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高鐵”將給江蘇帶來什么
2007-10-30 12:3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準備了10年之久的京滬高速鐵路項目終于拿到了最重要的一張“通行證”。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日前透露,京滬高鐵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獲得國務院批準,而另據來自鐵道部28日的最新消息,注冊資本1100億元的京滬高速鐵路有限公司年內將掛牌,這意味著該項目將進入正式施工階段。 到2010年,一條長達1318公里的“鋼鐵巨龍”將橫空出世。這對京滬沿線城市都是一個重大喜訊。那么,京滬高鐵究竟會給江蘇帶來什么呢?
基礎設施篇 >>>
沿線21個站,江蘇占8個
京滬高速鐵路即將開工,但其江蘇段的情況一直不為大家所知。記者昨天采訪了省交通廳副廳長、省鐵路辦副主任張曉鈴。他向記者介紹說:“京滬高鐵全線21個站,而江蘇就有8個站,占了近40%。這8個站,除了徐州位于蘇北以外,其他七個站全部集中在300公里長的滬寧段,包括昆山、蘇州、無錫、常州、鎮江、丹陽及南京南站。總計5個地級市站、2個縣級市站,其中,南京南站是京滬高速鐵路在江蘇境內最大的樞紐站。”
給江蘇帶來一座
世界級跨江鐵路大橋
京滬高鐵將給江蘇帶來一座現代化的跨江鐵路大橋。
2006年7月25日,中鐵大橋局集團四公司和二公司接到中標通知,具體承建京滬高鐵的過江咽喉——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這標志著世界上荷載最大的高速鐵路橋全面開工建設。
大勝關長江大橋是京滬高速鐵路全線率先開工的項目。該橋位于南京長江三橋上游1550米處,全長約9.27公里,為六跨連續鋼桁梁拱橋,主跨2×336米,連拱為世界同類橋梁最大跨度。大勝關大橋的施工總承包合同價為38.6億元,竣工期為2009年11月30日。
大勝關大橋按六線布置,分別為京滬高速鐵路雙線、滬漢蓉鐵路雙線和南京地鐵雙線,其中京滬高速鐵路設計時速達300公里,以客運為主;滬漢蓉鐵路設計行車時速是200公里,以貨運為主;南京地鐵行車時速是80公里,地鐵雙線對稱布置在大橋兩側,這樣設計既可方便地鐵分建的后期安裝施工,又可降低投資規模。有關專家告訴記者,這座大橋由高速鐵路與普速鐵路共用,將來還可以減輕南京長江大橋的壓力,讓它有時間“休息”整修。
南京南站將成
亞洲最大交通綜合樞紐
京滬高速鐵路還將給省城帶來一個綜合性的交通樞紐——南京
南站。這是一個非常振奮人心的消息。記者從南京交通局了解到,南京準備依托南站,在周邊建設一級客運站,地鐵、公交也將與其“零距離”對接,共同組成一個規模龐大的綜合交通樞紐。全面建成后,它將成為亞洲最大的交通綜合樞紐。
據悉,南京南站地址已經確定在機場高速以東,寧溧路以西,繞城公路以南雨花臺區單家樓附近,占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作為京滬高速鐵路的五大始發站之一,南站規模龐大,僅鐵路軌道就有28股,而現在的南京火車站是11股道。交通部門稱,目前南京南站設計方案已經出爐,將建成高架車站,地下是地鐵,一層是大廳,最上層是鐵路軌道,屆時乘客“高進低出”。
為了利用南站帶來的交通優勢和人氣,南京市在其附近規劃了一批商貿項目,進一步推動新城商業的配套發展。目前,這些地方配套項目建設已經全面展開,比如“寧南商貿區”,就位于南站與“寧南新區居住片區”之間,還有“賽虹橋商貿區”和“賽虹橋居住片區”,等等。
交通格局篇 >>>
南京到上海只要1小時
記者從上海鐵路局了解到,京滬高鐵寧滬段全程300公里左右,屆時南京到上海時間不會超過一個小時,如此算來,南京到北京全程將在4小時左右,比現在大家習慣乘坐的T66次全程10小時54分,要縮短近7小時。
專家認為,伴隨著南京南站大交通樞紐的建設,南京在全國交通網中的地位將大大提高,在整個長三角經濟圈中的地位更將大大提升——南京將跨過蘇錫常,無障礙地接受上海的輻射,成為長三角的一個“副中心都市”。
東南大學交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過秀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從鐵路本身來看,建設京滬高鐵使鐵路客運的服務結構更加合
理了。比如,從南京到北京,全程運行時間有4小時、8小時、10小時等各種列車,不同需求的旅客可以選擇不同的交通服務,這樣,潛在的客源也能得到培育,并激發出更大的客流,促進大區域間的流動,而以前,由于鐵路供小于求,實際上壓抑了一部分出行需求。
“老”京滬鐵路將成貨運主線
現在的京滬鐵路,是世界上最擁擠
和最繁忙的鐵路,每到春運和黃金周也會“一票難求”,成了經濟社會發展急待突破的一個“瓶頸”。
張曉鈴說,京滬高鐵一旦建成,將與現有的京滬鐵路實現“客貨分流”:新建的高鐵將成為客運專線,“老”京滬鐵路將作為貨運主線。屆時,北京至上海高速列車年輸送旅客單方向可達8000余萬人次,是一條快捷的大能力客運通道。同時,“松綁”后的現有京滬鐵路的貨運能力將大增,其單向年貨運能力將達1.3億噸以上,成為大能力的貨運通道。京滬高鐵將滿足京滬客貨運輸需求,從根本上解決京滬通道運輸能力緊張的狀況,這對江蘇而言,是一個重大利好。
民航會受到沖擊嗎
京滬高速鐵路開通后,是否將對民航京滬線造成沖擊?
