅客出行更加便捷。
——貨運產品更加貼近市場。在客運產品全面提升的同時,以具有世界先進技術水平的“和諧”型國產化大功率機車和我國自主設計生產的70噸新型貨車以及經過改造的時速120公里提速貨車為支撐,貨運產品也得到了同步的優化和提升。這次提速調圖,全路貨物運輸能力又有較大幅度的提高,憑借這個基礎條件,我們進一步拓展了三大貨運品牌。
一是擴大了大宗貨物直達列車的覆蓋面。面向鐵路大客戶,覆蓋全國主要煤礦、電廠、鋼廠、煉油廠以及港口,新圖共安排跨局大宗貨物直達及重來重去列車運行線406條,比現圖增加226條。大秦線大量開行2萬噸級煤炭重載列車,今年運量可望突破3億噸。主要干線和煤運通道將逐步開行單機牽引、時速120公里、5000噸級貨物列車,其他線路貨物列車的重量也有不同程度提高,大宗貨物的運輸能力進一步提升,更加有力地保障了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物資運輸。
二是增加了定點、定線、定時、定車次、定價格的貨運“五定”班列運行線。新圖安排五定班列運行線121條,比現圖增加30條,覆蓋全國約90個城市及沿海8大港口。其中往返班列66條,新增“一站裝、一站卸”的快運直達班列線45條,并進一步增加了雙層集裝箱、海鐵聯運集裝箱、小汽車物流班列的數量,基本形成了鐵路快捷貨運網絡。
三是優化了行郵、行包專列的開行方案。新圖安排行郵專列5對,運行時速達到120—160公里,同時對14對行包專列運行時刻進行了優化,增加了編組輛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