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行業協會 四川省快遞業快步走向規范
2007-12-9 14:3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從來沒有這樣被關注過。”12月3日,剛剛得到四川快遞協會副會長單位的授牌,又拿到即將實施的快遞行業服務標準,成都申通快遞總經理陳賢紅感嘆。
6月,省郵政管理局開始對全省快遞企業大摸底;8月,省郵政管理局和省工商局啟動為期一年的規范快遞服務行為的聯合執法大檢查;9月,全國首部快遞服務標準發布,明年1月1日起實施;11月,繼廣東、湖北等省之后,擁有60家會員單位的四川快遞協會宣告成立。
自今年2月四川郵政政企分開以來,頻繁的“關注”傳遞出一個信號:快遞行業的規范在提速。
蛋糕還沒有做大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初步統計,2006年四川登記注冊的快遞企業有144家,從業人員達6566人,業務收入5.53億元。“遠遠不止這個數字,好多物流企業也在參與。”陳賢紅說。
隨著2005年底我國快遞業全面對外開放,目前爭奪快遞市場的主要是三大力量:以EMS為代表的國有快遞企業,以宅急送為代表的民營快遞企業,以UPS為代表的國際快遞巨頭。在四川注冊的144家快遞企業中,國有占10%,外資占8%,合資超過10%,剩下的就是2000年以來蓬勃發展的民營快遞企業。
資料顯示,中國快遞業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長,已形成上百億元的市場。成都跑得快快遞公司負責人王志祥非常看好成都市場,“廣東有395家快遞企業,占全國近1/3,與之相較,我們的蛋糕還沒有做大。”
行業自律呼聲不斷
據省郵政管理局介紹,目前國家尚沒有明確的行業準入條件。由于門檻低,企業良莠不齊,同行之間惡性競爭、違規操作隨時可見。一些快遞公司不惜大幅壓低價格吸引客戶,有時甚至以低于市場均價50%的價格接單。王志祥相當了解很多小公司的生存之道:“由于自身的運送網絡不夠健全,有時將受理的快件以相對較低的價格‘賣給’其他公司,這種情況司空見慣。”
省保護消費者權益委員會近年受理了多起快遞糾紛,半數以上是因商品在快遞中受損引起的,大約15%的糾紛則是因快遞公司超范圍經營造成的。
成立快遞協會以加強行業自律,成了快遞行業的內在呼聲。
籌備協會寫在日程表第一欄
省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處處長羅萍告訴記者,今年2月成立郵政管理局后,籌備快遞企業協會寫在工作日程表的第一欄。
11月30日,四川省快遞協會正式成立。《章程》中明確了協會的各項職能,如制定行規行約,建立行業自律性運行機制;協調會員企業與消費者、其他組織的關系;引導企業不斷改進快遞服務質量等。
作為協會的首屆會長,省郵政公司總經理阮大平表示,“我們將督促會員單位關注民生,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促進快遞業持續、快速、健康、和諧發展。”
“協會成立后,我們將把政策咨詢、專業培訓、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誠信建設等委托協會去做。”羅萍表示,“作為行業主管部門,服務對象是整個快遞行業,目標是建立一種公平有序的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