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綜合物流論文

大力發展生產服務業 搞好現代農機流通業

2007-11-1 13:5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在第七屆中國農機論壇暨第五屆亞洲農機峰會的致辭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 陸江
(2007年10月25日)
各位來賓、各位代表、同志們:
首先,我代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對“第七屆中國農機論壇暨第五屆亞洲農機峰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下面,我介紹些情況,講幾點想法。
一、當前我國生產資料市場發展的特點
改革開放近30年來,我國生產資料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出現了許多新的特點:
一是市場流通規模迅速擴大。在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推動下,我國生產資料市場保持了穩步快速發展的勢頭,“十五”時期實現了15.6%的年均增長率。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統計,今年前8個月,全社會實現生產資料銷售總額13.9萬億元,預計全年可突破20萬億元。今年1-9月份,我國鋼材產量達4.17億噸,預計全年突破5億噸,出口量超過5500萬噸;汽車產量676.5萬輛,出口41萬輛;煤炭產量達到18.2億噸;水泥產量達到9.8億噸。從發展的趨勢看,今后若干年,我國生產資料市場仍將處在快速發展的階段。
二是出現了“買方市場”與“賣方市場”并存的局面。目前,生產資料市場供求格局在總量供大于求的同時,部分資源性產品呈現出供給偏緊的趨勢。如石油、天然氣、鐵礦石、部分化工原料等資源約束矛盾較為明顯。前兩年,鋼材市場產能過剩,市場供過于求,現在,鋼材市場由于出口增長加快,供大于求的狀況得到很大緩解。在這樣一個趨勢下,市場的主動權轉移到供方。據分析,生產企業掌握的市場份額大約為40%左右,而且還有繼續擴大的趨勢。
三是生產領域集中度加快,流通領域集中度較低。如,寶鋼、武鋼、首鋼和唐鋼、鞍鋼和本鋼等都在加快重組,前十家鋼鐵企業總產量已占全國的35%左右。生產資料流通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改造,經營規模500億元的企業有10來家。包括中國五礦集團、中國中鋼集團、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浙江物產集團、天津物產集團、廣東物產集團、上海百聯生產資料事業部、安徽徽商集團等。民營企業中也不乏經營規模100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但市場集中度仍然偏低。目前,全國流通企業約為21萬家, “散、亂、弱、小”現象還相當嚴重。
四是新型業態和現代流通方式迅猛發展。2006年,我國連鎖零售百強企業銷售額超過7000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1%。截至2006年年底,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共實現交易額1.1萬億元人民幣,據預測2007年將達到1.7萬億元。截至 2006年年底,全國已有 2600多個特許經營體系,涉及幾十個行業和業態,加盟店鋪近 20萬家。生產資料流通領域代理制有新的發展,批發市場升級改造,增加物流配送、流通加工和電子商務功能,物流服務能力有較大提高。
五是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內外貿一體化趨勢增強。初步測算,我國生產資料進口貿易額占全部生產資料銷售總額的比重,已經由“八五”時期的1/5,上升到“十五”初期的1/4,現在已經接近30%。2006年我國原油進口已經占產量的70%多,鐵礦石進口占50%。同時,一些生產資料出口也發展很快。如鋼材目前的出口量已經占國內產量的12.5%,我國已成為鋼材凈出口國。
六是外資企業搶灘中國生產資料市場和物流市場。據商務部提供的數據,2005年開始,我國已批準設立1027家外資商業企業。其中,除187家是零售外,其余都是批發業。外資進入的批發領域,主要是汽車、鋼材、家電、成品油等。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一個最大沖擊就是他們具有現代流通管理方式的優勢,對國內企業構成了新的挑戰。這就要求我們的流通企業,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要加快發展。
商務部發表的我國內貿“十一五”規劃中提出,到2010年我國生產資料銷售總額要達到25萬億元。我看還會突破這個水平,而且在今后更長的時間內還會繼續發展。這是一個大的機遇,生產資料流通企業要抓住機遇,擴大規模,加快做強做大。
二、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經濟結構調整
加快發展服務業,特別是拓展生產性服務業,是我國“十一五”時期的重大戰略舉措。從國際經驗看,在工業化初期階段,制造業是產業的主體;而在工業化中后期,服務業逐步成為產業的主體。當前,我國的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2006年,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僅為39.5%,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僅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較大,而且還趕不上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服務業占GDP70%,而美國生產性服務業占服務業的70%,目前我國流通占服務業不到20%,所以不僅加快服務業的發展,更要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生產性服務業是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標志。生產資料流通,農機流通,現代物流都屬于生產性服務業。大家知道,一個商品加工制造的時間不超過10%,而90%以上的時間處于倉儲、運輸、搬運、包裝、配送等物流環節。大家都知道微笑曲線。現代制造業價值鏈兩端的附加值和盈利高,而中段的生產加工過程附加值和盈利低。在整個價值鏈中制造業價值只占1/4,而3/4是在研發、流通和物流中,因此降低流通中的成本就成了提高經濟效益,提高產品競爭力最重要的手段,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第三利潤源泉”。
