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北省工經聯(河北省經團聯)“現代物流行業調研組”就如何發展河北省現代物流新型產業進行了調研,并廣泛聽取了業內人士的意見,搜集了相關資料,并結合河北省現代物流業發展現狀,提出調研報告:
一、河北省物流行業發展現狀
河北省以公路、鐵路為主的五種運輸方式都有,傳統運輸業、倉儲業基礎較好,是一個運輸大省。2004年,全省公路通車里程7019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706公里,已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的全省公路網,國鐵營運線路4619.4公里,地鐵營運線路1219公里,民航近30條國際、國內航線,基本形成了河北立體運輸網絡。公路貨運車輛70.6萬輛,其中營業性貨車32萬輛,全省集裝箱車輛達到225輛,物流配送車輛已達到570輛。水運大中型運輸船舶保有量52艘342萬載重噸。10噸以上的各種裝卸機械設備564臺,全省貨物集散、中轉站197個,零擔貨運站46個,倉儲面積142萬平方米。就交通行業而言,一級貨運站12個,二級貨運站32個,公鐵聯運站18個,在冊傳統運輸企業784戶。河北省發展物流基礎條件比較好,公、鐵、水、航優勢互補條件也比較好。
2004年,河北省貨物流量達到9.63億噸,河北省公、鐵、水、航空、管道運輸量為8.73億噸,其中公路運輸占81.1%,國鐵地鐵運輸占16.3%,水運占0.7%,航空運輸為0.12%。進出口集裝箱28.5萬標箱,郵政各類快件611.5萬件。國鐵平均運距1340公里,地鐵平均運距42.6公里,公路平均運距92.2公里,水運平均運距4874.7公里,公、鐵、水運輸分工基本合理,省內運輸主要靠公路、地鐵、管道,出口及省外運輸主要靠鐵路與水運。
自1999年現代物流業在河北省起步以來,交通系統、商業儲運系統、郵政系統、鐵路系統、電子商務系統對物流發展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尤其是公路運輸行業和商貿系統企業表現得格外突出。就交通行業而言,新注冊的
物流企業達到17家,新增加物流中心、配送中心6個,營業面積達到16萬平方米,
石家莊市還建起了河北省內首家陸路港。再如商儲系統,中儲河北分公司有貨運站22萬平方米,倉儲面積7萬平方米,并有專用鐵路路線,具有大批量中轉和多批次、小批量配送的先天優勢。加上“交通在線”和“中儲物流在線”的融合,更加速了交通物流與商儲物流的發展。
二、河北省發展物流業的優勢
1. 河北省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經濟優勢。河北位居環渤海中心地帶,環京津、環渤海區域內科技發達,資源豐富,物流量大,經濟發展極具潛力。2004年,河北GDP總量達到7100億元,為全國第6位。到2007年力爭實現比2000年的5578億元翻一番的目標。河北省貨運量隨著國民經濟發展預計平均每年遞增4%,到2010年預計貨運量達到11.5億噸。河北省具有487公里海岸線,
秦皇島港、
唐山港、黃驊港,加上華北第一大港——
天津港,港口貨物吞吐能力不僅為河北服務還輻射到東北、華北、西北。京津冀是我國今后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區域之一,也是物流發展最具吸引力的地區之一。以天津港和唐山港曹妃甸港區為樞紐的物流基地,
北京擬建和正在建的五環與六環間的
物流園區和物流中心也臨近河北,給河北物流融合到京津物流體系中創造了條件,對河北物流的帶動作用不可低估。
2. 河北運輸基礎設施良好,為物流發展奠定了基礎。一、二級公路通車里程17246公里,公路網密度達到42.8公里/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以北京為中心,天津、石家莊為樞紐,輻射10個省轄市,連接秦皇島、天津、唐山、曹妃甸、黃驊五個港和
大同、
陽泉兩個煤炭基地的“五縱七橫”的公路主骨架系統,物流服務能力較強。
3. 河北商埠發達,商貿交易頻繁,易形成物流市場。河北是京畿之地,交通方便,商埠發達。2004年底,超億元的批發市場達到310個,年成交額1823億元,年運輸量達到3.5億噸,消費品連鎖點發展到142家,加盟店1480個,各類超市713個,全省消費品交易市場4498個,市場成交額2205億元,年配送、運輸量達到9億噸。近幾年,河北接納國內外“三資企業”近4600多家,三資企業的物流需求也在逐步提升。河北是農業、鋼鐵、建材、化工、醫藥等生產大省,專項貨物物流量十分可觀。2005年10月份,民營企業出口創匯35.7億美元,這些新企業一旦將產品物流環節從整個生產過程中分離出來,實行物流外包,那么物流潛在市場巨大,這些企業將成為推動河北物流發展的有生力量。
三、促進河北省物流業發展的意見和措施
1. 實施政府、企業、行業社團協調聯動,加大領導力度,推進全省物流發展。有序推進全省現代物流發展,不僅是企業的事,更是政府和協會運作的事,尤其是河北省在物流發展起步階段,更應得到政府部門的支持和指導。建議省政府組建“河北現代物流推進領導小組”,推進領導小組組長由河北省政府主抓現代物流的一名副省長擔任,副組長設若干名,由河北省發改委、交通廳、商務廳、工經聯等部門主要領導擔任,成員有相關的省公安廳、財政廳、鐵路局、民航局、海關、工商、稅務、現代物流協會等部門和社團組織組成,下設工作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省工經聯或現代物流協會。負責全省物流規劃的實施;研討和制定相關的物流運行政策;指導協調各行業物流發展及資源整合;總結、推廣全省物流發展經驗;統籌做好全省物流人才的培訓;重點培育物流市場和第三方物流供應商。
