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興的中國物流領域,吳耀華已經是大名鼎鼎了。從一名機床廠工人到中國知名的物流專家,吳耀華奮斗了整整20年。
什么是物流?
2007年新春的一天,我敲開了山東大學現代物流研究中心主任吳耀華辦公室的門,并向他提出了這個問題。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吃的白菜、土豆,從農村的菜地運到城市的菜市場,其中大約有20%的泥土、爛菜葉等都是垃圾,菜賣完了,我們還得將這些垃圾清理出城市,這里面衍生的運力緊張,生產效益低下的問題,就是物流上的問題。而物流研究就是要實現貨物的合理運輸。”吳教授一副考究的西裝革履的裝扮,溫文儒雅中卻有著掩飾不住的灑脫和幽默,他說,“物流不是想象的那么簡單,把貨物從一個地兒運到另一個地兒,而是涵蓋了進出、倉儲、流通為一體的現代流動模式,它包括信息流動、物品流動和資金流動等很多方面。”
1986年,吳耀華大學畢業后分配到濟南第一機床廠工作。那時中國物流業的發展還處于原始階段,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吳耀華對這個國際上先走了幾步而我們還十分落后的學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得知山東工業大學(現為山東大學)有這個專業后,吳耀華索性放棄了工作而是一門心思考研。功夫不負有心人,五年之后,終于如愿以償獲得了山東大學碩士學位,并因成績優秀而留校任教。1993年又考取了清華大學博士。
2001年,年僅38歲的吳耀華教授成為山東大學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之一,同年成為國家科技部“十五”攻關“現代物流與電子商務”領域專家組成員。2006年歲末,中國物流學會第四次代表大會在武漢召開,由于吳耀華在物流學科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驕人成就,會上,他被推選為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
可是,吳教授并不僅僅滿足于理論上的研究,除擔任山東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教授外,吳耀華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濟南市蘭劍物流科技公司的總經理。目前,在他的帶領下,蘭劍物流科技的項目已經遍及全國12個省份,30多個城市的60多家國有企業、上市公司和民營企業。
在公司的總控室,吳耀華教授為我們點開了一幅電子地圖,看似龐大的送煙車輛在這上面卻像小甲蟲一樣“趴”著,每隔5秒前進一步。點擊其中的一輛,還可以看出它正在某小區停留,牌號和車主的信息也顯現在鼠標下邊,它走過的線路呈現出一條紅線,和預設的一條綠線完全吻合。
“這個就是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在煙草物流行業上的應用。我們能看到這些車輛的運行,靠的是
GPS,這個人們并不陌生。”吳教授解釋道,“但這里預設的綠線,也就是汽車應該怎么走,可不是一筆畫出來的,而是通過嚴格的計算得出來的。光采集零售點的經緯度、需求量、車輛能力、單行限行等信息數據,我們就花了3個多月,而最關鍵還得通過優化算法,實現配送線路最優化”。
談到GPS系統的用處和好處,吳耀華教授禁不住有些眉飛色舞,他說:“不僅如此,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還可以推廣到出租車、運鈔車,甚至是私家車上,因為除了有線路優化作用外,這個系統還有衛星定位、智能防盜、緊急援助、遠程監控等多種功能。比如誰家丟了汽車,用戶報警后,監控中心可以隨時對失蹤的車輛進行實時監控,鎖定車輛。這樣公安機關就可以在GPS的引導下,準確無誤地跟蹤失蹤車輛,并且迅速捕捉罪犯。”
吳教授說自己最近還在忙另一件大事——2007年“IEEE國際物流與自動化會議”,作為此次大會程序委員會主席,吳教授確定的大會主題是“中國物流發展以及國際化”,“屆時會上將云集來自全球的國際知名物流專家,還將展出國際上最先進的物流裝備和軟件,這對中國物流業的發展來說是一次難得契機,也是舉辦此次會議的目的。”
看來,吳教授肩上的擔子真是不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