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商貿流通案例

邁阿密走到交叉路口

2007-3-14 20:2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隨著母親節的臨近,美國全國將在這個節日消費20億美元花卉的預期并沒有讓邁阿密的花卉進口商感到欣喜。糟糕的氣候、弱勢的美元以及所謂的“沃爾瑪效應”讓這些從事花卉進口的人士感到十分憂慮。
    作為美國進口鮮切花最主要口岸,美國每年88%的進口鮮切花要經由邁阿密國際機場入境。在這里,有100多家花卉進口商、33家卡車貨運公司、6家從事鮮切花運輸的航空公司以及其他多家與行業相關的企業。航空公司可以將南美甚至是澳大利亞的鮮切花運到邁阿密,再由卡車貨運公司將這些花卉運到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北美各地。每年,從邁阿密吞吐的進口鮮切花價值高達72億美元。
    即便在美國花卉進出口行業的地位如此穩固,邁阿密也沒能遏制外來因素對當地花卉貿易行業所造成的沖擊。去年,這個行業一直在生存的底線上努力抗爭。
    有統計表明,近年來全球花卉生產的增長超過了消費,抑制了花卉價格的增長。哥倫比亞目前是美國最大的鮮切花供應國,美國全國大約60%的鮮切花來自于這個國家;與此同時,很多其他國家也看好花卉產業,紛紛投資進入這個產業。
    據哥倫比亞花卉出口商協會統計,在過去3年中,該國向美國出口的花卉總量增加了24%,但價格僅上漲了3%。協會會長考培爾(ErnestoVélezKoppel)表示,造成這種狀況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哥倫比亞的花卉企業不夠團結。
    面臨變革
    雖然在邁阿密國際機場,鮮切花仍然是最大宗的進口鮮活商品,但這沒能阻止當地的花卉貿易行業走到發展的交叉路口。花卉產業的營銷鏈條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十幾年前,花卉行業的分工是十分明確的,在生產商、進口商、批發商與零售商之間存在著清晰的界定。而現在,隨著技術的進步,市場的自由化程度進一步提高,越來越多的生產商試圖跨過作為中間人的進口商和批發商,直接與零售商進行交易。
    從1976年就開始從事花卉貿易的莫芮諾(GustavoMoreno)表示,十多年來,生產商與零售商的地位沒有出現什么變化,但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中間商的地位正在不斷發生著變化,而且這種變化還會持續下去。
    莫芮諾說,現在,中間商們不但被指責耽誤了向消費者供花,并對鮮花價格停滯負有責任;與此同時,花卉的生產成本卻在不斷提高,由于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勞動力短缺的問題越來越嚴重,花卉生產商不得不向雇員支付更高的薪水。
    維森特(MarioI.Vicente)擁有一家花卉生產基地,同時在邁阿密從事了6年花卉進口貿易。他說,去年的勞動力成本大約上升了20%。
    同時,能源價格的飛漲也對這個行業帶來了嚴重影響。鮮切花的運輸離不開飛機與卡車,在過去3年,進口商們支付的能源成本提高了大約35%至40%,花價卻停滯不前。
    另一個打擊美國花卉進口商的重要因素就是匯率,疲弱的美元與不斷升值的哥倫比亞比索著實讓進口商們頭痛不已。這就意味著,雖然哥倫比亞方面的花卉價格沒有什么改變,進口商們購買同樣多的花卉卻要支付更多的美元;與此同時,把這些花卉運到美國,卻不能換回更多的美元。從而,進一步擠壓了進口商的利潤空間。
    莫芮諾說,10年前,在花卉銷售中還沒有出現什么全國性的連鎖超市,進口商要面對150家以上的批發商,具有較大的主動權;而現在,包括沃爾瑪在內的15家大批發商控制了市場,進口商幾乎喪失了價格方面的話語權。這也就是所謂的“沃爾瑪效應”。
    中間商受到擠壓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生產商與買家發生了直接的聯系。中間商們一度十分穩固的市場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動搖。
