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鐵路資訊

他們將中國高鐵由成都推向世界

2015-6-1 15:27:00 來源: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版權作為創意產業的核心要素,是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行業規范化、產業化、國際化的基礎與生產力形成的關鍵,也是評估城市文化創意行業繁榮的晴雨表和分析器。成都作為“全國首個版權示范城市”,一直將版權戰略放在首要位置,版權助力創新驅動發展,成都如今已憑借著眾多大專院校和創意人才隊伍,迸發出強有力的創新能力。你也許想不到,現今疾馳于各大城市的多種型號列車,其造型、車內駕駛及旅客界面設計就是由成都西南交通大學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籌)所屬人機環境系統設計研究所負責人徐伯初教授主持設計完成的。如今,他們又繼續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布局和中國軌道交通裝備大踏步“走出去”的背景下,與西南交大“鐵路人”及中國軌道交通相關企業一起,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列車逐步推向世界。 
  版權保護
  使“成都創造”走向世界
  目前,我國各類軌道交通發展正處于黃金時期。高速列車作為現代化交通工具,其外形和乘坐舒適度日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毫不夸張地說,徐伯初帶領的團隊正在進行一場真正的“成都創造”,而這種創造也是在版權的保駕護航中得以實現的!叭舨皇前鏅啾Wo,我們創作設計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列車,是很難走向全國、走向全世界的。”徐伯初告訴成都商報記者,自己帶領的研究團隊目前已設計了中國高速列車頭型76個、中國地鐵車輛頭型及車內界面方案52個,內燃機車車頭造型、涂裝及人機系統設計方案6個。其中,有多個方案已在伊拉克、沙特、土耳其等國得以實施并部分投入使用,為俄羅斯設計的新型360~400km/h高速列車頭型及駕駛界面也正處于設計中。
  近年來,徐伯初負責的團隊參與設計了300km/h、350km/h、380km/h、400km/h、
  500km/h的高速動車組,以及220km/h、160km/h、140km/h的城際列車,還有目前興起的城市低地板有軌電車、機場快軌車、山地吊軌車、獨軌跨座車、低溫超導磁懸浮車和虛擬軌道交通列車。徐伯初負責的團隊已在車體造型、涂裝、車內人機環境系統設計方面,成長為可以擔當的隊伍。這支團隊于2014年成為國際軌道交通工業設計聯盟副理事單位,其研究成果深受國際有影響力的設計機構的好評和關注。同時,徐伯初負責的團隊與成都地區軌道裝備制造企業展開了一系列合作,如:具有成都特色的“熊貓地鐵”、低地板有軌電車、電動物流貨運車和電動公交車及供電車站一體化設計等合作項目,其中大部分設計已經轉換成實際產品。
  尊重創意
  版權保護激發創新動力
  在有著國外留學經歷的徐伯初看來,歐洲人性化的交通網絡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的出行需要,而這種交通設計理念在中國,也正由一群勇于創新和擔當的設計者不斷地得以充實和完善。“十九年前,留學歸國,我選擇了位居天府之國的具有119年優勢工科背景的西南交通大學,出于對本學科的建設與發展和藝術如何與社會需求相結合的思考,我便試圖探索一條藝術與技術、人文與工程、設計與制造、產品與市場相融合的育人之路。在橋梁美學、生態建筑、城市景觀等方面也曾做過嘗試性的研究與實踐,深感版權保護的重要。我相信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實施,將會進一步激發‘萬眾創新’的積極性與創造力。如今我們培養的學生,已涌向南車集團、北車集團、宇通、金龍、起亞等各大交通領域企業,并在家具、電子產品、醫療器械、旅游產品、軍工企業的工業設計隊伍中迅速地成長,成為了中國工業設計創新動力源的一部分。”
  徐伯初認為:“高等院校仍然是‘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的生力軍。工業設計的教師既是‘創意者’,又是‘創意者’的課程指導者,學科的使命就是‘育人’和‘孵化’。能用好的設計思維與設計方法影響學生,就是對中國創意擲地有聲的實效性勞動。過去,院校存在‘空對空’的理論教學,在改革開放下的社會需求正逼著學院派向實踐方面傾斜,‘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已成為當今的發展趨勢。正是院校的這份努力,為‘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輸送了大量的人才。而版權保護正是‘創意中國’人才戰略的法律保障!
  目前,世界進入信息與數字化時代,工業制造的工業形態產生了質的飛躍,一切都將在一個高效的、多元的、龐大的、有序的系統中發展,版權保護將成為這個飛躍發展的法律基石,而如何做好版權保護工作則是能否實現“中國創造”的關鍵。只有政策、法規和公眾意識在知識產權保護的條件下,“萬眾創新”時代才能得以實現。
  創意成都
  是每個人的“護身符”
  在徐伯初眼中,成都有著豐富的歷史文脈和多樣的文化元素,今天的成都更多元,更包容,追隨現代,這些特點為成都帶來了更多的活力與創造。成都能夠成為“全國首個版權示范城市”,是每個“創意成都人”的“護身符”。因為這張“符”讓成都設計師們盡可能充分利用來自本土的文化資源,并融入到“創意成都”中去。他們將會讓創意成果轉化到各個領域,成為“美好成都”、“創意成都”的千萬張名片。此外,在徐伯初眼中,“全國首個版權示范城市”絕不單單只是一塊用于對外展示的招牌,它必須成為示范!艾F如今擬成立的成都國際版權交易中心,以及將要與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合作進行成都版權經紀人的培養計劃,都讓我看到了成都這座城市為版權保護一直在做著最大限度的努力。我相信,這些機構的設立以及對版權專業人才的培養,必定會為版權保護、版權登記、版權評估、版權交易等帶來更多的便利,也一定會為一座城、一個國家帶來更多的創新驅動力。”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