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快遞布陣中國
2007-3-12 15:3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lili8158 關注度:摘要:... ...
聯邦快遞(FedEX)在中國的網絡建設
如果說FedEX Asiaone有效地把亞洲地區的內陸和島嶼緊緊地連合起來,通過菲律賓蘇碧灣轉運中心為香港、新加坡、東京、馬尼拉、曼谷、漢城等主要的國際貿易中心提供翌日派送服務的話,那么聯邦快遞在中國的北京、上海、深圳設立分揀處理中心,是FedEX Asiaone網絡在亞洲的延伸,標記著聯邦快遞在中國的業務得到進一步的鞏固與壯大。
誘人的“蛋糕”
中國國際速遞業務于本世紀80年代初興起,90年代隨著外商投資和對外貿易的迅速發展。中國速遞業務進入迅速膨脹的時期,這時,國際跨國公司也開始向中國速遞市場進軍。全球最大的4家速遞公司FedEX、DHL、TNT、UPS都相繼在中國設立分公司。
聯邦快遞非?粗刂袊膰H快件市場,特別是中國入世后,對于國際性的跨國公司來說商機無限。據聯邦快遞亞太區副總裁陳嘉良透露,在1997年東南亞經濟危機以后,從國外投資到亞洲的資金當中,有2/3投資到中國,外國公司都看好中國市場; 其次,中國入世后,條例會簡化、稅率會降低,這對進出口貿易的繁榮會帶來直接影響,而對于專業從事快遞物流的公司來講,會帶來大量的商機; 再次,中國入世后,國外公司來中國投資更加方便,將會有大量的國外公司進入。另外,中國政府將加大私營企業的發展空間,會用更多的資金來降低運營成本,這對快遞公司來講,機會將很大。
聯邦快遞自1984年進入中國之后,現在聯邦快遞在上海、深圳、北京設有3個據點、每周有11個航班服務范圍覆蓋中國及亞洲,通過FedEX Asiaone與全球的快遞網絡連在一起。把服務做好,把網絡做大是聯邦快遞在中國速遞市場的目標。
“翌日達”廣設網絡
中國入世后帶來跨國資本的流動,繁榮的出口貿易以及更加開放的環境將為專業從事快遞的物流公司提供巨大的商機。聯邦快遞于1984年4月通過與國內大田公司的合作,開始在中國提供快遞服務,1996年1月獲得中國民航總局的批準,開通飛行中美之間全貨運航班,不斷提高服務能力和擴大輻射范圍,成為當時唯一一家擁有進出中國航權的美國全貨運公司,在國內與各大城市收集的快件通過于1995年在菲律賓建立的蘇碧克灣轉運中心在24小時內送到美國。
隨后,聯邦快遞更是在基礎設施方面不惜投入巨資,閃電般地在中國建立自己的快遞網絡!罢堅谥袊虡I區,機場或繁忙的大道上尋找聯邦快遞橙色及紫色的標志”聯邦快遞這句廣告語,不經意間透露了其做大中國市場的“野心”。
從1994年開始,聯邦快遞在中國的發展非常迅速,2000年9月,聯邦快遞就開始在中國首家推出了“亞洲一日達”和“北美一日達”服務,廣州、深圳、北京、上海及其周邊城市的客戶今日交寄的貨件,翌日即可送抵亞洲主要城市,隔日也可送抵北美的主要城市。聯邦快遞分別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成立分公司,并在東莞等珠三角城市和南京、寧波和杭州等長三角一帶的數個城市設置快件處理設備。這些舉措顯示了聯邦快遞搶先在“黃金工業走廊”的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等業務集中地區廣設據點。其用意是通過這些業務站點的建設,切實擴大“亞洲一日達”和“北美一日達”服務的覆蓋范圍,并提升其服務質量。聯邦快遞用自己在業界獨領風騷的龐大機群實現了跨洲的“一日達”,并正在致力于拓展此項服務所覆蓋的疆域。
在中國速遞業務市場這塊龐大的“蛋糕”中,上海和深圳是這個“蛋糕”中最誘人的兩塊。同時,這兩個城市是FedEX Asiaone亞洲網絡的重要組成部份,在上海和深圳設立快件中心成為聯邦快遞拓展中國國際快遞業務的關鍵。
國內首個快遞專區
廣東一直是中國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其出口一直在全國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廣東產業結構的調整已見成效,以大量生產高新技術產品、高附加值產品為主,且呈現出以深圳、廣州為中心,向周邊地區輻射的態勢,珠三角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生產制造和加工基地,為國際速遞業提供了良好的貨源保證; 再次,廣東配套環境可謂一流,機場、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日漸完善,尤其是深圳作為華南沿海國際速遞業務樞紐的中心地位已經形成,并且日益重要。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廣東企業的產業升級以及像美的、科龍、康佳、華為、TCL等一批領頭企業的“準國際化”。引起了國際速遞業巨子的極大興趣,相繼在廣東開展了業務,但唯有聯邦快遞在深圳黃田國際機場設立了專門的快件處理中心,并在每個工作日都有航班出入深圳空港。
1999年11月,聯邦快遞開通了每星期五到日從深圳經上海到北美快遞航線,并啟用了在深圳黃田國際機場的快遞專線。成為國內首個快遞專區。處理能力達每小時2500件。
