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博覽會交易額14.2億美元 各省份碩果累累
2007-11-2 17:3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東盟博覽會組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李金早10月31日說,截至10月31日16時,第四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累計交易總額達14.2億美元,同比增長12.1%。
李金早于10月31日下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第四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閉幕。他介紹說,第四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機械設備累計交易額為6.5億美元,建筑材料1.4億美元,電子電器1億美元,農產品和食品1.5億美元,五金化工1.3億美元。
他說,這屆博覽會上首次出現東盟商品單筆成交額過億美元的合同,即泰國香米出口到深圳的一個合同,交易額達到1.1億美元。第四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共簽訂國際經濟合作項目182個,總投資額61.54億美元,比上屆增長5.28%;簽訂國內經濟合作項目138個,總投資額582.14億元,比上屆增長5.13。
其中,制造業項目比重增加,分別占國際合作項目的46.2%,占中國國內合作項目的59.4%。"走出去"項目成為新亮點,共簽訂"走出去"項目59個,比去年增加19個,總投資額15.8億美元。
據統計,第四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共設展位3400個,參展企業1908家,參展商8281人,比上屆增長4.9%。出席本屆博覽會以及商務與投資峰會的部長級貴賓183人,其中中國68人,東盟和其他國家115人。
中國-東盟博覽會商機無限 國內各省份碩果累累
近幾年,隨著中國-東盟博覽會影響力的增強,博覽會不僅吸引了大批國外和舉辦地廣西的企業,國內其他省份也紛紛派團參展參會,從中尋找合作和投資商機。
中國-東盟博覽會已成為國內各省份“牽手”東盟的重要平臺。港口合作是此次論壇的主題,國內一些沿海省份和城市也紛紛在港口建設上做起文章。天津是此次入選“魅力之城”的中國港口城市。在天津展館,獨特的海藍色的布景、一臺海河流域沙盤模型、船帆形的展板向游客全方位展示了天津近年來的城市發展情況。而在10月28日舉行的“中國天津-東盟國際經濟合作項目簽約儀式”上,天津市負責人也表示,天津與東盟經濟互補性很強,濱海新區的建成更將使天津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又一重要門戶;天津將緊緊抓住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的機遇,加強與東盟各國的經貿交流。在簽約儀式上,天津代表團共與來自柬埔寨、印尼、新加坡等國企業簽訂6個境外合作項目,投資總額達6.5億美元。此外,河北省也舉行了項目對接洽談會,推介河北港口城市發展建設情況以及相關產業項目。
與廣西相鄰的湖南、貴州等省更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充分利用博覽會尋找商機。湖南省經貿代表團此次在參展之外,還特地舉辦了“中國湖南-越南投資合作對話會”,現場即簽下近千萬美元的項目。近幾年,湖南與東盟各國經貿交流日益深化,2006年湖南與東盟國家的貿易總額達5.12億美元。湖南代表團表示,中國-東盟博覽會已成為湖南與越南等東盟國家加強經貿合作的重要平臺。
而地處西北的寧夏也在推介會上全面介紹了寧夏的投資環境、資源優勢和招商引資項目,力圖通過中國-東盟博覽會平臺和借助廣西作為連接中國與東盟國際大通道的區位優勢,促進招商引資,加強與東盟各國的經貿交流。
此外,中國-東盟博覽會也加強了國內各省份之間的經貿交流。在此次博覽會簽約儀式上,各方共簽訂國內合作投資項目81個,總投資435.61億元人民幣。簽約企業分別來自廣東、四川、北京、上海、湖北、廣西等19個省區市以及中央直屬企業和已進入中國的外資企業。81個國內投資合作簽約項目主要涉及制造業、基礎設施、交通能源、農業及農產品加工、商貿物流等行業,投資額超億元的有66個,占簽約項目總數的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