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綜合物流論文

企業應重視服務環節的增值

2007-3-15 21:1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發展,服務業本身得到極大發展,即使第一、二產業,市場競爭的重心也由技術和產品向應用和服務轉變,企業發展戰略也由以產品為導向轉變為以客戶為導向。前不久,索尼公司任命斯特林格為首席執行官,表達了索尼公司革新意愿,并進行艱難的轉型:從做硬件到做軟件,從制造業為主到服務業為主。可見,服務已成為企業制勝的戰略環節。
    企業向服務領域轉型是大勢所趨。目前,國際分工已經從產業分工變為產品生產鏈條的過程之間的分工,國際大公司資產正從傳統制造業向服務業、從非技術制造業向技術制造業轉移。服務業成了全球化程度很高的行業,服務業領域的跨國投資已占全球跨國投資總額的60%左右。企業中與服務相關部門的重要性也在迅速提升,以通用電氣公司為例,目前這家工業巨頭的大部分收入都來自金融服務部門。正因為如此,無論是《財富》還是《福布斯》都把通用電氣公司歸為服務業。專利轉讓收入是IBM公司增長最快的利潤來源之一,比重已超過21%,每年的增長速度約為25%。服務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它具有生產與消費同步性,是形成企業競爭特色和差異化的一個重要領域。消費者購買商品可以退換,唯有服務提供之后不能復原。企業向服務領域轉型,不僅要重視產品創新,更要重視服務創新。服務的創新,除了需要運用更多的新技術、新工藝之外,更多的是需要一種基于認真研究和準確判斷市場需求基礎上的“服務創意”。這類“服務創意”本質上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更為精細的專業化分工,把傳統上由企業內部組織進行的服務活動外置出來,以提高服務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服務業是新技術最主要的使用者;服務業指引新技術發展的方向;服務業是新技術最主要的推廣者,特別是從事技術服務和支持的服務業;服務業促進了多項技術之間的相互溝通和發展,例如運輸和倉儲業就直接融合了運輸工具、倉儲管理和信息技術多個領域。
    服務是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研究發現,1個對服務感到滿意的顧客,可給公司帶來20多位客戶,相反則可能使公司失去20多位顧客。對于貨物商品,用戶不但要選擇貨物本身,也要選擇服務;良好的服務已經成為左右用戶購買決策的重要因素。顧客在購買需要的商品時,并不完全是買它的價格和使用功能,也要感受那種令人愉悅的“心潮沖動”。從國際市場競爭的發展趨勢看,高附加值的服務創新往往比提供有形產品更為重要。如:對于電腦等高科技產品,即使多花10%的價錢,用戶也愿意購買服務好的同質產品。服務已成為企業重要的競爭手段,不斷提升用戶服務滿意度,成為現代企業增強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企業的服務能力成了衡量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一場圍繞著顧客價值而展開的服務競爭已成為企業決勝的新舞臺。為提高競爭力,國際大公司無不注重通過信息化等增值服務來提升自身的品牌價值。信息化使企業結構得以優化,大幅度提高了企業資源配置效率和經濟效益。這種變化使一些傳統公司不僅能提供供應鏈上的各種服務,而且能提供諸如金融、互聯網或傳播方面的增值服務,以滿足客戶需要。沃爾瑪作為傳統服務商,是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競爭力的典范。它專門建立了世界上最先進的電腦管理系統、衛星定位系統和電視調度系統先進技術。它還同休斯公司合作,發射了專用衛星,用于全球店鋪的信息傳送與運輸車輛的定位及聯絡。全球4000多個店鋪的銷售、訂貨、庫存情況,可以隨時調出查閱。信息化使沃爾瑪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大大增強。
    服務是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產品是企業提供服務的載體,服務才是企業獲得利潤的主要來源。服務是重大的潛在利潤領域,同樣質量的產品,可以因服務好而增值,也可因服務差而貶值。隨著服務經濟時代的來臨,企業逐步認識到服務在提高產品價值中的重要作用,在工業產品的附加值構成中,單純的制造環節所占的比例越來越低,而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中物流與營銷、研發、人力資源開發、軟件與信息服務、金融服務、會計審計律師等專業化生產服務和中介服務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已經成為提高企業競爭力和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蘊含著巨大商機的領域是服務業,而不是制造業,以汽車領域為例,隨著競爭的進一步深入,整車銷售利潤的日漸微薄,而售后服務的利潤變得越來越豐厚。服務導向型經濟的成功需要速度、靈活性、專門性和重點。經營快樂是服務業的極致,制造快樂便可創造商機,如美國麥當勞已經成為世界上目前最大的玩具發送者,麥當勞自己也聲稱“我們不屬于餐飲業,我們是娛樂業”!胞湲攧诂F象”推動了娛樂因素融入經濟領域的潮流。如今服務經濟在各個行業已是烽煙四起,服務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也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
    服務是我國企業的軟肋。多年來,我國企業只重視生產和銷售,不重視產品服務,由此引發了許多消費者不滿和無奈的投訴。同時,為生產服務的信息、科技服務等服務業發育滯后,已成為企業競爭力提高的重要制約因素。我國絕大多數企業的價值鏈大多呈現為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球型”,即競爭優勢體現在中間的生產和制造環節,而在兩端的產品研究開發和市場服務環節則非常薄弱。目前,企業競爭的焦點已從質量、技術轉移到產品的服務,我國由于企業缺乏有效的價值鏈管理經驗,在全球化市場競爭與合作并存環境下明顯處于不利地位,影響著我國企業經濟效益和競爭力的提高。即使在國內市場,由于可選擇的商品琳瑯滿目,在同樣的產品質量和功能,相近的價格,消費者也常常選擇國外進口產品或合資產品。服務成了我國企業的薄弱環節。
    遺憾的是,我們有些企業對服務在現代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還不夠,對國外企業“服務增值”的規律和經驗理解還不夠深,希望通過此文引起他們的重視。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