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州港火車站原來是欽州東站的一個附屬站,是按照鐵路專用線設計使用的,起著對正線拾遺補闕的作用。2002年才納入全國鐵路運營網,年運量一直在40至50萬噸之間徘徊,到2005年也僅完成94萬噸,設備落后和人員不足加之原來管理不協調,成為制約運量增長的瓶頸。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欽州港火車站領導作出一個大膽的決定,重心偏移,在生產力布局方面進行調整,撤消欽州火車站貨運車間,將富余人員向欽州港轉移。該站針對存在的問題,以硬件不足軟件補的精神,開展效能監察,對現有資源進行整合,效能監察是管理上的一個全新的課題,即是通過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對工作的各個流程進行優化,達到效率最大化。該站放下身段,走出去,請進來,廣攬貨源,主動上門拜訪貨主單位,宣傳鐵路運輸的優勢,為貨主精算費用;同時切實解決貨主的困難,如欽州港住房難找,貨主來車站辦事不便,他們騰出員工宿舍作為招待鋪,無償提供給貨主住宿,真誠得到回報,一位貨主被打動了,把原先計劃在別的港口靠岸的20萬噸貨物改為在該站發送。機力和人力問題是鐵路和港口雙方的問題,機力方面他們通過積極向上級調度聯系等措施,得到穩定的車源,針對人員不足的問題,與港方協調為裝卸工解決生活問題,使之消除后顧之憂,穩住了人員;溝通方面他們消除了以往各自為政的弊端,管理上實行扁平化,勇于打破條條框框的限制,不受級別的約束,把以前開雙方協調會僅由管理者參加,改為擴大到一線作業人員,大家坦誠相見,及時解決問題,消除了隔閡與結合部,政令暢通,提高了效率。
上一篇:防城港鐵路運輸邁向信息化
下一篇:筋岑高速預計下半年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