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物流”這個詞,近年來頻繁出現,引起了讀者廣泛關注。請您介紹一下“物流”產生和發展的歷史背景好嗎?
陸江:現代物流產生于20世紀初,進入20世紀80年代,歐美一些發達國家開始了一場對各種物流功能、要素進行整合的“物流革命”。首先,是企業內部物流資源整合和一體化,形成了以企業為核心的物流系統。之后,物流資源整合和一體化不再僅僅局限于企業層面上,而是轉移到相互聯系、分工協作的整個產業鏈條,出現了為工商企業和消費者提供專業化物流服務的企業,即“第三方物流”。在現代經濟生活中,各部門、產業、企業之間的交換關系和互相依賴關系錯綜復雜,物流產業就是維系這個關系的紐帶,連接社會經濟的各個部分并使之成為一個統一、有機的整體。
記者:有人把現代物流看作經濟運行中不可缺少的動脈系統,還有的稱作經濟發展的“加速器”。那么,現代物流在經濟生活中可以發揮哪些作用呢?
陸江:從生產過程來說,物流被稱為是“降低成本的最后邊界”,是降低資源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之后的“第三利潤源”。有關資料顯示,在我國目前工業企業生產中,直接勞動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不到10%,而物流費用占總成本的比重約為40%。我國全社會物流費用支出約占GDP的20%,美國還不足10%。我國如果能將物流費用占GDP的比重降低到15%,每年將為全社會直接節約物流成本2400億元。
此外,現代物流同老百姓衣食住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比如現代人須臾離不開的連鎖超市,都有一個現代化的物流系統為支撐。物流服務屬于第三產業,現代物流業可以帶動城市經濟和第三產業的發展。
現代物流在我國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的勢頭相當迅猛,已經形成了新一輪發展熱潮。有關發展現代物流的內容首次寫進了我國“十五”規劃《綱要》。我國第一家全國性物流行業社團組織―――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已于去年成立。
記者:當前,我國現代物流業發展還存在哪些問題?
陸江:我國物流產業發展,還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管理體制分散,缺乏統籌規劃和整體協調;企業管理水平低,觀念落后;缺乏一整套與國際接軌的物流標準化體系,等等。為此,建議成立一個跨部門的全國性物流產業協調發展機構,制定統一的物流發展規劃、產業政策和標準化體系。要鼓勵物流企業通過資產聯合重組與專業化改造,產生一批規模大、功能強、信息化和標準化程度高、技術先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物流企業集團。此外,還要充分發揮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等行業社團組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