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事特辦、確保便利”
海關總署副署長龔正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和第13屆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將于2008年在北京舉辦,其間,將有大量人員和物資進出,需要辦理通關手續。對此,中國海關高度重視,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按照“特事特辦、確保便利”的原則,借鑒其他國家海關的成功經驗和做法,最大限度地為北京奧運會及其籌備期間進出境人員和物資提供通關便利,并制訂了《北京奧運會物資通關須知》,今天予以發布。海關采取的措施,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在通關手續方面,在減免稅方面,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在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奧運安保工作方面。
在通關手續方面做到加速驗放、方便進出
對進出境的奧運物資,將依托電子口岸,推行網上審批;在通關現場,將設立專用通道和專門窗口,實行特事特辦;在通關時間上,將提供24小時通關或者預約通關等全天候服務;對暫時進境的奧運會物資,海關將延長暫時進境期限,由現行規定6個月延長為12月,并且根據情況可繼續延長;同時,海關將按照規定對有關人員給予通關禮遇。
在減免稅方面做到積極協調、落實政策
在國務院批準第29屆奧運會稅收優惠政策后,海關總署立即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了第29屆奧運會稅收政策問題的文件,在第一時間內對包括進口稅收優惠政策在內的各項稅收政策予以了明確,并認真落實,確保政策到位。海關還積極配合財政部等部門,對屬于奧運會減免稅優惠政策范圍的場館建設等項目進口物資減免稅清單進行審核確認,還就奧運會稅收政策適用殘奧會問題,與國務院有關部門進行了協調確認。對有關部門審核確認前已經到達口岸的奧運物資,海關憑有效擔保和北京奧組委有關部門出具的證明,先放行、后補辦相關手續。
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做到保障權益、維護秩序
對奧林匹克標志專有權的保護,是海關的一項重要任務。根據國務院2002年發布實施的《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海關出臺了一系列的配套管理辦法,積極與北京奧組委合作,加強了對進出境環節奧林匹克標志專有權的保護,到目前為止,全國海關已經查處了侵犯奧林匹克標志專有權的進出口貨物案件近百起,侵權貨物涉及服裝、鞋帽、體育用品等多種產品。
在奧運安保工作方面做到高效處置、確保安全
目前已經成立海關奧運通關領導小組和跨部門的奧運通關工作小組,加強與公安等部門的聯系配合,統一指揮、協調奧運物資和人員進出境監管工作。充分運用風險分析手段,加強對武器、彈藥、生化等違禁危險品的查緝力度,保障口岸安全。建立應急機制,對監管現場的突發事件,準備了多種應急預案,做到高效處置。為此,海關最近加強了對現場關員的安保培訓,提高關員防范處置能力。
測試賽即將展開 海關總署支持意義重大
北京奧組委物流部部長閻立剛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奧運物流方面的情況。閻立剛說,2007年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籌辦工作的決戰之年,隨著大規模測試賽的展開,奧運會籌辦工作將從前期的規劃籌備階段逐步進入實戰階段。在2007年春節即將到來之際,繼外交部剛剛公布關于便利媒體人員采訪奧運的有關措施之后,海關總署在此召開支持北京奧運措施的新聞發布會意義重大。
閻立剛介紹,按北京奧組委目前收集到的信息:在奧運會舉辦期間,將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一萬多名運動員、數萬名記者和大批贊助商人員及奧林匹克大家庭其他貴賓前來參賽、報道、觀摩和服務。這些人員及其使用的體育器材、媒體和轉播設備、技術設備以及生活用品等物資的通關工作將是一個極其龐大復雜的工程。
本著履行承諾、遵守慣例、尊重個性、注重細節的原則,北京奧組委與海關總署就奧運物資的通關需求以及在申辦奧運會時中國政府就海關政策所做的承諾進行了認真研究,制定了《北京奧運會物資通關須知》和《海關總署支持北京奧運會的措施》。目前出臺的政策和措施在暫時進口的時間、奧運會所需的體育器材和媒體物資的通關以及參賽人員自用物資的通關方面均做出了較大的突破,基本滿足了奧運會物資的通關需要。
奧運會物資通關實際運行工作已經啟動
閻立剛表示,隨著2007年“好運北京”測試賽的舉辦,奧運會物資通關的實際運行工作已經啟動,首批物資已經運抵,從三月份開始數量將會逐步增加。為保證奧運大家庭成員和奧運物資的順暢通關,確保測試賽和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下一步北京奧組委將與海關總署緊密配合,建立更加密切的工作聯系機制,在現有政策和措施的基礎上,制定具體操作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