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郵政局向各省(區、市)郵政局下發了《關于繼續開展“五節聯送”專項營銷活動的通知》,全力爭搶歲末年初的節日快遞市場。
“五節”經濟令業務量大增
“五節”指的是圣誕節、元旦、春節、情人節、元宵節。業內人士指出,歲末年初的節日比較集中,而節日經濟對快遞市場的業務拉動一向十分明顯,行內對“五節”帶來的商機也十分看重。一位民營快遞企業的負責人表示,對于不少民營快遞企業來說,中秋和年底節日市場起碼占了企業一年當中業務量的七成以上。正是如此,在“五節”前夕,快遞業內皆摩拳擦掌。
不過記者了解到,對于民營快遞企業來說,“節日經濟”令它們又愛又恨。
民企拼價格郵政比服務
業內人士指出,雖然民營快遞的價格優勢為它們爭取了不少業務,但不少企業的網絡并不完善,很難深入二三級城市或鄉鎮;加上業務量的激增對企業的人力、運力和管理都造成了極大的壓力,越臨近節日越容易出現網絡堵塞、貨件不能及時送達的情況。吸取往年經驗,不少民營快遞今年都早早增加了人手,希望彌補人力運力的不足,加上借助價格優勢,能夠增強節日市場的承受能力。
與民營快遞網絡無法深入邊遠地區相比,郵政EMS在農村市場具有網絡和資源的優勢。與此同時,國際快遞市場的競爭也十分激烈,以經營國際快遞業務為主的跨國快遞巨頭也在圣誕節前迎來了業務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