    然而,作為中間商的維森特表示,進口商仍然會是花卉供應鏈上的重要一環。維森特說,零售商壓低批發商的價格,批發商又把這種壓力推向進口商。在這種情況下,進口商處境會越來越艱難,但他們的作用仍然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被替代的。
    維森特的話也許是對的,但隨著更多國家的花卉從業者進入美國,這種情況有可能真的會發生改變。據統計,荷蘭、哥倫比亞、厄瓜多爾、肯尼亞占據了國際切花出口市場的80%,這些國家的生產商都在試圖進入美國市場。尤其是最近幾年以來,非洲國家也在不斷為進入美國市場而努力。美國政府則在努力為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等國的花卉進入美國制定鼓勵政策。有關人士認為,現在的非洲就像是25年以前的哥倫比亞。雖然發展還不是很平穩,但花卉生意已經進入了該國的主流經濟
    同時,與歐洲相比,美國的花卉
    消費還有很大潛力可以挖掘。歐洲人均花卉消費額是美國的兩到三倍,而目前,美國的年人均切花消費額僅為25美元,而瑞士則是100美元。據分析,這主要是歐洲不少消費者有日常購買鮮花的習慣,而美國消費者只是在特定的節日或是場合才會購買鮮花。如何開發這個市場,對從業者來說,無論是進口商、批發商還是零售商來說,都是機會,也都是挑戰。
    推廣與整合
    從1999年開始,美國的一些組織就開展了鮮切花的推廣與促銷活動,但是效果并不能令人滿意。與在美國全國掀起的佛羅里達橙汁促銷活動相比,這項活動的經費著實太有限了。
    莫芮諾表示,事實上,進行花卉推廣活動的難度是比較大的,因為各個企業的行為很難步調一致。
    當然,都樂鮮花公司(DoleFreshFlowers)是個例外,這家公司隸屬于以經營香蕉和菠蘿而聞名的都樂食品公司(DoleFoods)。幾年以來,都樂鮮花公司已經成為行業內整合各種資源,不斷鞏固自身市場地位的典范。
    都樂鮮花公司是1998年進入花卉行業的。當時,他們在南美洲收購了大量花卉種植企業和貿易企業,并于2001年在邁阿密國際機場附近建立了大型的鮮切花處理設施。現在,這家公司已經發展成在哥倫比亞和厄瓜多爾擁有1500英畝鮮切花生產基地的行業巨頭。2005年,該公司的花卉銷售額達到1.713億美元,這個數字雖然在邁阿密的花卉行業是個很大的成就,但僅占都樂食品公司當年銷售總額的3%。
    就是像都樂鮮花這樣的巨頭,在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備案時,也表示,他們面臨著與小公司相同的問題。
    另一個在行業內進行整合的例子是由美國花卉公司(U.S.A.Floral)進行的,不幸的是,這次正好以破產告終。從1997年開始,這家公司就在不斷兼并花卉進口企業,到2001年該公司破產時,總共兼并了24家,其中很多是邁阿密的公司。
    莫芮諾以前的公司就是被美國花卉公司兼并的企業之一。他說,那實在是段非常艱難的經歷,被兼并的企業幾乎都被毀了。在莫芮諾看來,兼并是可以成功的,但前提是要有正確的策略。美國花卉公司的失敗在于,公司沒有能夠使被兼并的公司步調一致;同時,沒有在哥倫比亞等國兼并花卉生產商,以保證公司的貨源供應。
    莫芮諾說,從美國花卉公司的失敗上,他得到的教訓就是不要嘗試進行兼并。
    收縮策略
    由于邁阿密的商業環境越來越困難,莫芮諾的新公司縮減了在那里的規模,現在只有14名雇員。他關閉了在邁阿密的多數設施,將花束、胸花等成品花卉的制作搬到了哥倫比亞。現在,他從哥倫比亞直接進口成品花卉,到美國后再直接分銷給零售商。他說,現在市場的全球化程度越來越高,如果不能盡早覺醒,就會被他人取代。
    優勢依舊
    佛羅里達花卉進口商協會的執行副會長鮑迪特(ChristineBoldt)表示,目前邁阿密作為美國最重要的花卉進口口岸的地位還是不可取代的,這里的基礎設施條件相當完善,除了機場本身擁有完整的運輸、進口和分銷設施,海關官員也隨時提供過關服務。這在美國其他城市是無法比擬的。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