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分析歐盟的貿易授權
2016-11-9 14:43:00 來源:駐歐盟使團經商參處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經濟學人》近日發表文章,質疑歐盟如果不能決定貿易政策,還能做什么?文章稱,貿易被認為是歐盟機構可以充分發揮作用的領域。1957年《羅馬條約》給予布魯塞爾代表成員國政府談判貿易協定的專屬權。此后歐盟與50多個國家完成了貿易協定,還有十余個貿易協定正在進行當中。圖斯克曾在歐盟峰會上警告,如果不能簽署歐加協定將意味著歐盟再也無法達成貿易協定,那么歐盟存在的意義何在? 歐加協定的亂局部分原因要歸咎于TTIP,加拿大成了“踐踏歐洲標準”的美國跨國企業的替罪羊。另一個麻煩是投資保護條款。歐洲成員國政府為此逼迫歐委會將CETA認定為混合協定,意味著CETA不僅要得到歐洲議會的批準,還需得到每個成員國議會批準。如果TTIP有朝一日談成,也將面臨同樣命運。或許只要不是跨大西洋協定就不會如此麻煩。歐盟剛剛順利地與越南(一個人權受到批評的國家)完成貿易協定。與日本的談判也在靜悄悄地接近尾聲。
但是歐盟作為貿易談判方的可信度取決于其代表成員國的能力。否則,所謂世界最大消費者市場就會喪失其吸引力。其他貿易伙伴對于CETA的痛苦經歷不會很快忘卻。如果歐盟貿易協定的通過取決于比利時某個地區政治的寬宏大量,或者是某個成員國的公投成為談判的先決條件,歐盟的貿易伙伴將會開始質疑,干嘛要這么麻煩?更大的傷害還是歐盟的自尊。歐盟剛剛經歷英國脫歐的打擊,匈牙利、波蘭等疑歐政府的國家已經在想方設法收回國家權力。CETA無疑將留下不愉快的政治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