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家電企業自己做物流持懷疑的態度,認為是“肥水不留外人田”的做法。其實情況并非如此簡單。據筆者多年的觀察這些企業對自身的核心定位都非常清楚,而且很多業務都已經外包。為什么在推行“第三方物流”的今天開始自己嘗試做物流呢我想這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像海爾、科龍這樣的大型家電企業,在其發展史中歷經磨難,企業心態都比較成熟。將其原因簡單地歸結為怕被別人掙錢,是不對的。而真正的原因是中國物流市場服務方不成熟,沒有達到企業的需求,所以才自己來做。
本文通過對由海爾物流公司和
廣州安泰達物流公司的操作模式的對比,對家電物流的運營模式進行探討。由于兩者在家電物流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通過對兩者的對比分析,使讀者從中得到一些啟發和幫助。
組建背景
2000年前后,家電企業的規模效應已充分顯現,國內市場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企業承受著原材料漲價和價格戰的雙重壓力生產領域可挖掘的降低成本的潛力已不大而在產品流通環節的競爭中卻出現了最后一公里不能到位的情況,嚴重地影響了企業的形象。由于國內物流服務市場不完善,因此國內家電企業從自身的發展戰略出發,嘗試組建物流公司。海爾物流與安泰達物流公司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成立的。
海爾物流是海爾集團順應市場需求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海爾物流成立后陸續推出了“一流三網”、“流程再造”的理念,被國家經貿委評為“現代物流工作重點聯系單位”;被中物聯評為“中國物流示范基地”海爾物流的一舉一動無不引起物流業的關注。
廣州安泰達物流有限公司是由中遠物流、廣州科龍、
無錫小天鵝三家企業共同出資組建的一家第三方物流公司,專注于為家電及消費電子類客戶提供綜合物流服務。 其中中遠物流占股60%,其它兩家家電企業各占股20%。
公司定位
海爾物流的定位是“立足海爾,放眼社會”。安泰達物流的定位是“社會化的第三方物流,確保為客戶提供一流的服務”。通過對二者的定位對比,我們可以看出,雖然科龍公司與小天鵝公司參股安泰達物流公司,但在安泰達物流公司成立之初,就已確立了社會化的第三方物流的地位,使其在社會化運作方面較海爾物流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公司組成
海爾物流是以海爾集團為主體成立的一家
物流企業。其經營、決策人是從原企業的銷售、倉儲、運輸等部門抽調的。從建立之初,人員的專業化水平就受到一定的限制。事實證明,由于對社會化物流不了解,使海爾物流在社會化運作方面沒有建樹。同時由于海爾集團獨家掌控海爾物流,業內企業不敢與其合作,導致海爾物流的資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安泰達物流的主體是三家企業,中遠物流是大股東,在經營管理方面起決定性的作用,它不僅擁有專業化人才,社會化物流的經驗也較豐富。科龍和小天鵝的加盟,使內部資源得到有效地利用。這就使安泰達物流在家電物流方面駕輕就熟。
公司規模
海爾物流在全國建立了12個配送中心,1550個專賣店和9000多個網點。成品分撥物流體系、備件配送體系與返回物流體系相當完備.但是除經營自身業務外,至今只是操作一些食品行業的物流,對于其他家電企業物流基本沒有涉足。安泰達物流在全國近40城市設有分公司、辦事處,管理運作著全國各地55個城市 ,70多個中轉倉/配送中心(RDC),已與科龍、小天鵝、惠而浦、夏普、伊萊克斯、海信、萬和等多家知名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業務涉及從生產基地本部成品倉庫管理、裝卸搬運、干線運輸(公路、鐵路、 航空、海運)、全國各地中轉倉/配送中心的倉庫管理業務、各地配送管理的全過程。
服務手段
基礎設施:海爾物流與安泰達物流都是由知名企業投資建立的,基礎設施非常完備,尤其是在信息系統方面,都基本實現了全程跟蹤、可視化,條形碼等信息化管理手段也非常完備。在基礎設施,如車輛、大型倉儲等方面,則一般采取外包的方式。信息平臺:海爾物流的信息化系統是基本鑲嵌在企業ERP功能塊上,使得海爾產品從銷售訂單到生產排單、成品出庫單、運單都實現了同步的功能,所以在安排車輛、集約產品方面達到了非常精細的地步。安泰達物流直接啟用的是中遠物流信息事業部的5156信息系統,這是一套完全社會化物流企業的信息軟件,通過物流網站實現對信息進行實時傳遞和處理,可以滿足多物流服務商、多服務網點、多物流客戶網點的協同工作,實現對物流業務全程的控制和管理。同時這套系統還可以與物流服務需求客戶實現對接,具有很強的擴展性。通過對于信息運作的比較,我們也能夠得出海爾物流注重的是企業內部物流,而安泰達物流則更重視社會物流。
整體運作
以海爾企業內部物流一體化的運作實例說明其特點。某日某百貨公司通過海爾網站的電子商務平臺下達了 55 臺商用空調的定單。海爾物流計算機系統上顯示出商用空調事業部缺料的情況。采購部門向空壓機供應商發布網上定單;配送部門四小時送料到工位。海爾五日內完成定單的生產,并在當天配送給用戶。我們可以從中看出海爾物流對提高內部物流(銷售物流、生產物流)水平具有巨大的貢獻。引以為豪的是設在
