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世界大型跨國企業安利公司在湖北安營扎寨,安利(中國)湖北分公司正式開張營業。
就在安利湖北分公司成立7周年前夕,安利大中華區副總裁劉明雄先生從臺灣匆匆而來,考察安利在鄂經營情況。借此機會,本報記者近日對他進行了專訪。
物流:企業的第三利潤源泉
溫和中透著堅持,帥氣中帶自信,劉明雄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侃侃而談。當得知武漢是繼深圳、上海、廣州等沿海城市之后,第一個提出建現代物流中心的內陸城市時,劉明雄認為,武漢爭做物流中心城市很有必要。物流業以中心城市為基點,呈放射狀向周邊輻射,可形成最經濟的集散規模效應,最有利于物流一體化運作。從產品物流的配送距離看,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武漢當之無愧的華中物流中心地位。
1980年畢業于臺灣大學化學工程系,目前正在攻讀臺灣大學EMBA的劉明雄是一位物流專家。1985年進入安利公司的第一天,他就開始做儲運工作,后歷任安利大中華區儲運部總監、大中華區營運總監等職。他在10年前就成功推出了“電腦輔助揀貨系統”(CAP),這項成果標志著安利在臺灣成為開拓新的儲運方式的先鋒。
劉明雄說,物流是一種能力,其總體目標就是要在盡可能最低的總成本條件下實現既定的顧客服務水平。有人認為,廣告做的大,引起轟動效應,或者價格便宜,企業就能賺錢。其實不然,商品是否能在消費者需要時,送到他手中,是非常重要的。
一項調查顯示:物流開支一般占到銷售額的5%至35%,物流成本通常是業務工作中的最高成本之一,僅次于制造過程中材料費用或批發、零售產品的成本。在我國,產品從生產線到用戶的過程中,有95%的時間耗在物流之中,費用平均占到總成本的50%。95%的時間與50%以上的成本空間,便是巨大的利潤源泉。
劉明雄稱物流是企業的第三利潤源泉一點也不過分。企業第一利潤源泉是物質資源的節約;第二利潤源泉是勞動消耗的降低;第三利潤源泉是通過市場機制實現社會物流費用總節約。
秘訣:全方位物流戰略
高效低耗的物流管理系統已成為企業市場營運成功的關鍵元素。在國內同行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平均成本占到總成本50%的情況下,安利(中國)的物流成本卻僅占全部經營成本的4.6%,其中奧秘何在?
劉明雄回答,安利降低物流成本的秘訣,是全方位物流戰略的成功運用。
作為全球最大的直銷公司,安利在中國采用了“店鋪經營+雇傭推銷人員”的經營方式,面對的是更多分散的客戶,因而對物流的要求更高。安利的物流儲運系統,其主要功能是將安利工廠生產的產品及向其它供應商采購的印刷品、輔銷產品等先轉運到位于廣州的儲運中心,然后通過不同的運輸方式運抵各地的區域倉庫(主要包括沈陽、北京及上海外倉)暫時儲存,再根據需求轉運至設在各省市的店鋪,并通過家居送貨或店鋪等銷售渠道推向市場。
為了發揮物流效率、調控物流成本,安利(中國)采用了“安利團隊+第三方物流供應商”的全方位物流運作模式。這是一種為適應中國國情而實施的物流運作模式,其主要特征就是:核心業務由安利統籌管理,非核心環節則通過外包完成。
由于目前國內的第三方物流供應商在專業化方面有所欠缺,很難達到公司的要求,安利(中國)將物流系統的核心業務交由自己統籌管理,以達到信息資源最大范圍的共享,使企業價值鏈發揮最大的效益。這些業務包括庫存控制、庫存設計、調配指令及儲運中心的主體設施與運作,等等。
物流系統中的一些非核心環節,則通過外包形式來完成。這樣,既能整合第三方物流的資源優勢,與其建立牢固的合作伙伴關系,同時又通過對企業供應鏈的核心環節的掌控,保持安利的自身優勢。
武漢:安利眼中的物流寶地
作為安利大中華區的副總裁,劉明雄掌管著安利公司在內地、臺灣、香港三地的各項業務。他說,安利非常重視企業物流系統核心環節的建設。在核心環節的建設上,安利有兩個大手筆的投入。一是投資1300多萬元在廣州興建安利(中國)物流中心。該中心占地40000平方米,其中建有16000平方米的倉庫,擁有12000多個立體存儲架位,為整個物流系統的高效運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資保障。二是投資9000多萬元建設物流信息管理系統,采用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商用電子計算系統———AS400系統來進行物流、庫存管理,使公司物流配送運作效率得到很大地提升,同時大大地降低了各種成本。
下一步,安利公司有意向在武漢物色一個地方建物流中心,以滿足中部地區各城市對安利產品的需求。劉明雄談到這里,眼光中透著激情與期待。副省長韓忠學在會見劉明雄時曾提出武漢的江夏、蔡甸、東西湖都可以成為安利建物流中心的理想之地,并肯定安利公司來鄂投資是具有戰略眼光的舉措,同時表示省政府將積極支持安利在湖北的發展。劉明雄說,下個月,安利將派專門人員來武漢考察,并進行可行性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