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供應鏈管理(二)
2006-10-21 10:0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通過因特網的B2B整合是企業和它的合作伙伴的邏輯延伸。采用因特網這個全球通用的網絡標準,商業伙伴之間能創建一個無縫的、自動的供應鏈,整個就像一個獨立的整體一樣運作。于是企業能夠進行快速訂貨、存貨跟蹤與管理、有更加精確的旅行訂單以及對JIT制造的支持,從而使客戶服務水平提高。
因特網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增加了商業環境的復雜性。只有合理運用因特網,企業才能在顧客滿意度方面和毛利方面取得巨大的競爭優勢。
電子供應鏈的實施:
實施自動的電子供應鏈分為三個階段:
1、 導入或更新企業內部的ERP或MRP軟件;
2、 與主要的供應商制定協作計劃,訂立進程表,并利用供應鏈下訂單;
3、 采用因特網技術,使所有供應商和客戶數據建立電子連接,任一客戶或任一供應商都能與企業交換信息,就像一個企業一樣。
E-Supply chain采用internet作為網絡標準,
E-Supply chain的優勢:
供應鏈自動化的最大好處是:
• 節約交易成本:用internet整合供應鏈將大大降低供應鏈內各環節的交易成本,縮短交易時間。
• 降低存貨水平:通過擴展組織的邊界,供應商能夠隨時掌握存貨信息,組織生產,及時補充,因此企業已無必要維持較高的存貨水平。
• 降低采購成本,促進供應商管理:由于供應商能夠方便地取得存貨和采購信息,應用于采購管理的人員等都可以從這種低價值的勞動中解脫出來,從事具有更高價值的工作。
• 減少循環周期:通過供應鏈的自動化,預測的精確度將大幅度的提高,這將導致企業不僅能生產出需要的產品,而且能減少生產的時間,提高顧客滿意度。
• 收入和利潤增加:通過組織邊界的延伸,企業能履行它們的合同,增加收入并維持和增加市場份額。
E-Supply chain面臨的挑戰:
• 安全問題
當一家公司打算上供應鏈的時候,首先考慮到的是internet上的安全問題,大部分企業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保護數據,只有擁有權限的用戶能接觸到與之相關的數據。
• 商業流程的變化
真正的挑戰是商業流程發生了變化,E-Supply chain改變了企業的各個方面,從計劃到購買到下訂單。
為使E-Supply chain實施成功,企業必須能夠在因特網上與它的供應商、客戶充分合作,交換有關存貨、生產時間表、預測、提升計劃和例外處理的信息。許多企業仍不愿共享某些信息,例如生產時間表,害怕這些信息會落入競爭對手手中,損害企業的利益。因此,企業應在共同的商業利益的基礎上,建立與發展供應鏈內各成員的相互信任,這是整個供應鏈順利運行的基礎。
• 供應鏈中的薄弱環節
Pericom Semiconductor,一家為計算機廠商生產計算機元件的小公司,不愿被迫加入電子供應鏈,這是許多小公司存在的問題。一些大公司,例如IBM、康柏等要求Pericom 的商業流程自動化時,遭到了Pericom 的反對,因為這樣的話,Pericom 需充足它的商業流程以適應新要求。小公司面臨的來自大公司的壓力是普遍的,但是這不僅僅是它們自己的問題,對于它們的商業伙伴,這些問題有增長的趨勢。
由于供應鏈是一種協作活動,一旦有一個環節不能有效運作,整個鏈的效率都會遭到損失。單一條供應鏈不可避免的會有力量較弱的成員,它們不具有與它們的商業伙伴相同的財力和技術支持。有些實力強大的成員有獨占所有新供應鏈財務收益的意圖。但從長遠來看,大部分的高層管理者認為只有在所有成員之間分享投資成果才有利于供應鏈的成功。
• 利益分配
財務利益的分配是公司成功的重要因素。例如,Bergen Brunswig,一個藥品供應與分銷商,與它的合作伙伴簽訂了一個協議:如果Bergen Brunswig成功降低了供應鏈成本,比如10%,那么Bergen Brunswig則把這部分節約的成本與合作伙伴進行分配。據Bergen Brunswig的CEO Donald R. Roden說,“這樣做有助于合作伙伴之間作為一個團隊來運作,如果我們把所有收益據為己有,合作伙伴就沒有利益驅動。”
綜述和結論:
Internet前所未有的發展使之成為一種大眾傳媒,為商品化提供了機會。如果正確實施,它能為主要的商業活動帶來收益,它通過降低成本,縮短時間等對原有的商業模式造成了巨大沖擊。
為了在當今的全球市場立于不敗之地,企業如要與它的供應鏈伙伴之間鍛造緊密的合作關系,那么就需要確保交易流程迅速、安全。Internet能使它們像一個整體一樣的工作。
根據早期實施E-Supply chain的經驗教訓,必然存在新的挑戰,E-Supply chain是否能成功取決于克服這些困難的能力。在新時期,E-Supply chain將成為企業獲取新的市場份額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