2. 盡快建立全省物流企業的準入和退出機制。一是建立物流行業代碼。現在工商注冊的物流企業還沒有代碼,行業代碼是一個行業正式納入國家市場管理的標志之一。行業代碼的建立,可以為物流企業進入市場,加強物流市場管理,以及為政府實施管理進行必要的統計、分析創造條件。二是建立正確的準入機制。當前,由于國家沒有制定出物流企業的準入標準,造成物流企業良莠不齊。政府有關部門應當綜合考慮,在準入市場標準方面作出規定,比如,注冊資本不少于規定標準;有相應的物流運作基礎設施,包括運輸工具、倉儲設施及信息系統;人員結構要具備若干個有學歷、職業資歷和經歷的專業人才;在運輸、倉儲物流行業有一定的信用度等。三是完善退出機制。市場經濟的特征是企業能進能退。企業提交的停止營業申請經審查、批準,并將所有遺留工作完成后,物流企業才能正式停業,以保證所服務的企業不受業務、資金和信息的損失,確保正常的市場秩序。
3. 盡快出臺全省物流發展規劃。全省物流發展規劃的出臺,可以規范全省各行各業物流的發展,使全省物流發展量力而行,循序漸進,也有利于物流市場和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培育、發展。河北省發改委已經起草了一個《規劃》意見,應盡快研究、修改和出臺。
4.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快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除物流的運輸基礎設施政府有相應政策扶持外,其他物流基礎設施,如物流園區、配送中心、物流企業的大型基礎設備和信息系統建設目前還沒有強有力的扶持政策。河北省物流發展的基礎設施應在土地上、資金上、政策上得到扶持,也包括銀行低息貸款、財政貼息等做法。同時,在物流項目建設中盡量減少地方的收費項目和降低收費標準,減輕項目的負擔,鼓勵更多的投資者參與物流項目投資。
5. 加快促進傳統運輸業和倉儲業向現代物流轉型的步伐,提高物流供應能力。一是在各行業中建立起示范性物流企業。由各行業主管部門會同行業協會,在本行業內確定若干個物流示范企業,給予必要的扶持,使之逐步轉向第三方物流服務,成為有能力的物流供應商。二是政府或行業協會牽線搭橋,讓部分有能力的傳統運輸、倉儲企業通過與外資企業嫁接,改造成為第三方物流企業。通過與國外物流企業的合作,不僅解決資金短缺、設備與機具的更新,更重要的是引進物流理念、物流管理、物流技術與相關人才。這是十分有效的做法。三是鼓勵工商企業將物流業務從生產中分離出來,鼓勵傳統運輸、倉儲、代理企業與工商企業結盟,發展為物流供應商。要引導和扶持河北省內大型工商企業將物流從核心生產業務中剝離出來,對物流業務實施集中管理,進行物流一體化運作。同時,引導和扶持傳統運輸、倉儲、代理企業與工商企業結成聯盟,優勢互補,真正創新工商企業第三利潤源,真正創新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個性化、一站式服務體系。四是各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能為現代物流業生存和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各級政府應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措施,大力提倡區內企業不要建設倉儲設施,而將原材料、產成品的儲存、包裝、配送交給區內物流企業承擔;同時在區內規劃建設物流中心,鼓勵物流企業進駐開發區,開展物流服務。在日常的工作中開發區管委會要做好物流供需雙方的協調工作,促進開發區現代物流業健康發展。
6. 加強物流人才培養。物流是一個人才和技術密集型的行業。物流的發展需要有一批既懂物流理論又熟悉物流運作技術的專業人才。實踐證明,物流人才已經成為我國發展物流業的頭等重要問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除了積極引進國外、省外人才以外,最重要的是立足省內,加強物流人才培養。一是加快現有在職人員的培訓。為了滿足當前對物流人才的急需,應當在物流相關行業中(如運輸、倉儲、代理、信息等)選擇一批既年富力強,又有一定專業知識、相關行業管理經驗及敬業精神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通過短期、中期培訓,跟班作業鍛煉等方式盡快使他們掌握物流基本知識和運作技術,成為物流管理專業人才。二是加快學歷教育的發展。應確定全省若干個重點大學或?茖W校設立物流專業,擴大物流專業本科、碩士、博士的招生規模,加快大專院校對物流人才的培養。三是加快開展職業資格認證培訓工作。鑒于我國物流發展較晚,物流職業資格認證培訓工作特別是物流方面經驗不足,引進國外成熟的職業資格認證培訓系統,在我國盡快推進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是解決我國物流人才不足的重要途徑。這項工作應委托相關協會來做,但要明確規定,不要以高額贏利為目的。
作者:河北省工經聯(省經團聯)現代物流行業調研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