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新聞網消息 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納入國家整體發展布局帶來的機遇,使濱海新區的核心企業
天津港,以其具有優勢的基礎設施、投資環境吸引國內外大集團與天津港的合作,推動了天津港快速發展。1至11月份,天津港共完成吞吐量23770.6萬噸,同比增長6.13%,共完成集裝箱吞吐量539.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22.06%。其中外貿吞吐量12849.4萬噸,同比增長12.71%,外貿集裝箱吞吐量390.5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6.17%。尤其是作為主體貨類的鋼材吞吐量完成2052萬噸,同比增長18.5%;鐵礦石吞吐量3986萬噸,同比增長6%;原油吞吐量2143萬噸,同比增長10%。
今年以來,天津港與中國五礦集團公司、A•P穆勒馬士基集團、中遠太平洋公司、河南公路港務局等大集團簽訂合作協議,進一步發展了經濟戰略合作關系,實現合作共贏。如:根據與中央管理的涉及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中國五礦集團公司的合作協議,中國五礦集團將進一步依托天津港的優勢地位,在天津港北疆集裝箱物流中心建設集裝箱堆場,并參與天津港散貨交易市場的開發與建設。同時,中國五礦集團公司將天津港作為其在港口建設和物流加工業建設、進出口貿易等開發投資項目的重點區域,積極推動其所屬企業在港口建設、產品加工及
物流企業建設等方面提供優質服務和廣泛的合作,共筑港口礦業物流基地。再如與河南公路港務局的合作,使港口功能向河南延伸,進一步增強了天津港對中原地區的幅射力。
在天津港的腹地中,有占全國1/6的油和鐵礦石需要經海上運輸并進行國內外貿易。對此,天津港業務部門多次走訪河北、山西、內蒙古等地,與各大礦產資源企業、加工制造企業加強港口服務需求信息的溝通,共同謀劃市場經營的方向。針對航運市場發展和貨物流通服務方式的新特點,天津港提出“將碼頭建到西部去”,在新疆、河北、河南等地設立“無水港”,并針對重點貨類開辟“綠色通道”,對西部地區貨物直接裝船,積極利用運輸通道把西部大開發急需的設施設備及其它生產生活資料運往內地。天津港一系列合作共贏的舉措,產生了顯著的效果。現在,天津港70%以上的貨物吞吐量和55%的口岸進出口貨值來自天津市以外的其他省市,其中
北京市出口總值的42%、河北省出口總值的59%、山西省出口總值的50%、內蒙古自治區出口總值的35%都是從天津港出海,使濱海新區成為我國內陸地區開展對外貿易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