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6年起,陳康平從事光伏行業十多年,經歷了光伏行業的勃發與興旺,也經歷了一樁樁針對光伏的“雙反”案,對貿易摩擦乃至貿易戰有著切身感受。
陳康平表示,美國考慮對其他國家征收高額關稅并不是明智之選,一方面,在美國通過高稅率將別國產品攔截在外的同時,別國同樣會減少對美國產品的進口,最終損害的將是美國自身就業,乃至其經濟產業發展;另一方面,長期以來,物美價廉的“中國制造”給美國百姓帶來了巨大便利,如果提高關稅,將直接推升美國產業鏈成本,讓美國企業和消費者都受損。“如果稍有理性,都不會引發貿易戰,貿易戰里沒有贏家。”
遭遇光伏“雙反”案之后,國內光伏行業早已開始練內功,不斷轉型。陳康平表示,晶科一向注重產品質量,在通過創新降低成本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產品和市場的多元化,堅定走好全球化之路!瓣P起門來發展,其結果一定是落后。雖然逆全球化的勢力在抬頭,但我認為全球化的機遇仍在!标惪灯奖硎。
光伏產業是半導體技術與新能源需求相結合而產生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當前國際能源競爭的重要領域。過去兩年,正逢中國光伏行業鳳凰涅槃之時。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光伏產業延續了前年以來的回暖態勢,產業總產值達到3360億元,同比增長27%,整體運行狀況良好。與此同時,中國光伏行業的轉型并未完成,行業的探索和整合仍在繼續。
陳康平表示,中國光伏行業的發展根本在于質量,同時要有獨特的“拳頭產品”,通過技術創新和開發模式變革,不斷提高普及率,降低光伏產品的成本,逐步走出靠補貼度日的階段。在這樣的思路下,2010年才開始生產太陽能光伏組件的晶科獲得迅速發展。2016年,晶科能源銷售收入214億元,毛利率18.1%,凈利潤18.3億元,在全球占有9.6%的市場份額。
據了解,晶科目前正加大力度推進“光伏扶貧”,“光伏扶貧”既增加了貧困者收益,又推廣了新能源,而且加快了新能源產品的普及,是一舉三得的好事。陳康平表示,這一模式同樣可以“走出去”,在非洲等地,可以通過援外等方式,推動光伏“走出去”。
“目前,我們在加大力度開拓‘一帶一路’市場。”陳康平表示,“一帶一路”建設為基礎設施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契機,也將為光伏行業“走出去”帶來重大機遇。
陳康平指出,未來,晶科的全球化發展戰略將主要從以下四方面著力:一是當前晶科的光伏產品已經在土耳其等地有著很高的市場占有率,今年,晶科還將靠“拳頭產品”加大對印度、日本等市場的開拓力度;二是推動技術和服務“走出去”,為客戶提供地面電站、商業以及民用太陽能產品及解決方案和技術服務;三是建立海外制造基地,加快并購步伐,在產業鏈上向全球布局;四是引進技術拔尖人才、原材料等。目前,晶科在全球已經形成了3個國內生產基地、3個海外工廠、16個海外子公司、18個海外銷售辦事處、銷售遍及五大洲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