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促進我國現代物流事業的發展,經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269)組織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和若干相關企業的專家、學者組成課題組,開展了國家標準《企業物流成本構成與計算》的研究和制定工作。經過兩年多的艱苦努力,在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的基礎上,該項國家標準編制完成,并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質檢總局聯合頒布,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了。
該項國家標準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對我國現代物流管理有什么作用?為此記者專訪了該項國家標準起草小組負責人、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馮耕中博士。
。ㄒ唬
馮耕中向記者介紹了該項國家標準制定的主要緣由。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由于經濟、社會多方面的原因,物流活動的管理一直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位于從屬地位。直到進入20世紀80年代甚至90年代,面對全球激烈的市場競爭,人們才開始把探尋利潤的目光從生產領域轉向非生產領域,物流成本管理工作才開始逐步受到重視。從發達國家發展的經驗來看,他們都有自己的物流成本分析模式,以供政府和企業決策之用。
隨著近年來我國現代物流管理理念的興起,現實實踐中存在的經營難題促使社會各界開始重視物流成本管理工作。
首先,從理論上講,物流成本涵蓋了企業從原材料供應開始一直到將商品送達到消費者手中所發生的全部物流費用。在我國現實實踐中,由于企業經營過程中物流活動滲透到各項經營活動之中,我國現行企業會計制度中沒有單獨考慮到物流成本的問題,物流成本的各個項目分散在企業成本核算的不同會計科目中,所以決策者從現行的會計系統中很難獲得準確的物流成本數據。而且物流成本往往具有很大的隱蔽性。在我國企業內部,人們往往比較重視運輸費、倉儲費、搬運費等顯性成本,對物流環節所消耗的資金利息、原料積壓、跌價損失、設施投入、設備折舊、人員培訓這些隱形成本,特別是物流組織不當所導致的風險,甚至包括由于效率低下而增加的時間成本,還缺乏足夠的認識。在這種情形下,企業希望通過壓縮物流成本、挖掘第三利潤源泉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其次,在降低成本的壓力下,許多生產流通企業都在尋求第三方物流企業來外包物流業務,以求達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據中國倉儲協會連續六次對中國物流市場供需狀況的調查顯示,約50%的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有意愿將所有的自理物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物流企業。但是在實際經營中,由于物流成本沒有被列入企業財務制度,不同企業的物流成本的計算范圍和計算方式各不相同,作為物流業務外包的甲方和乙方往往存在著在同一業務上物流成本計算口徑不一致的問題,從而給企業之間的合作帶來巨大的障礙。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為了解決現實中的上述問題,由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269)提出并組織了國家標準《企業物流成本構成與計算》的制定工作。
(二)
馮耕中還向記者介紹了該項國家標準的主要思想和基本內容。
談及物流成本問題,首先應界定是宏觀還是微觀層次的物流成本。該項國家標準著力于解決微觀企業物流成本的確認和計算問題,適用于所有在國家工商管理部門注冊的企業,包括各類生產流通企業和物流企業。
結合我國企業管理的實際情況,該項國家標準明確了企業物流成本的涵義,指明企業物流成本不僅僅包括產品在實物運動過程中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總和,同時包括物流活動過程中與存貨相關的成本支出,從而建立了一套涵蓋物流成本項目、物流范圍和物流成本支付形態三個維度的物流成本計算體系。該項國家標準提出了兩種物流成本計算方法,一是管理會計方式,即期中與正常的會計核算同步進行,但不涉及企業會計制度的變更;二是統計方式,期末收集物流成本信息。對于企業物流成本信息披露,在標準中設計了企業物流成本表兩張表格。主表《企業物流成本主表》對企業物流成本計算對象的三個維度進行了整合,物流成本信息使用者可以從該表中了解詳盡的企業物流成本信息;附表《企業自營物流成本支付形態表》是對第一張表格的補充說明,詳細描述企業內部不同物流成本項目的支付形態,使相關信息使用者可以更詳盡地了解企業內部不同支付形態下的成本發生額以及不同成本項目的支付形態構成。
。ㄈ
馮耕中向記者介紹了該項國家標準與現行企業會計制度及社會物流統計制度的關系,并進一步闡述了其意義。
該項國家標準的基本思路在于從業已成熟和完善的會計體系中分離和提取相關信息。通過借鑒我國現行會計核算思路,該項國家標準中界定的物流成本計算方法包括期中進行的管理會計方法和期末進行的統計方法,不論以哪種方法計算物流成本,都不牽涉會計核算體系的變化。因此,可以說,該項國家標準是對我國企業會計制度的必要補充,從物流成本管理角度完善了企業會計制度。
該項國家標準通過對企業物流成本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可以幫助企業了解其在物流管理方面的優勢與不足,對自營或是外包物流做出有效決策,為企業制定物流發展策略提供參考。與此同時,該項標準通過將企業層面的物流成本數據進行歸集,采用統計學的方法確定出行業平均物流成本,從而使行業內不同企業之間以及企業與行業標準物流成本的比較成為可能,為提高我國行業及企業物流管理和服務水平,不斷降低物流成本奠定基礎。在宏觀層面上,該項國家標準的建立可以彌補現行企業財務制度在物流成本計算方面的缺失,更準確地獲取物流統計數據,也有助于推進社會物流統計制度的順利實施?傮w上講,該項國家標準的頒布實施,對我國現代物流管理和宏觀經濟決策,以及物流理論研究都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國家標準《企業物流成本構成與計算》的頒布使企業物流成本管理工作有據可依,實現了企業物流成本管理由定性決策向定量分析的跨越。為了使標準盡快在實踐中發揮作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和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269)對該項國家標準的推廣和實施工作給予了高度的重視。
該項國家標準起草小組也在進一步展開研究,深入分析不同行業的具體特點,力求形成針對不同行業的實施細則或辦法。同時,為了配合標準的宣貫,由標準主要起草人員編寫的《企業物流成本計算與評價》一書也已經由機械工業出版社正式出版。
上一篇:保稅物流成物流園區起跑強引擎
下一篇:長三角糧食物流現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