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5日對中國和越南產皮鞋正式啟用反傾銷措施,從7日起分別對兩國皮鞋征收為期兩年的16.5%和10%的反傾銷稅。此前不包括在臨時性反傾銷征稅范圍內的童鞋,也將被納入正式反傾銷征稅范圍。
中國企業面對歐盟的這一早在預料之中的舉措表現比較平靜。
歐盟自今年4月7日起對中國和越南產皮鞋征收為期半年的臨時性反傾銷稅。在半年時間內,歐盟對中國產皮鞋征收的反傾銷稅從4.8%過渡到19.4%,對越南皮鞋的反傾銷稅從4.2%過渡到16.8%。這一臨時性反傾銷措施已于10月6日到期。
廣東涉案金額最大
福建、浙江、廣東等中國沿海外貿出口大省受歐盟對中國皮鞋臨時反傾銷稅影響,在今年前三個季度對歐盟出口皮鞋的增幅呈現下降趨勢。從涉案省份看,廣東涉案金額最大,占全國的41%;福建第二,為28%;浙江12%為第三位。
據初步統計,僅福建省涉案的企業就有250多家,涉案金額上百萬美元的企業約30家。福建省外經貿廳提供的數據顯示,福建省反傾銷涉案金額約為1.6億美元,是該省遭遇反傾銷案件以來,涉案金額最大、涉案企業最多的一次。
福建省
泉州鞋業商會會長丁水波說,中國皮鞋出口歐盟的阻力正在進一步加大,但中國企業已有足夠的能力平靜應對此類不公平的做法。
重壓下鞋企謀轉型
福建、廣東、浙江等地的皮鞋出口企業除了繼續參加國內鞋企抗議歐盟反傾銷“應對聯盟”的陣營外,正在逐步調整其出口產品的結構,通過增加高檔次、高附加值鞋類的出口量,贏得更廣闊的國際市場空間。
福建省晉江太平洋鞋業在一年前仍有70%的產品遠銷包括歐盟等國家在內的海外市場,如今這個數字已變為向國內市場銷售的比例。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通過國內外兩個市場的開拓,來化解單一市場帶來的風險。
經受了西班牙焚鞋事件和俄羅斯扣鞋事件,浙江
溫州鞋業應對國際貿易爭端開始成熟起來。一些溫州鞋商開始嘗試走中外合資之路和開拓海外專業市場。今年2月初,溫州奧古斯都鞋業公司與日本第三大鞋類進口商HUSKY株式會社簽約,聯合開發抗菌鞋。去年10月,奧康公司與意大利GEOX公司合作,GEOX讓奧康進入其全球銷售網絡和設計開發領域。奧康從此不再受反傾銷貿易壁壘的困擾。
目前,福建、浙江溫州與廣東等地的鞋業企業正在著手協商建立反傾銷應對協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