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綜合物流論文

2017年天貓“雙11”交易額緣何實現增速逆勢

2017-11-16 11:26:26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物流天下 關注度:
摘要:1682億元成交額,8.12億件物流訂單!2017年天貓“雙11”再破記錄,成績驚人!... ...
□ 本報記者周艷青

1682億元成交額,8.12億件物流訂單!2017年天貓“雙11”再破記錄,成績驚人!

現代物流報記者在現場,作為諸多記錄突破的見證者,先給小伙伴們回顧一下一系列記錄被打破的過程:
10秒破16億交易額,
3分01秒破100億交易額,
7小時22分54秒,成交額超過2015年“雙11”成交總額912億;
13時09分突破2016年“雙11”總交易額1207億;
18時49分,物流訂單量突破6.57億,超越2016年“雙11”全天。
而當11日午夜的鐘聲敲響,數字不斷跳動,最終定格在1682億元成交額上,全場鼓掌致敬這個值得紀念的時刻,而菜鳥當日物流訂單也同時停在了8.12億件的天量包裹單量上。“雙11”9年,從一個簡單的光棍節促銷到一個舉國狂歡的網購趴,再到今年的全球狂歡節,當天的成交額已經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甚至被不少人認為是中國經濟的一個晴雨表,側面反映中國經濟的運行狀況。
而最終定格的物流訂單量,也不僅成為了中國物流業甜蜜的負擔,更是推動整個中國現代物流向前發展、趕上國際水平的助推器。
然而不得不說,8.12億這樣一個數字確實不是能簡簡單單消化掉的,那么在智能分倉預測、末端智慧化、跨境物流、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及物流企業是如何接下這份挑戰書?在新零售時代中,物流新場景有怎樣的挑戰和應對?
更為惹人注意的是,今年的增速超過了去年,打破“雙11”增速一年低過一年的魔咒,發生了什么!
跨境訂單發力破瓶頸?增速打破往年走低趨勢
劃重點!今年GMV1682億元,相比去年的1207億元,增速達到了39%,但2016年相比2015年的增速還不到33%,并且過去連續幾年,阿里“雙11”GMV增速都在呈現走低態勢,這一向被外界視為阿里難以打破的瓶頸,并有預言悲觀認為阿里未來“雙11”前景并不理想。
但此次逆勢增速大漲,或許,意味著阿里更大的前景來臨了。
因為上述原因,阿里一直在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希望借助龐大的未深挖區域打破自身瓶頸,雖然前兩年就一直提全球“雙11”,但顯然海外剁手力量不足,增速依然在下滑。
但今年卻完全不同,在16點,阿里宣布速賣通開啟“雙11”海外通道,計算進入“雙11”GMV,一直穩定跳動的屏幕瞬間來了個大跳躍,后續的跳動幅度也明顯快于16點之前,臨結束時,更是有逍遙子與全球各大洲的全球共振,這是否意味著,就像“雙11”在國內偶然打開了奇跡之門一樣,也在海外爆發,開啟了真正意義上“全球雙11”的奇跡之路?
或許明年的“雙11”會有一個更清晰的答案。
12分鐘首單18小時破去年訂單記錄
回到物流話題。
今年的首單完成時效再次更新,12分鐘,全網第一單在上海完成簽收;上海嘉定區劉先生11日0點后在天貓超市購買了零食,菜鳥智慧物流從離他就近的倉庫發貨,實現了分鐘級配送。
跨境最快時效更新到33分鐘,寧波市民茹女士便收到了今年天貓“雙11”的進口第一單。
農村首單發生在貴州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劉先生在天貓超市網購的電熱毯,69分鐘東駿物流送達。
11月11日早上8點8分8秒,500萬進口訂單完成清關,這個量級訂單,去年的通關時間是57小時。
9點29分,“雙11”物流訂單發貨破億,完成這一數字去年用了12小時。
9點36分,物流訂單達4.67億,超過2015年“雙11”全天。
18時49分,物流訂單量突破6.57億,超越2016年“雙11”全天。
“雙11”當天,截至16點,全國已有340個城市(含港澳臺)的用戶收到當天下單的包裹,其中上海、成都廣州排前三。前十名城市分別是:上海、成都、廣州、北京杭州武漢重慶深圳西安蘇州
