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掩藏七種過程浪費
2007-12-14 23:57:00 來源:國際商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供應鏈過程浪費應是目前中國制造型企業成本控制工作關注的重點,其主要由七種浪費構成,包括:不必要的庫存、服務瑕疵、產品瑕疵、生產瑕疵、采購失誤、運輸能力浪費和不必要的移動,這七種過程浪費引起了很高的運營成本:
1.不必要的庫存主要包括呆滯庫存、過量生產產生的庫存、提前到貨產生的庫存、生產線上多余的在制品庫存、多余的安全庫存、無效庫存耗損而引起的成本。
2.服務瑕疵主要包括由于失銷而引起的訂單丟失成本和訂單保留成本,以及因服務水平不能滿足要求而引起的懲罰成本。
3.產品瑕疵主要包括產成品廢品、產品維修成本、因產品瑕疵而引起的懲罰成本和逆向物流成本。
4.生產瑕疵主要包括物料的無效耗損、生產線廢品而引起的成本。
5.采購失誤主要包括過量采購、劣質供應件、逾期到達的供應件、采購過程無效耗損引起的成本。
6.運輸能力浪費主要包括重復的運輸路線、非經濟的運輸規模、運輸等待和運輸事故引起的成本。
7.不必要的移動主要包括生產線上不必要的物料、在制品搬運、倉儲工作中重復的選、揀貨路線、反復領料帶來的重復勞動引起的成本。
識別出成本來源后,企業可著手進行成本結構化的工作。所謂成本結構化即是要求企業基于流程將總成本與子項成本的隸屬關系、子項間的關聯關系界定清楚。這樣做的主要目的:避免成本重復計量、找到流程中成本控制的關鍵點、識別成本間“此消彼漲”的關系。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成本與服務水平之間存在明顯的悖反關系,因此企業在識別浪費和控制成本的同時,需要考慮在保證一定服務水平的前提下展開工作,否則成本控制的工作將“得不償失”。據《國際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