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通的招股說明書中,小編發現了中通的一組重要數據,相信小伙伴們也很感興趣。
2015年業務量:29.5億件
2015年營業收入:60.86億人民幣
2011-2015年業務量復合增速:80.3%
2015年主營業務毛利率:34.3%
2015年市場份額:14.3%
2015年營業利潤率:25.1%
分撥中心:74個
員工數量(直營):超過26000人
城市/農村覆蓋率:96%
車輛:超過3300輛
為何是美國
與申通、圓通、順豐、韻達選擇借殼在A股上市不同,中通選擇較為陌生的美國資本市場。小編認為有以下原因。
原因一:時間相對較短。對于競爭對手紛紛借殼,中通方面雖然表示,不會因其它快遞公司打亂自己的節奏。但是小編想說的是,在競爭激烈的國內快遞市場,在快遞行業轉型的關鍵時刻,一點點的先發優勢都變得十分重要。
與申通、圓通、韻達和順豐相比,啟動上市進程較晚的中通,為了追求登陸資本市場的速度,應該是其舍近求遠的原因之一。
原因二:借殼上市趨嚴。6月17日證監會發布通知,擬對《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進行修改。該《辦法》給借殼者增加了難度。中通選擇赴美上市,可以避免這一政策的“束縛”,而且目前好的殼資源越來越少。
原因三:投資機構的背景。在中通快遞的兩輪融資中,A輪、B輪都有紅杉資本的身影,B輪則還有華平投資集團、高瓴資本集團以及渣打直接投資等,而這些投資機構均為“外資”背景。
顯然,有美國背景的投資機構,希望企業赴美上市。其中一個原因便是,現有股東更容易鎖定投資獲利。
赴美上市的風險
舍近求遠的中通,除了可以加快上市的速度外,也有利于提升中通的品牌形象,促進其國際化的進程。同樣,中通選擇了更為成熟的美國資本市場,也面臨著一些風險。
①估值和溢價。快遞行業專家趙小敏認為,中通快遞到美國上市,如果募資成功,將創造中國快遞企業募資的新紀錄。
但是,中美資本市場的套利機制和市場規則有本質的不同,中通快遞市值預計在1000億之內,將遠低于順豐控股和圓通速遞。
此外,中概股的連續退市,也會影響美國資本市場對中通的估值。
②被做空的風險。在嚴格的財務報表制度要求下,草莽出身的中通所有細節將公之于眾,這也給美國做空機構更多機會。
盡管中通是國內民營快遞企業中直營化比例較高的,但是在仍以加盟為主的模式下,加盟商身上的一些負面新聞,也會算到中通的身上。這些不可控的因素給中通帶來的風險,絕對不能小視。
中通現在什么情況?
從10月17日(周一)開始,申通董事長賴梅松領銜的宣講團隊就以香港為始發站,開始了全球路演的征程。
據記者了解,此時此刻,中通快遞的工作人員正在為敲鐘上市進行著最后的籌備工作。再過十幾個小時,紐交所百年舷窗和外墻上都將被帶有ZTO標識的中通藍所覆蓋,其所在的百老匯大街也將正式迎來第一批來自中國快遞業的客人。當然,市鐘一響,客人也將變為主人,成為紐交所大家庭中的一員,接受全世界金融機構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