以廣東為重點的華南市場是聯邦快遞開展中國業務的重要地區。在航空快遞業界,唯有聯邦快遞洞察先機,首家開通華南地區的專有航班并設立了專門的快件處理中心,顯示出聯邦快遞對中國華南市場的極大重視,也是聯邦快遞爭奪華南市場的制勝利器。
聯邦快遞自進入中國以來,在中國的發展和投資從未間斷。通過與業務伙伴大田集團的緊密合作,為聯邦快遞在華東地區的客戶提供綜合速遞運輸方案。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綜合速遞運輸方案的地位將日益重要。尤其在中國—新加坡蘇州工業園區和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成后,上海的優勢將更為明顯。
聯邦快遞在杭州、南京、寧波建成了初具規模的快件處理設施之后,并于2001年7月29日,啟用位于浦東國際機場的快件處理中心,開通了京津滬穗、深圳及周邊城市客戶投寄15個亞洲城市和美國、加拿大諸城市的“亞洲一日達”和“北美一日達”速遞航班。在此基礎上聯邦快遞在上海還推出直達世界各地的速遞新航班,從而成為擁有直飛中國各城市速遞專線航班最多的國際快遞公司。
全新的聯邦快遞浦東國際機場的快件處理中心面積達6080平方米,快件處理中心的設施非常先進: 擁有貨件分類和分送設備,運用尖端無線技術提高運作效率、確保數據準確并實現資料的實時傳送; 同時還具備處理空運貨柜的能力; 另外在貨件分類輸送帶上設X光檢視器和掃描系統,與中國海關保持電子數據交換的聯系,運用影像技術清關文件管理和客戶數據庫為每位客戶的清關需要作出靈活安排,便于貨件運抵前進行偵測工作,縮短處理貨件所需時間,包括簡化掃描程序和強化無線掃描系統。
快件處理中心安裝的倉庫管理集成系統,每小時能處理6000份貨件,必要時更可將處理能力提高到每小時12000份貨件,使聯邦快遞在中國華東“門戶”——上海的貨件處理能力比以往大幅提升。聯邦快遞浦東國際機場的快件處理中心成為目前中國最大型和最先進的快件處理中心。
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的出口表現會繼續表現強勁。高科技和高價值產品尤其需要仰賴迅捷而準時的貨運服務。聯邦快遞在浦東國際機場的快件處理中心通過蘇碧灣亞太轉運中心,連接 AsiaOne網絡的十九個城市,經美國阿拉斯卡州的安克雷奇,連接美國和環球網絡。為客戶提供他們所需的重要服務,讓他們的產品縱橫全球,并充分顯示出聯邦快遞致力于投資中國市場的長遠承諾。
華南、北美、翌日達
華南地區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日漸鞏固,越來越多的公司把生產部門從亞洲其他地區轉移到華南,使華南成為這一過程的最終受益者。華南市場更加迫切需要一個高效的運輸物流系統,才能夠把華南與世界其他地區緊緊相連。華南地區制造業的蓬勃發展使得市場對航空快遞運輸業的需求不斷增長。生產商需要尋求最為便利的供應鏈解決方式,以保持市場競爭力。
華南地區國際貨運量的急劇上升,是聯邦快遞加快攻勢的重要原因,為此,聯邦快遞于2003年9月2日開通第一條從深圳直飛美國阿拉斯加安克雷奇轉運中心的直航航班,成為快遞業第一條從華南到北美的直航航線,再次加快了其在華南地區的進軍步伐,為客戶提供從華南到整個北美地區的翌日速遞服務。
在這之前,聯邦快遞在深圳每周有5個航班經上海前往美國,此外,從北京經日本往美國每周也有5個航班。鑒于華南地區業務量的快速增長,聯邦快遞在航權沒有增加的前提下,在系統內部對航班進行了調配,將原來從北京經日本往美國的5個航班調配到深圳,開通深圳至安克雷奇的直航航班,而上海航班維持不變。這樣一改,聯邦快遞在華南地區的運力便由過去的每周400噸,增加到600噸。運力增長幅度達到50%。
為了爭獲在中國華南的航班落地權,聯邦快遞與國際同行展開激烈的角逐。作為爭取美國支持中國加入WTO的條件之一,中國向美國授予一批直飛中國的航權。在所有國際速遞公司中,聯邦快遞自1996年起已獨家擁有每周直飛中國的10趟航班。新的機遇當前,聯邦快遞在美國與急欲扣開中國大門的UPS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競爭。據業內人士透露,最初美國交通部新批給UPS直飛中國的航班是4個,其中1個直飛深圳,而聯邦快遞則得到了3個。但聯邦快遞為了保住其在中國華南市場的競爭優勢,同美國交通部進行了一次巧妙的“交易”: 聯邦快遞只要了一個直飛中國的新航班,讓出兩個航班給UPS。它開出的條件是,UPS的直飛航班不能降落深圳。這樣,盡管UPS拿到了6個航班,但它只能直飛北京和上海,而聯邦快遞在這兩個城市已經經營有時,根基日益牢固。中國華南的天空,仍由聯邦快遞一家“獨霸”。
聯邦快遞的深圳——安克雷奇新航班將為依賴準時運送的公司提供極大的優勢,使它們更好的適應全球化的趨勢,滿足客戶的需要!碧貏e是將會使華南地區的服務得到進一步提升,并將鞏固聯邦快遞在華南市場的競爭優勢和領導地位。新航班的啟用不僅體現了聯邦快遞致力于在中國市場長期發展的承諾,更加證明了聯邦快遞不斷努力提高服務水平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