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回穩向好仍需努力
2016-11-9 14:43:00 來源:國際商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目前,我國外貿形勢依舊嚴峻,但外貿回穩向好的積極因素也在不斷累積。外貿結構不斷優化,轉型升級動力增強,高附加值、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的產品占比仍在緩慢提升。長期來看,外貿回穩向好的趨勢未變。 11月8日,我國今年前10個月外貿成績單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9.5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9%。其中,出口11.22萬億元,同比下降2%;進口8.34萬億元,同比下降1.8%,雙雙低于預期。貿易順差2.88萬億元,縮小2.6%。
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國際市場需求低迷、貿易總量萎縮的狀況短期難以改變是中國出口下滑的主要原因,今年全年外貿負增長已成定局?傮w而言,穩外貿的積極因素仍在積聚,外貿企穩向好的趨勢未改變,但由于外部環境沒有明顯改善,且國內企業的外貿競爭新優勢尚未形成,實現真正的外貿回穩向好尚需時日,還需努力。
外需低迷仍是痛點
談及前10個月進出口數據“雙降”原因,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李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進口看,主要還是受進口商品價格普遍下跌的影響。全球主要經濟體經濟復蘇緩慢、市場需求疲軟則是出口下降的主因。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黃志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認為,歐盟、日本等主要發達經濟體和除印度以外的大多數主要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依然低于歷史平均水平,需求相對較弱,仍是我國進出口數據低迷的首要原因。
此外,全球貿易總量萎縮的狀況導致全球的貿易保護主義不斷抬頭,對諸如鋼鐵等中國出口產品采取各種貿易保護措施,也會阻礙中國出口增長。
近期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持續走低,有觀點認為人民幣貶值可促進中國外貿增長。對此,李健表示,影響出口的因素很多,人民幣貶值雖會對出口企業產生一定積極影響,比如短期內緩解企業困難、改善企業效益等,但影響較為有限。
“當前人民幣雖然對美元出現了貶值,但是人民幣匯率整體上還存在一定的高估。特別是10月初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出現了較大貶值,但對其他貨幣出現了一定升值,這不僅沒有給外貿企業帶來積極影響,還會削弱中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秉S志龍說。
海關數據顯示,10月當月,我國進出口總值達2.05萬億元,下降0.6%。其中,出口1.19萬億元,下降3.2%;進口8606億元,增長3.2%;貿易順差3252.5億元,收窄16.8%。盡管進口已連續三個月正增長,但出口仍為負增長。
積極因素仍在不斷累積
展望未來的外貿形勢,專家普遍用“仍很嚴峻、不容樂觀”來形容!坝绊懲赓Q回穩的因素并未得到明顯改善,不能過早持樂觀態度。”李健坦言,去年四季度同期基數不低,預計今年第四季度不會像前三季度增長恢復快。預期全年外貿仍是負增長。
黃志龍也表示,從10月的情況看,10月進口總額增長有國內經濟企穩回升的因素,更主要的還是受大宗商品價格回升影響。10月當月出口仍是負增長,還談不上企穩。預計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的出口形勢仍不容樂觀。
相關數據也印證了上述觀點。10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35.6,較上月小幅回落0.2。其中,出口經理人指數為39.2,回落0.7;新增出口訂單指數39.5,回落0.8;經理人信心指數44.8,回落0.7;企業綜合成本指數27.4,回落0.2。
在看到嚴峻形勢的同時,我國外貿回穩向好的積極因素也在不斷累積。李健表示,當前的外貿結構不斷優化,轉型升級動力增強,貿易方式、企業結構不斷改善,高附加值、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的產品占比仍在緩慢提升!氨M管外貿穩增長仍存在很多困難,還需要繼續努力,但長期來看,外貿總體回穩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崩罱娬{。
作為反映外貿形勢的“晴雨表”,前不久剛閉幕的第120屆廣交會境外采購商到會數量和成交額同比分別增長4.6%和3.2%,也顯示出外貿有回暖的趨勢。
對于未來促進外貿回穩乃至回升的關鍵,黃志龍建議,一是財政、金融政策支持外貿短期企穩,如可考慮適當擴大出口退稅的范圍以及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和保險費率等;二是繼續加快產業結構、貿易結構和貿易模式的轉型升級,特別是開展差異化競爭以及鼓勵跨境電商等新興外貿形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