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企業風采

廈門外代:如何實現傳統物流企業的“創新+”

2017-9-20 12:54:19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物流天下 關注度:
摘要:日前,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了最新一期A級物流企業名單,向社會公示。在19家5A級物流企業中,中國廈門外輪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門外代”)顯得有些“另類”。原因無他,它是唯一一家從3A級直接達到5A的物流企業。 廈門外代為何選擇“跳級”申報評選5A級物流企業?... ...
□ 隋秀勇
日前,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了最新一期A級物流企業名單,向社會公示。在19家5A級物流企業中,中國廈門外輪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門外代”)顯得有些“另類”。原因無他,它是唯一一家從3A級直接達到5A的物流企業。

廈門外代為何選擇“跳級”申報評選5A級物流企業?

廈門外代總經理兼黨委書記江孔亮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跳級”是廈門外代從一家傳統國際船代向新型綜合物流提供商轉型的縮影。
厚積薄發,水到渠成
2009年廈門外代通過國家3A級物流企業評估,第二年就基本達到了4A級物流企業的標準。不過,廈門外代未選擇再接再厲申報4A級物流企業,而是苦練內功。
江孔亮告訴記者,“我們意識到提供船代、貨代、倉儲、運輸、報關等服務的傳統物流企業,生存之路必將越走越窄,向新型綜合物流提供商轉型才是康莊之路。”
“多面手”X-Service。廈門外代憑借技術優勢,通過整合企業內部信息化系統,優化業務流程,船代板塊建成了電子訂艙、電子排載、電子預申報/網上申報、自助設備交接單、網上支付、網上投保等十個電子化作業系統(X-Service平臺),物流板塊建成了貨代、拖車、報關、倉儲、空運等物流服務云平臺。
江孔亮告訴記者,目前使用X-Service的船東、貨代公司、拖車公司、物流公司、銀行、保險等用戶數超過9000個,截至2017年8月底該平臺電子化交易累計操作了3100萬筆,成為廈門港電子商務應用的標桿。
經過初步估算,X-Service平臺的使用每年可以省卻貨代、拖車公司、物流公司等外勤人員到外代辦理訂艙、排載、提箱、申報、繳費和投保手續約150萬人次,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社會經濟效益顯著,以每人次30元的成本估計,每年可以為廈門海運業節約4500萬元的成本。
不僅如此,該平臺制定的電子訂艙、電子排載、電子預申報等三個XML格式的數據交換(EDI)標準,屬于中國港口集裝箱物流領域首創,并被相關貨代公司、軟件提供商采用,成為廈門港相關業務操作的事實標準。
X-Service平臺還獲得了首屆中國港口科技進步獎、2008年福建省科學技術獎、2008年廈門市科技進步獎、2014年“中國物流與采購信息化優秀案例”獎、2017年中國物流科技進步獎。
躍升5A水到渠成。伴隨著轉型升級,廈門外代的物流收入不斷增加,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信息化建設不斷完善,已經超越4A級,達到了5A級物流企業的標準。
中物聯和廈門市物流協會的積極推廣和宣傳,各級政府逐步重視A級物流企業,出臺了針對A級物流企業的扶持政策,國家A級物流企業品牌價值不斷提高,廈門外代以此為契機開始了國家5A物流企業的創建。
廈門外代這次能順利通過5A級物流企業的評審,除了硬件標準外,“公司人員素質和信息化建設給現場評估小組專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江孔亮表示,較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是廈門外代新業務創新和信息化建設的保障。近十年來廈門外代業務管理信息化和電子商務應用的建設和推廣卓有成效。除了建成了X-Service平臺外,廈門外代還打造廈門港物流服務云平臺、廈門港海運訂艙網,其中,港口物流信息化平臺項目還被列入2015年“廈門市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項目。
未雨綢繆,逆勢增長
廈門外代發展勢頭的積極向好,與持續低迷的全球航運市場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航運業內人士都在問同一個問題——何時復蘇?
今年航運市場終于呈現出全面回暖的跡象,但是一些企業已經看不到行業的“春天”:2016年宣布破產的韓進海運;而一些企業選擇抱團取暖,國內先后有中遠、中海的合并,中外運長航集團整體并入招商局集團。
反觀廈門外代,不景氣的市場大環境似乎未給其多大影響——2009年通過國家3A級物流企業評估,今年又成功“跳級”至5A級物流企業。她是如何做到的?
江孔亮稱從企業內部來看,主要歸功于兩點:一是強化風險管理,二是持續進行業務創新和推進信息化建設。
在風險防控方面,廈門外代強化質量和風險防控,確保公司業務及財務安全,充分保障企業利益。這幾年幾乎沒有出現壞賬,是廈門外代風險防控的最好例證之一。
江孔亮表示,針對韓進海運破產事件,廈門外代未雨綢繆,提前采取各項控制措施,不僅自身風險得以有效地控制,還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股東相關兄弟單位的壞賬風險。
在業務創新和信息化建設方面,早在2003年,廈門外代就積極推進公司業務流程電子化與無紙化,開啟傳統業務“+互聯網”的征程,目前已完成十多項電子商務應用,其電子排載、電子預申報/網上申報、自助設備交接單的應用比例均穩定在99%以上,EDI報關預錄入等獲得了實質的應用,“物流付費通”“物流快e保”和“旅行快e保”等創新模式獲得了成功應用,同時“物流服務云平臺”打通了港口物流各環節間的壁壘,實現各業務有效融合,并取得明顯經濟效益。
