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公路口岸年內投用 “互聯網+”助力物流“錢途”
2015-4-27 15:30:00 來源:成都晚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成都物流黃金通道
水運+公路
耗時18天左右,每個標準集裝箱運費約7千元。
水運+鐵路
耗時約14天,每個標準集裝箱運費約1.3萬元。
“我們在成都新建物流園就是看中了四川的‘橋頭堡’地位,向東有直通上海的黃金水道,向西有蓉歐快鐵等直達歐洲的鐵路通道。向東向西都要經過這里,我們賺‘過路費’就好了。”——龍泉物流中心內某物流公司副總經理陳晞
此刻,在成都經開區南四路邊,3.83萬平方米的聯檢大樓已拔地而起,施工隊伍正在進行外墻裝修;大樓背后的空地上,工程車輛來來往往,緊鑼密鼓地建設保稅倉庫和監管設施……這里是未來的成都公路口岸,預計年內投入運營,屆時成都以公水聯運為代表的物流方式發展將如虎添翼。
整合資源
車貨聚集 “互聯網+”降低物流成本
“這是成都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的一個具象載體!饼埲A區物流委規劃建設科科長楊靜透露,成都公路口岸將于今年年內投入運營。該口岸是西部地區首家具有“一關三檢”功能的國家二類陸路通關口岸,集海關、進出口商品檢驗、衛生檢驗、動植物檢疫功能為一體,并有集裝箱物流中心、多式聯運服務、保稅倉等系統的港口配套服務功能。
“現在經開區內的車企進口零件,一般走公路從瀘州港接回來,整車從重慶港送出去。這個口岸投入運營后,海關關口就進一步前移到企業‘家門口’了。物流車隊和車企貨品之間的聚集點,也將從瀘州、重慶轉移到龍泉驛!饼埲锪髦行膬饶车谌骄C合物流服務公司副總經理陳晞說。
在陳晞看來,成都公路口岸投用,對成都的物流企業來說蘊藏著不小的機遇!耙驗楦氵\輸要一來一回都有貨可運才賺得到錢”。以瀘州港為例,瀘州沒有豐富的汽車產業資源做支撐,因此造成車、貨資源相對分散,物流車隊去接零件,很可能空車前往造成物流資源浪費。雖然目前也有網站試圖對成都和瀘州之間的車、貨資源信息進行整合,但效果并不顯著。
成都公路口岸地處經開區,坐擁“車城”資源,將會對車和貨形成極強的聚集力。同時,成都公路口岸作為實體口岸,再搭配互聯網技術,形成的信息平臺,將比單純的互聯網平臺更具公信力、穩定性、競爭力!柏浾臆、車找貨,資源組合將更加便捷,物流企業的成本下降,留出更多給客戶讓利的空間!标悤務f。
企業獲益
運費便宜近一半 成都車企獲益
上周六,一艘載著汽車零部件的國際貨輪從日本出發,昨日到達上海;轉關后“換乘”江船,這批零部件將沿長江逆水而上,翻過三峽大壩,直達瀘州港;然后由集裝箱運輸車送到位于龍泉驛的豐田廠區。從日本到龍泉驛,預計全程歷時18天左右。據了解,這是成都車企采用的典型公水聯運路徑,國內物流段,每個標準集裝箱運費約7千元,而公鐵聯運耗時約14天,運費大概1.3萬元。
“與生產電子產品等高附加值商品的企業相比,控制物流成本對汽車企業來說非常重要,公水聯運運輸成本便宜近一半,自然更受青睞!标悤勊诘墓拘陆ㄔ邶埲A的物流園區于去年投入運營,目前已與成都經開區內豐田、吉利等多家知名車企展開合作,“現在除了加價以及控制人力、地價等成本,壓縮物流環節的費用成了企業的第三個利潤源泉!
海關“一體化改革” 讓物流更便捷
去年12月1日,成都海關加入“長江經濟帶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沿線關區打破地域限制和行政界線,通過統一的申報平臺、風險防控平臺、專業審單平臺和現場作業平臺,實現“多地通關,如同一關”。成都海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稱,成都海關加入一體化改革,標志著四川作為長江經濟帶的“龍尾”將更好地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實現與長三角“龍頭”、中部“龍身”的相互支撐和良性互動,更好地發揮四川連接長江經濟帶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紐帶作用。
作為一體化改革的受益者,物流企業的體會更加具體。“好處不僅僅是節省了去上海報關的麻煩和節約資金利息成本!标悤務f,“現在,封關之后,各地海關相互認可。只要集裝箱沒有變動,不再像以前一樣,每換一次運輸工具就驗一次,不僅節約了時間和裝卸貨品的費用,還免去了多次開箱、裝箱帶來的不確定因素。這是非常關鍵的!
未來遠景
融入長江經濟帶 成都成“橋頭堡”
在楊靜看來,在加快發展長江經濟帶的大背景下,國家投入基礎建設,提升航道通航條件,長江流域的物流還有不小提升空間。以川江航道“升級”為例,長江干線宜賓至重慶段航道最低維護水深由2.7米提升至2.9米。通常,每提高0.1米,2000噸級的船舶可多裝載117噸,3000噸級的船舶可多裝載170噸。據測算,這次把最低維護水深提高0.2米,可常年通航1500噸級船舶及組成的船隊,貨運量將增加20%,每年的直接經濟效益就有1.7億元,帶動腹地省份GDP增加約13.6億元。
“比如,汽車企業在龍泉建廠,其輻射面將覆蓋到整個長江流域的汽車企業!睏铎o說,長江航道運力更強,船只航行更穩定,成都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帶來的機遇,不僅體現在進出口貿易方面,還將有利于企業在國內的資源布局。
對于成都的發展,陳晞同樣充滿期待,“我們在成都新建物流園就是看中了四川的‘橋頭堡’地位,向東有直通上海的黃金水道,向西有蓉歐快鐵等直達歐洲的鐵路通道。向東向西都要經過這里,我們賺‘過路費’就好了。”說到這里,陳晞忍不住笑了。(記者 薛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