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溫瑞連
9月23日,是陽澄湖大閘蟹開湖之日,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陽澄湖不再是順豐獨占鰲頭,還吸引了京東與阿里兩位“攻擂者”的搶食。因此,在幾個月前,陽澄湖畔就嗅到了一股濃濃的“火藥味”。


早在8月份,京東物流就開啟了陽澄湖大閘蟹生鮮冷鏈原產地解決方案推介會;進入9月份,順豐即發布了陽澄湖大閘蟹“點、線、面”解決方案;隨后阿里系生鮮電商易果旗下安鮮達與EMS宣布合作,共同建立了陽澄湖大閘蟹產地倉。隨著順豐與京東、阿里的湖畔布局,業內普遍認為,今年的大閘蟹市場形成了順豐優選+順豐冷鏈、京東物流+京東生鮮、阿里+安鮮達競爭的格局。
順豐作為往年陽澄湖的“守擂者”,能否接招兩大巨頭的攻擂呢?
運力矩陣大比拼:航空陸運組合出擊
消費者對大閘蟹的追捧,從湖邊到桌邊的“鮮”“活”度至關重要,因此,時效成為多方博弈的關鍵,時效的背后是運力矩陣的比拼。
對比阿里、京東、順豐的大閘蟹運力矩陣,整體來看,都是以航空與陸地組合為主的立體式運力,其中順豐在原有航空優勢上,增加了高鐵運力;而京東和阿里系易果都選擇合作的方式提高運力。從距離上,在陽澄湖周邊的核心城市均采用短途陸路運輸的方式,在長途距離如
北京、
廣州等地區,采用貨機運送。
具體來看,從順豐官微發布的2017大閘蟹解決方案上看出,在空運方面,今年,針對陽澄湖大閘蟹產區出動7架全貨機,保證大閘蟹出水后第一時間從周邊的八個機場直接裝載,可支持日處理量170余噸;在陸路運輸方面,其亮點是首次投入高鐵資源配合大閘蟹寄遞工作,日處理量可達20噸以上。此外,今年大閘蟹寄遞還新增100多條專項線路,保障大閘蟹寄遞工作可做到“專貨、專線、專運”標準。目前,順豐可實現在全國大閘蟹主產區近百城始發,開通了超過22000個寄遞流向。
生鮮電商平臺也毫不示弱,同時運營天貓生鮮和蘇寧生鮮的易果集團旗下安鮮達,在9月份宣布與國家物流隊EMS合作,在陽澄湖畔共建兩大產地倉,安鮮達在EMS的運力加成下,三大運力組合齊發,實現陸運與空運結合的立體式運輸組織,預計將實現全國數百個城市的大閘蟹次日達。為提高配送效率,產地倉配備40輛冷鏈車組成的短駁車隊,保證大閘蟹每日5次收貨。此外,還推出了“大閘蟹專機”,預計每天有70架飛機飛往各地;在陸地配送方面,在主要城市的落地配由安鮮達配送團隊負責,在安鮮達未觸及的城市由EMS配送,實現優勢互補。
另一電商巨頭,京東物流依舊采用“航空+冷藏車”的運輸組合,與中國國際貨運航空公司合作,推出“大閘蟹頭等艙”服務,還為其開辟了機場綠色通道。據了解,在陽澄湖等大閘蟹產區配置近20條航空線路以及大規模冷鏈運輸車,輻射全國近30個省市自治區,有近300個城市的消費者將會在48小時內收到鮮活的大閘蟹。依托于和國貨航的合作,整個華北地區消費者收到大閘蟹的時間將被大大縮短,其中北京地區消費者在24小時內即可享用。
倉儲中轉大比拼:產地倉中轉質檢一體化
讓大閘蟹從湖邊到桌邊保鮮保質,除了運力還需要倉儲中轉的加碼,倉儲靈活性能夠大大提高配送時效。為此,三大巨頭都以產地直采模式,將產地倉
儲中轉作為提質增效的重點。
相比于初入大閘蟹品類的阿里、京東,順豐在陽澄湖大閘蟹已經建立完整的倉儲供應鏈,倉儲網絡健全,有很多直營化的倉儲服務,在這方面有很大的優勢。堅持產地直采直發,在大閘蟹出水之后的第一時間進行打包、封裝、運輸,“一封到底”保真寄遞;今年還開辟了更多大閘蟹原產地湖區,多“點”發力,為固城湖、太湖、
盤錦河、洪澤湖、鄱陽湖、洪湖、微山湖、梁子湖等湖區的優質大閘蟹提供機會。據了解,目前,順豐冷運的網絡已經覆蓋了180個城市及周邊地區,擁有61座食品冷庫、174條食品冷運干線,食品冷庫運營面積23.6萬平方米。