這些業務創新和信息化成果,使廈門外代“增量不增人”,大大地降低了公司運營成本、極大地提高了業務質量,贏得了客戶的廣泛認可,有效地提高了公司經營管理效益。
而從企業外部來看,廈門自貿區掛牌、國家把多式聯運作為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重要途徑,也為廈門外代創新發展,向新型綜合物流提供商轉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廈門自貿區掛牌,促進業務創新發展
廈門自貿試驗區于2015年3月1日正式掛牌,根據先行先試推進情況以及產業發展和輻射帶動需要,拓展試點政策范圍,形成與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范區、廈門國際航運中心、兩岸貿易中心和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建設的聯動機制。“廈門外代結合自身優勢,不斷進行業務創新,在會展業務、海運快件、郵輪直供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江孔亮告訴記者。
會展業務。多年來,廈門外代依托中遠海運物流全球的網點服務優勢,憑借港口的便利條件,為世界各地的展商提供全方位的展覽品綜合物流通關服務。
作為廈門“‘九八’中國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國廈門國際石材展”、中國廈門國際佛事用品展、中國(廈門)國際游艇帆船展等各類大型展會的唯一指定物流通關代理商,通過全面的信息化平臺,為世界各地展商提供從參展政策免費咨詢,展品篩選分裝運輸,海關商檢監管配送,到展館裝卸布展等一體化的專業服務。
海運快件。2015年9月,廈門外代接手對臺海運快件項目,根據目前兩岸直航航班已經比較穩定、密集而且基本上都是夕發朝至的特點,提出對臺海運快件運輸需以目前已有的兩岸直航船為基礎組成相對密集的對臺海運快件航班,保證運輸時效思路。
目前廈門外代整合兩岸直航航班,保證每周5~7個航班密集度。使得空運速度、海運價格的臺海快件成為現實,業務得以迅速發展,今年以來完成了超過280TEU的快件業務。
郵輪直供。2016年11月,根據廈門郵輪供應市場現況及廈門郵輪母港發展規劃,借助廈門自貿區優惠政策的紅利,廈門外代積極爭取郵輪物資“進口直供”“保稅供船”業務便利化政策并獲批準。在港務集團領導下,廈門外代牽頭旗下企業配合各口岸單位進行緊鑼密鼓的流程設計及測試的同時,積極向各大郵輪公司推介。2017年6月7日,廈門外代與“天海新世紀”號廈門首航完美配合,順利完成全國首例郵輪物資“進口直供”“保稅供船”。此次“廈門模式”的成功創新,將原本應該兩周的操作流程大大縮減為兩天,進一步提升了廈門郵輪母港服務郵輪的軟實力,取得了郵輪公司及各界的高度肯定。
郵輪物資“進口直供”“保稅供船”的廈門模式有望在未來實現常態化操作,以吸引更多郵輪以廈門為母港,建立起郵輪物資分撥配送中心,助力構建“一帶一路”海西絲綢經濟圈。
大力發展海鐵聯運,降本增效成效顯著
近年來,中央部委格外重視多式聯運的發展,把其作為物流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早在10多年前,2005年廈門外代,積極響應廈門市委、市政府關于“以港興市”的戰略方針,組織深入江西腹地考察調研,同年向南昌路局爭取到相關的鐵路運價下浮的扶持政策,在廈門市政府和贛州市政府等有關單位的支持下,開通了廈門-贛州的海鐵聯運。
江孔亮向記者透露,“歷經12年的經營發展,我們陸續在贛、閩兩省設有吉安三明陸地港,以及南昌、鷹潭新余萍鄉、八景、瑞金、撫州和南康等多家分公司或辦事處,海鐵網點業已覆蓋江西全境。”隨著閩贛海鐵聯運通
道的開辟,為江西貨運市場的進出客戶提供了一個優質的通道選擇。
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但是廈門外代在江西地區開發海運聯運業務時,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只有親歷者才知曉“如此這種大好局面的來之不易”。
據江孔亮介紹,原先江西貨運市場面臨諸多競爭,除了鐵路公共平臺的推行和國內船東的介入競爭,江西市場還面臨著各網點的通道競爭:
如贛北地區南昌網點,面臨著南昌-九江-上海的江海聯運低價競爭和南昌-寧波的鐵海聯運競爭;
贛南地區的贛州和南康網點,面臨著贛州-深圳的公路和鐵路的低價競爭;
除了上述通道成本的因素以外,集裝箱進出不平衡、箱型不匹配以及用箱期等方面也是一直制約多式聯運發展的主要問題。
為此,廈門外代江西海鐵各網點機構借助集裝箱碼頭集團和外代公司船代資源等有利條件,積極向江西省的各大工廠、貨主或貿易商推薦廈門通道,通過多年的精耕細作,積極推動重進重出,海鐵聯運業務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海鐵聯運業務增長迅猛。廈門外代的海鐵聯運開通以來,業務量逐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長,即使在2008年經濟危機,仍能穩定在2萬TEU左右。
去年以來,在北糧南運散改集項目上,積極為贛南飼料企業,降低了物流成本。原東三省全鐵到贛州飼料工廠460元/噸,采用集裝箱海鐵聯運成本僅為260元/噸,大幅度降低了物流成本和倉儲成本,減輕了資金壓力,提升了資金的周轉效率和物流效率,今年1~6月,廈門外代國運在北糧南運板塊中累計承接玉米業務達1796TUE,同比增長238.2%,創下歷史同期之最,實現了跨越式增長。雖說成績只能代表過去,但何嘗不是企業騰飛的根基和踏板。
展望未來,江孔亮信心滿滿 地 表 示 ,“十三五”期間,廈門外代將建成港口物流一體化服務云平臺、海峽兩岸客運一體化服務平臺,打造閩贛-東北多式聯運物流通道、對臺海運快件服務通道、廈門國際航運中心郵輪物供分撥中心;到“十三五”期末,物流收入將超過30億元。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