青島的自動化物流中心和采用了現代化物流模式(供應鏈的概念)取得的降低銷售采購費用近7億元人民幣的業績。雖然海爾物流也面對市場進行成品物流業務招標,但是其優勢還是在產品下線之前的物流操作,所以我認為海爾物流雖然掛著物流的牌子,其操作基本上是供應鏈模式的延伸,近期工作的重點還是在企業內部。安泰達物流從建立之初就定位在現代化第三方物流企業,它的著眼點基本上是面對社會進行物流操作,據悉安泰達物流在 2002 年的銷售額已經達到 2.5 億元。
以上關于海爾物流和安泰達物流的一些基本情況是從大的方面對比了二者的不同之處,雖然說海爾物流更重視內部物流體系,但是它畢竟也操作和管理了自身成品的物流和一些外部社會的物流,所以我們下面將對兩者外部物流功能進行對比,從而對于家電物流的操作得到更全面的認識。
依靠資源
不論是海爾物流還是安泰達物流,在建立之初都是利用現有的銷售資源,尤其是在物流區域規劃、線路規劃方面更是與銷售區域的規劃達到了一致性。而倉儲資源基本上是沿用了以前租用的倉儲或者是自有倉儲,分公司的建立更是將當地銷售分公司或者是辦事處直接改成物流公司的分公司,所以二者真正投入在物流資源建設上面的費用不是很高。海爾物流除興建大型自動化物流中心投資較大以外,其他的建設費用很少,這充分證明家電物流和家電銷售具有很大的關聯性,這樣對于后期的回收物流也具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業務方針
由于二者的主體都是國內乃至世界的知名企業,其商業操作知識非常全面,所以不管是以內部物流為主的海爾物流,還是以社會物流為主的安泰達物流在建立之初都采取了高起點、高速度的策略。高起點是指海爾物流在成立之初就開始興建現代化物流中心,獲得“中國物流示范基地”的稱號;安泰達物流更是引進先進的物流理念,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建立了專業化的經營管理團隊。高速度是指利用現有業務資源迅速向其他的需求客戶和行業滲透,充分利用母體的名牌效應,使其物流運作迅速成熟。
模式創新
海爾物流并非是“學院派”所定義的第三方物流供應商的定位,而是融入了供應鏈的概念,從而使海爾物流成為業界尤其是家電行業的關注焦點。安泰達物流則更是采取 “腦力外包,借梯登高,業務外包,深入挖掘”的操作手法。通過對中遠核心物流技術的應用有利于科龍、小天鵝業務的整合。而在實操方面則先采取外包的方式,而后進行向下整合,進入VMI 的管理區域,對整個行業進行深入挖掘,從而使安泰達物流的品牌在行業內深入人心。
實務操作
在物流實務操作方面,海爾物流與安泰達物流具有一定的相同性,二者都非常重視信息平臺的建設,操作平臺基本上采取外包整合的運作模式;二者真正的所為之處均在操作的監控、管理和協調上;外包整合基本上是倉儲系統和運輸系統的整合。海爾物流每年都要對其運輸系統進行招標。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對于運輸服務供應商進行篩選、評估,保證每年都有優秀承運商進入。隨著物流服務的相對穩定,其物流供應商也基本穩定。而安泰達物流的主體是中遠物流,其最大的整合主要是對科龍、小天鵝原有倉儲系統的整合和對運輸系統的梳理。對于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整合是二者共同的重視點。
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兩個發展方向 第一,完善規范化的物流運作體系逐步與世界接軌。通過對實踐的不斷總結,物流體系運行的延誤一般都是在中轉過程中出現的,其實問題的核心是業務流程不明晰。所以海爾物流以及安泰達物流在成立之初就將“業務流程再造提到了一個相當高的位置。有標準化的運行體系,才有標準化的操作結果。海爾物流對于采購物流、分撥物流、配送物流、回收物流的操作都有嚴格的流程提示,對于服務標準也非常切合實際,這對海爾物流的服務效果起到了保駕護航作用。安泰達物流更是借助中遠物流的專業經驗對信息傳遞流程、資源采購流程,甚至資金流的運作流程都提出了相當規范的要求,從而有效地保證了安泰達物流運作的清晰化、可視化和全程跟蹤。
第二,配合供應鏈整合,拓展物流空間。物流發展的下一個方向就是供應鏈的發展和整合。對于這一點,無論是海爾物流還是安泰達物流都有充分的認識。尤其是海爾物流,在其成立之初就已經深深地打上了供應鏈的烙印。而安泰達物流也充分地認識到,物流的發展絕不
僅局限在成品物流這一范疇,還包括采購、生產、分撥、銷售、回收等流通環節,這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鏈條,只有將公司本身融入到供應鏈中去,才能使合作關系更加成熟,也更加穩固。在這方面海爾物流就充分顯示出其功能的作用,而安泰達物流則有些難度。但是借助科龍、小天鵝的實力,安泰達物流進入供應鏈管理也為時不晚。
以上通過對海爾物流、安泰達物流的比較,可以看出家電物流操作模式的多樣性,而且不同的模式之間相互影響,同時也受到了外界的挑戰。雖然當前國內第三方物流市場潛力大,表現出漸進性和高增長率的特征。但是由于整體物流行業的服務不夠規范,其業務水平亟待提高。海爾物流、安泰達物流的業務狀態也并非十分優秀。隨著國外大型物流企業的進入,國內大型的家電企業必然是他們重點發展的對象,勢必要影響到國內家電物流模式的變化,其競爭將更加激烈。希望國內家電物流業能夠通過科學、規范的管理更好地實現自身的價值,建立更加良好的家電物流平臺,逐步發揮其社會化的功能,真正融入到社會化物流競爭的大潮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