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3月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已明確了今年政府工作11個方面56項重點任務以及具體分工和責任單位。
近幾年來,“三去一降一補”“雙創”“放管服”和社會領域改革等都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議題。4月5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緊抓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持續發力。會議明確了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和分工,強調要抓緊細化重點改革任務方案,尤其要與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的改革任務對表,盡快補上薄弱環節。今年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主要包括5個方面。
——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推動“三去一降一補”改革任務取得新的實質性進展,尤其要注重通過完善職工安置、債務處置、資產處理等政策及市場化退出機制促進化解過剩產能,著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效益。
——持續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切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和優化政府服務,抓緊制定行政審批中介服務、職業資格、政府定價收費等清單,形成全國統一政務服務平臺,著力為實體經濟升級營造更好環境。
——健全創新驅動發展體制機制,推廣一批成熟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模式和經驗,推動產權保護舉措落地,激發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著力增強新動能成長動力。
——進一步推動財稅金融、國企國資、對外開放、生態環保等改革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措施落地見效,著力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
——大力推進養老保險、教育、醫藥衛生等社會領域改革和脫貧攻堅,通過創新機制更多吸引民間資本,增加公共服務有效供給,著力提高群眾獲得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說,這凸顯當前我國把改革擺在推進各方面工作的關鍵位置,通過改革來破解結構性難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回應民生關切。下一步經濟體制改革將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頂層設計下,逐項抓落實,推動體制機制完善,扭轉供給體系失衡,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打造堅實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形成全國統一政務服務平臺、推動產權保護等新舉措,被作為推動“三去一降一補”“放管服”改革等老任務的新動能。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形成全國統一政務服務平臺”。中國社科院國家法治指數研究中心主任田禾表示,2017年,各省區市政府、國務院各部門將建成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全面公開政務服務事項,政務服務標準化、網絡化水平將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