負責天貓生鮮運營的安鮮達與EMS共建的兩大產地倉,將觸角深入大閘蟹產地。其最大的亮點是,產地倉除了傳統的中轉儲存功能外,還兼備質檢功能,據悉,今年安鮮達陽澄湖大閘蟹產地倉配備超過100名專業的質檢員,對收發的大閘蟹從源頭進行包裝、溫度、品相、重量多維度的專業質檢,保證送達消費者手中的大閘蟹在品質上遠超行業標準。在上游商家選擇上也更加謹慎,大閘蟹從養殖到出庫,要經過水域環境和飼料審核、聯營商倉庫規格重量的全程監控、產地倉抽檢等多種質檢流程。
京東在大閘蟹配送上使用“協同倉”和“銷地倉”的模式,利用在陽澄湖畔的“協同倉”暫存、分揀捕撈起來的大閘蟹,從協同倉出庫的大閘蟹直接發往消費者,倉儲、分揀將在協同倉同步進行;“銷地倉”提前將商品運送至銷售地的倉庫進行暫存,用戶下單后,將直接從“銷地倉”發貨。為提升供應鏈效率,京東物流的協同倉內單獨設立了入庫區、生產區、抽檢區、辦公區以及冷鏈中轉區,并在每個區域內都設立了專用空調確保溫度恒定。
上下游服務大比拼:上游結盟下游賠付
在配送運力和倉儲都布局完善后,上游商戶和下游消費者的市場份額的爭奪,也是他們的重點布局的方向。
順豐在上游商家,除了往年建立的聯系外,還特別設立順豐陽澄湖大閘蟹服務中心,為上游蟹農提供大閘蟹出水后的暫養維護、捆扎、預冷、包裝、運輸等系列服務,滿足蟹商多樣化需求。在品質保鮮上,從該湖區寄遞的每個順豐物流訂單與包裝上都將清晰標注大閘蟹的出水產地,為實時追蹤螃蟹從“出水”到“收件”的每個環節提供保證,確保“運輸不造假,閘蟹品質優”。
天貓生鮮在不久前就與
蘇州市陽澄湖三家村蟹業有限公司、蘇州市相城區陽澄湖大閘蟹集團公司等20余家陽澄湖商家合作,承包5萬畝專屬水域養殖,通過專屬水域養殖的方式,為天貓消費者提供優質的大閘蟹,打造自己的上游商家供應鏈。今年7月以來,還聯合星農聯合發布“蟹中精品”紅印蟹、與六大優質原產地政府簽訂戰略合作。
在下游,針對消費者,天貓推出“死蟹包賠”和“缺重包退”服務,提高用戶體驗。針對質量和分量的問題,天貓超市將在大閘蟹里隨機發出10萬個天貓秤,消費者收到螃蟹后可以先稱重量,如果分量不足,將獲得差價退還。
京東物流也采取與上游商家聯盟的模式,聯合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百余家陽澄湖原產地商家開啟“鮮天下之優——陽澄湖大閘蟹京東物流生鮮冷鏈原產地解決方案推介會”,京東物流將為陽澄湖大閘蟹提供包含物流、運營等在內的一整套解決方案;針對下游消費者;如在配送過程中出現大閘蟹死亡的情況,京東配送員會通過“即刻賠”服務,當場賠付,消費者也可在簽收商品6小時內憑借提供的死蟹照片及相關材料,在核實情況后由京東生鮮進行賠付。
“陽澄湖縮影”是生鮮物流供應鏈的較量
從運力到倉儲到上下游產業鏈的布局,順豐、阿里、京東在陽澄湖畔大閘蟹配送的布局只是一個“縮影”,背后是生鮮物流供應鏈的較量。
入局陽澄湖大閘蟹,生鮮電商與順豐搶奪市場,從供應鏈模式來看,順豐多年來致力于冷鏈倉配服務的搭建,加之其在陽澄湖與上游供應商多年的聯動,在成熟的運力系統加碼下,已經形成了一條全鏈條的完整產業鏈,短期內還處于優勢位置。但隨著京東、阿里的強勢入局,無論是依靠生鮮電商自身供應鏈能力,還是借助航空公司、
快遞公司運力輔助,京東、阿里勢必在大閘蟹市場分一杯羹。
生鮮冷鏈配送利潤高,想象空間大,被認為是擁有萬億級的市場規模。生鮮的保質期短、易損耗、易變質、配送難等特點,對倉儲、配送、售后等環節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國供應鏈和物流一直是生鮮電商行業的兩大痛點。隨著新零售風口的到來,從阿里的“盒馬鮮生”、永輝的“超級物種”,生鮮冷鏈物流配送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場景需求,因此,未來在各大電商巨頭新零售布局下,生鮮冷鏈物流供應鏈能力將會是角逐的一個競爭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