乘飛機,從北京到上海大約耗時2小時,但兩頭從市區到機場的時間都超過2小時,現在費時總在4小時以上;再加上航班延誤以及人們對火車的安全度信賴值更高等原因,京滬高速鐵路開通運營后,可能將對現有的民航線路造 成沖擊。
專家預測,京滬高鐵的票價將為600到700元,相比現在從北京到上海的機票價格1300元,具有一定競爭優勢。有人甚至預言,高鐵建成后,京滬航線的機票價格將“雪崩”。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北京、上海兩地都在規劃建設通往機場的軌道交通,屆時乘機的地面交通時間將大大縮短。因此,航空有可能重新取得在京滬之間“點對點”運輸上的優勢,但在京滬線上海到南京、上海到徐州、上海到濟南等區段間的客運市場上,高鐵將顯示出較高的性價比。
社會經濟篇 >>>
打破城市間行政壁壘
京滬高速鐵路是一項舉世矚目的工程,一次性建設1300公里長的高速鐵路,這在世界上是首例——日本的新干線也只有500公里。可以說,京滬高鐵是一條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鐵路。這一點,不僅是它本身的速度和建設規模所帶來的,更重要的是,它會帶來空間范圍、產業結構、發展理念的巨大變化。
有關專家分析認為,高速鐵路通車后形成交通條件的大變化,會使區域的產業結構向兩個方向變化:一個是綜合性的方向,即取長補短,相互融通,例如
上海金融業將來會影響到江蘇,上海的第三產業與江蘇第三產業更趨互補等;另外一個,是專業化的方向,在工業部門的發展上,將是“長三角大都市帶”內的制造業部門向最佳區位的集中。
更重要的是,京滬高鐵連接的都是中心城市,高鐵將對城市間的行政壁壘產生非常巨大的沖擊力量。這種沖擊,將迫使各地行政意識更加開放,過去相對封閉可以自成體系的,現在“自成”不了了,非開放不可。
提高江蘇經濟輻射力與集散力
過秀成認為,京滬高速鐵路這個大通道的建設,意義是全方位的。
從國家層面看,京滬高速鐵路連接北京和上海,是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相連的大通道,在構建國家綜合運輸體系中有重要的作用。它串起了我國的兩大都市圈,即京津唐都市圈和長三角都市圈,把多個區域經濟樞紐溝通起來,成為一條區域綜合經濟走廊。
對江蘇而言,蘇錫常、南京、徐州三大都市圈也將通過京滬高鐵連接了起來,“南京到北京的時間,將從過去的10多個小時減少為3個多小時,可以當日往返,這是個重大的改變。你辦完事就可以走,這樣,商務與生產的成本均會大大降低,勞動生產率得到提高”。
有專家認為,經濟對交通有依賴性,交通對經濟發展的先導引領作用意義深遠。有了高鐵這個大通道,江蘇將更加注重提高輻射力與集散力。目前,蘇南的國際貨運主要依賴上海,原材料依賴中西部,今后,在產業布局的優化中,江蘇將更加重視對京滬沿線產業和資源的合理配置。
強力支撐滬寧產業帶
經濟發達地區人們的出行強度與距離,遠遠大于相對落后地區。據東南大學所作的調查,2002年蘇北人均出行半徑是80公里,蘇南已達100多公里,而1997年蘇北是40多公里、蘇南是80公里。總體上看,江蘇人的出行半徑比其他省要大,出行頻率也更高。
過秀成就此指出,江蘇市場和原材料兩頭在外,經濟的發展必然需要跨區域的流動來促進。因此,與北方城市相比,江蘇更迫切需要區域、國家層面上的交通,更迫切需要京滬高鐵。
南京至上海,中國版圖上的一條經濟長廊。在這條“滬寧走廊”內,現在已有鐵路、高速公路、312國道,今后加上京滬高速鐵路,快捷高效的交通對滬寧產業帶的支撐將更為突出,特別是高速鐵路,在安全、準點及能源等方面極具優勢,更加符合國家的能源、環保大戰略。現在,京滬高速鐵路開工在即,這對江蘇的機械設備制造、能源、橡膠等產業的發展,也是一個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