因為這樣的極速送達,菜鳥網絡總裁萬霖稱:“我們整個中國快遞行業、物流行業成為全世界的一張名片。”
300萬物流人協同協作和連接是關鍵
但這樣一個天量的物流數量卻也是物流行業的甜蜜負擔。
萬霖表示破解這樣的難題需要的是好的模式,最為關鍵的是協同和連接。
根據菜鳥的想法,新物流的基礎是數據和算法,核心是在此之上的供應鏈的優化。菜鳥要做的,就是將分散的運力信息串聯起來,找到全局優化模式,使得行業之間、企業之間多主體協作的成本大幅降低。
為此,萬霖介紹,為了做好“雙11”物流,菜鳥協同了包括倉配、快遞在內全國將近3000萬平方米的倉庫、分撥、配送點,超過300萬物流人員,18.8萬個快遞網點,近3萬個末端驛站、20萬組自提柜、超過10萬個快遞代辦點。
除了城市,全國還有2.6萬個物流村點都參與到“雙11”當中。在全球化方面,菜鳥生態連接了全球231個倉庫服務于“雙11”跨境物流。這些行業合作伙伴是靠數據和系統來協同的。
萬霖表示,“雙11”物流是一場科技、數據協同的戰役,菜鳥在其中起著智慧大腦的作用。
大數據賦能預測和電子面單發力
那么多的倉庫、那么多的人員、那么多的末端站點和驛站,智能算法就成了第二個關鍵詞。
這里面就不得不提今年菜鳥大力布局的智能分倉、前置倉。菜鳥稱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根據海量的商品歷史銷售數據,結合氣候、促銷條件等多維度因素,從而從海量商品中做出精準預測,選取出爆品,前置到距離消費者最近的網點。
萬霖表示,大數據預測還能為全行業提供細到最末端節點的所有包裹的預測和路由信息,“今年我們特地把這樣的信息下沉到每一個快遞公司網點,每一個快遞員工都可以直接登錄到我們的網站,來實時查看每一個網點的運行情況,包裹的路由情況,能夠更好地、實時地、更加靈活地應對整個‘雙11’包裹波動和整個峰值。”
此外,今年電子面單在行業的滲透率接近了90%,基于此,使整個行業能夠從原來的人工分揀或者很簡單的機械式、矩陣式分揀,升級成為更加智能的分揀中心。現在全行業都用上了智能交叉皮帶分揀機,而且在交叉皮帶分揀機的基礎上,很多物流企業嘗試用機器人分揀。
萬霖說這些都是智能算法的具體表現。
創新和升級應對新零售下新物流
面對未來,萬霖認為更為重要的是創新和升級。因為除了包裹量增長的常態性挑戰,越來越多其他的挑戰也在接踵而來,例如末端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全球化長期戰略帶來的變局,新零售下新的物流場景變化。
首先,萬霖提到末端投入加大,研發自動化、智能化、分撥智能化、末端配送上的機器人。例如已經進入大眾視線的基于AGV智能機器人倉群,并且不僅僅在國內,在馬來西亞啟動的第一個區域性超級物流樞紐,也把機器人倉安置了進去。
其次,全球化上,萬霖表示在全世界已經搭建231個倉,10個大型全訂單履約中心,提供一條龍的整體的存儲、打包、發貨供應鏈物流服務。還建設海外倉,提供本地化服務,像俄羅斯、東南亞、西班牙、荷蘭,已經開始提供和國內可以媲美的跨境物流服務。
最引人關注的是新物流,在新零售的趨勢下,菜鳥在“雙11”也加大了一盤貨等新物流建設,供應鏈智能化管理成為了一種趨勢。
線上線下、多渠道的融合成為新物流特點。比如雀巢進入菜鳥智能倉之后,在天貓國際、天貓旗艦店、零售通和農村淘寶等各個平臺上售賣的訂單,都可以共享一個庫存,跨倉發貨比例從60%下降到10%,運輸成本下降了40%,當日達次日達比例超過80%。
看重未來加點布局綠色物流
而在產生這么多快遞,又迅速送達這么多快遞后,快遞環保成為了每次大促必談的話題。
雖然去年菜鳥已經為快遞環保做出了不少努力,但顯然今年的重視程度更進一步。
一方面,是“雙11”物流動員會上就提到過的20個綠倉,聯合物流伙伴和商家,在全球范圍內推出20個綠倉,這些倉內的包裹,都將使用免膠帶的快遞箱和100%可降解快遞袋。
另一方面則是建設快遞環保林,據悉捐贈紙箱滿10個,菜鳥就將聯合公益組織以其個人名義種一棵樹,將要建10萬棵樹的綠色包裹敦煌林。
萬霖在“雙11”會場說:“我們希望幫助消費者不僅僅剁手很Happy,也希望幫助大家一起提高環保意識,真正把‘可持續性的行業發展’能夠落到實處。”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