發展生產性服務業,要走專業化、社會化的路子。有人說要降低成本,就要減少流通環節,要生產企業擴大直銷。甚至有人主張計劃經濟時期的產、供、銷一體化,市場經濟誰也不能壟斷哪個行業,生產企業可以自銷、直銷,過去計劃經濟時期,生產企業的直銷也占一定比例。有些重大工程、大項目,批量較大的專用材都采取企業直銷,這樣做,主要取決于效率和效益。但一個幾千萬噸的鋼鐵廠,面對千家萬戶的客戶和千差萬別品種、規格的需求,不可能都直銷。農機面對廣大農戶也不可能都去直銷。現代化的大生產必需要有現代化的大流通來支撐,產業鏈的延伸必須要有供應鏈相配套。過去計劃經濟“產供銷一體化”的老路是不行的。當務之急是要提升改造商貿流通業,創新流通方式。要大力發展面向生產的服務業,促進現代制造業與服務業有機融合。最近召開的全國服務業工作會議提出,要把加快發展服務業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盡快使服務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我們要充分認識這樣一個大的趨勢。
三、立足農村,服務農業,搞好現代農機流通業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格局。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作為首要任務,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健全農村市場和農業服務體系,加快農村流通的發展。
30年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已建立,我們現在要建立一個統一的、開放的、服務高效的、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運用現代流通方式發展連鎖經營、電子商務和物流配送。發展內外一體化的大貿易,建設城鄉統一的大市場,搞活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大流通。加快培育大企業,扶植中小企業,和積極發展民營企業形成流通的大格局。
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的發展,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長11.5%,農業發展的也很快,近幾年農業連年豐收,今年糧食產量超過1萬億斤。隨著國家對農機購置補貼等各項惠農政策的實施,農機行業延續了幾年來的較高景氣度。據國家統計局對規模以上農機生產企業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8月實現銷售收入961.8億元,同比增長18.63%;這個速度是在前幾年的高速增長情況下取得的。預計今年農機銷售額可能在15%左右。。
農機流通,是連接農機生產和農民用戶的橋梁和紐帶,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支撐,也是我國農村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機流通在服務農業生產、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和農機工業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三農”,實施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我們應該很好地抓住這一難得發展機遇,更好地為發展現代農業服好務。要實現流通的現代化,發展現代物流,運用供應鏈管理把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有機結合起來,為廣大農村、農民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優質服務。
在這里,我請大家要關注這樣幾個問題。第一,加快農機流通的發展,建立現代農機流通體系,適應農村經濟發展需要;第二,目前農機流通主要采用批發市場,農機超市和連鎖店等經營方式。要大力發展農機現代流通方式,推廣連鎖經營、現代物流和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要改造提升農機市場;第三,加快農機流通企業的發展,要做強做大。目前農機流通存在小、散、差的問題。據了解農機流通企業近8000家。2006年農機流通百強企業10億元以上只有一家,5-10億元不足10家。2006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1300多億元,生產企業最大100多億,流通企業集中度不夠,不能滿足需要,要做強做大;第四,要促進產業融合,要大力發展面向生產的服務業,促進現代制造業和服務業的有機融合,互動發展。鼓勵生產制造企業改造生產流程,推進業務外包,加強核心競爭力。加強農機生產、流通、使用之間合作,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全國農機產品交易會要辦好。這個展會這幾年辦得好,好就好在生產方、銷售方和用戶共同參與,為生產、流通和用戶搭建了一個合作平臺;好就好在越辦越好,越辦越大,今年展會有12萬平米,10多萬人參加;好就好在農機流通真正為農業機械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這個展會就是大市場、大貿易,真正為農業、農村、農民服務,一定要辦好;第五,調整經濟結構,加快服務業的發展,更要解決經濟二元結構問題,特別是農業流通的現代化,農業機械流通的現代化給予政策扶持。中國農機流通協會提出在適當時候成立“振興現代農機流通辦公室”,在政府部門領導下,發揮行業協會和重點農機生產、流通企業的作用,研究和探索現代農機流通的發展,這對規范農機市場秩序,更好地為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這是個好主意。
“2007年全國農機產品訂貨交易會暨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明天就要開幕了,這是農機行業的盛會和服務平臺,在國內外都有較大的影響力。今年展會期間還舉辦了很多活動,特別是農業部的很多部門都參加,這是對發展農機的支持。希望同志們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銳意進取,通力合作,為促進我國農業機械化事業和農機流通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最后,預祝“第七屆中國農機論壇暨第五屆亞洲農機峰會”和“2007年全國農機產品訂貨交易會暨第十一屆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