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發展與政策論文

奧運會對北京物流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2006-12-25 5:2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2004年1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原則通過了《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年),北京的發展瞄準四大目標:國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改革開放以來,北京發展很快,一年一個樣,但受到了人口迅速增長、土地資源稀缺、交通壓力巨大三大矛盾的困擾。怎么辦?我認為要有些新思路、新舉措。規劃要求分三步走,到2020年全面實現現代化,成為經濟、社會、生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城市,進入世界城市行列。這的確要有動大手術的能力,否則難以完成。而2008年的奧運會對實現這一目標是一種推動,是一次難得的機會,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戰。
    這次會是專門研討奧運物流的,但我歷來不主張孤立地看奧運,孤立地去研究奧運物流,因為奧運會很短暫,但它的影響又很長,它不僅給了主辦國、主辦城市一個發展的機會,更給了主辦國、主辦城市一個巨大的挑戰,從而實現城市水平的提升,這才是根本的目的。
    一、機遇
    第一,奧運會建設帶來的物流需求。
    有人測算,1500億的新增投資,將拉動北京GDP年增3~4個百分點,拉動全國GDP0.3個百分點。項目建設需要大量生產資料,大量生活資料,必然使物流量大增,交通運輸業、倉儲業、流通加工業、物流信息業、裝卸搬運業、包裝業、配送業等等都會得到發展。
    第二,奧運會所需裝備的物流需求。
    悉尼奧運會貨運代理商德國的SCHENKER公司在比賽前從197個國家組織空運1200噸、海運40000噸,共25000種貨物到悉尼,配備了擁有3000個托盤貨位倉庫進行存儲。英國BBC電視轉播設備就有15600公斤。有人估計,北京奧運會這一物流量會明顯增加。
    第三,奧運會期間的物流需求。
    上萬名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和官員,上萬名新聞記者,數萬名工作人員、志愿服務人員以及來自國內外的上百萬旅游者、觀眾云集北京,需要大量的生活資料物流。
    第四,以奧運為契機,改造北京的物流設施,調整物流布局,提高北京物流總體水平。
    第五,通過舉辦奧運會、展示北京的人文風采,展示社會主義中國的特色,讓全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
    以上五個機遇是十分明顯的。關鍵是我們能不能抓住,我們如何去運作。
    二、挑戰
    第一,奧運物流需求與目前北京市物流業相對散、小、弱,布局不盡合理的矛盾。
    Δ北京市已有了一個物流發展總體規劃,但領導層之間、各部門之間思想還不統一。
    Δ目前公路圈樞紐在鐵路圈貨站之外,不利于貨物集散與配送。
    Δ缺少像首都機場航空貨運樞紐那樣的現代化物流節點。
    Δ配送中心建設嚴重滯后,企業“大而全”、“小而全”的商業運作模式基本沒有改變。
    第二,奧運物流需求與缺少國際水準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矛盾。
    奧運物流的需求需要外包,承接外包的是第三方物流公司,在北京有中央級的物流公司,如中遠、中外運、中郵物流、中鐵物流等,但北京市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相對較弱。因此,國內物流公司分得的蛋糕有多少、有多大還不能定論。
    第三,奧運物流需求與綜合物流服務體系的矛盾。
    物流需求大并不意味著可以不講究物流成本,物流成本如何降低,靠的是物流資源的整合,靠的是運作模式,靠的是綜合協調能力,靠的是多式聯運,靠的是供應鏈管理。北京還缺少運作這么一個大活動的物流團隊,缺少組織協調的方法與經驗。
    第四,奧運物流需求的特殊性與物流服務能力的矛盾。
    奧運物流中的比賽器材、新聞器材、生活資料等幾乎都是關鍵物品,要求高度的安全性。其數量必須準確無誤,并按時到達,質量上達標,且不能絲毫損壞。由于物流問題而影響比賽,是絕對不允許的。我們過去習慣于人海戰術,搞大庫存,但現在國際上流行的是市場化運行,既要不出問題,又要最優化,成本最低,這無疑是一大難題。
    第五,奧運物流需求與周邊城市配套物流協調一致的矛盾。
    奧運會不光是北京的事,大量國際物資要從天津港進出,需要天津物流的配合;一些比賽場所不在北京,需要城市物流之間的協調作戰;奧運會需要的物資大量要從全國特別是周邊省市進入,也存在一個統一指揮的問題。物流是一個血脈系統,哪里出問題都不好辦。
    第六,奧運物流需求與產生大量的回收物流之間的矛盾。
    北京奧運提倡“綠色奧運”,綠色奧運包括綠色物流,不能由于增加物流量與客流量而污染環境,需要回收的物資進入回收物流系統。奧運會前是一個美麗的北京,奧運會后更是一個美麗的北京。
    這六個方面的確是一個挑戰,而且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們只有知難而進,才能把北京奧運辦成歷次奧運會最好的一次。
    三、建議
    第一,完善北京物流空間布局。
    城市必須有一個空間布局。現代物流業不僅有一個點線面的平面布局,還有一個海陸空的立體布局。而物流園區是物流的重要節點。日本對物流園區提出了四項要求,也就是要達到四個目的:①由于物流企業的相對整合、集中,物流量大量增加,使設施的大型化成為可能,從而提高運送裝載效率;②建立公共信息平臺,提高物流信息化、標準化運作水平;③有效、合理配置與使用運輸工具,提高作業效率、降低能耗、減少社會道路占用;④建立綜合運輸體系與物流設施共享體系,降低成本,提高城市布局水平。北京已規劃房山區良鄉、通州馬駒橋、順義天竺三個物流基地,這一規劃布局我認為是合理的,應盡快實施。
    除此之外,考慮到北京主要是一個消費城市,1300萬人奔小康,流動人員多,大型活動多,每天要消耗10萬噸物資,加上北京市城市規劃將形成“中心城——新城——鎮”的人口布局,所以合理布局物流中心與配送中心極為重要。對奧運會物流需求要設計一個物流配送網絡系統。
    第二,盡快確定物流提供商。包括國外與國內,要運用競爭機制。這對國內物流企業發展也是一個促進,有些可能進入一級承包商,有的可能進入二級承包商,這些都是一個學習的機會。
    第三,設立并建設奧運物流信息系統并與現有商貿系統聯網,實施網上購物與商場購物相結合。
    第四,要設立應急物流系統。奧運會期間平安無事最好,一旦發生一些意外事件,必須要有一個應急物流系統與應急人流系統。
    第五,為解決北京交通擁擠的壓力,除加緊道路改造、強化管理以外,要建立奧運交通指揮中心,協調物流與人流,實現貨運物流化,客運高速化。
    (2005年2月25日在清華大學的發言)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