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農網絡超市實戰分析 (三)
2007-3-12 14:5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lili8158 關注度:摘要:... ...
本案例企業面臨的問題是:一方面如果配送車隊為了單純提高車輛利用效率,就必須等待一定量的貨都出庫后統一進行分配和調度,但這樣必然造成送貨效率的下降;另一方面,如果不考慮配送成本而僅以客戶滿意為最終目標,就要求在倉庫出庫存之后立刻出車配送,這樣勢必造成配送資源的短缺和配送成本的高居不下。
“中國郵遞員問題”是解決這類問題的一種方法,但前提是必須對現實情況做了很多理想化的假設。比如車輛在所有路線上的運行速度必須一致,每一個收貨客戶必須在任何時間內都有專人等候接貨。畫在紙上的客戶分布點之間的距離是被扭曲的,它們之間的幾何距離不能反映真正的權數,因此,僅僅通過這種方法是不太可能找出比較優化的方案的。
綜上所述,特提出以下一些建議:
(1)由于大批量訂單和小批量訂單處理的時間長短是不確定的,因此把不同批量的訂單裝在一輛車上是不合理的。公司的大型車輛在市區的行駛成本比較高,因此必須考慮采用微型車輛或面包車來運送這些小批量的貨物。公司只需留下一兩輛大車即可,專門用來處理大訂單。購買或租賃小型車來集中運送小批量貨物。
(2) 由于不同收貨人收貨的時間并不統一,而且大多數收貨人的收貨時間可能只有很小的一段。因此可根據當地市區交通情況在一天里安排若干次送貨時間,比如在每天的早10點(企業用戶)、中午2點(企業用戶)、晚上8點(居民用戶)等,當然都要避開上下班的交通量高峰時期。這樣一來可能有較充足的時間將把出的貨統一進行調配,充分利用車輛的空間;另一方面,這些送貨時間的選擇都是考慮了收貨人的可能收貨時間。
(3) 正常來講,一種大類商品的需求地點往往都有相對固定區域。比如IT產品的需求地點通常集中在一個城市的電子市場周圍;家電、家具等產品在超市周邊的大型居民住宅區需求較多。可以考慮在這些地點設置幾個小型簡易倉庫,在超市銷售的產品貨物從這些倉庫發出,從而節省成本與運送時間。當然在這些倉庫中存放的貨物要盡可能少,依靠以往的銷售經驗或一定的預測方法,最好只存放一天的需求量,每天更新。
(4) 在具體一輛車出發前,對其所要走的路線做出一個簡單的規劃。所經路線不能交叉,路徑要呈“水滴”狀。對于一些特殊線路,如交通涌堵比較嚴重的線路要特殊處理,在選線時不予考慮,最后線路確定后再考慮把其放在最先送貨或最后送貨,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開交通的涌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