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經濟如何突圍
2015-12-15 14:39:00 來源:光遠看經濟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2月14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按照常規,屬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定調會,而12月10日召開的民主黨派座談會,則屬于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前,對黨外人士的通報和溝通會議。所以,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明年經濟工作的一系列表述,都是為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一個基調。會后公開的會議新聞通稿關于明年的經濟工作雖然只有幾百字,但基本可以提前了解明年經濟政策的大體框架。
一、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所以在明年經濟工作的總要求上一是強調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并圍繞這五大發展理念梳理明年的經濟工作。
二、在政策目標的排序上,強調“堅持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這個排序穩增長第一,而防風險放在最后的位置,似乎意在強調通過穩增長和調結構防止系統風險的爆發;幾大政策的表述也有新的提法:“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準、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
三、提出2016年要“抓住關鍵點、打好殲滅戰”。并提出了2016年經濟工作的重點:
第一,把創新驅動戰略放在首位,提出“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在中國經濟傳統動力失能的尷尬狀況下,再不創新,的確沒有任何出路。
第二,清理僵尸企業被提到重要地位,提出“要積極穩妥推進企業優勝劣汰,通過兼并重組、破產清算,實現市場出清。”這預示著,2016年在打破剛性兌付,處理僵尸企業上,將邁出超乎預期的步伐,央企的大重組,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清理僵尸企業,這也許是上世紀朱镕基的國企員工下崗之后,又一場真正的硬仗。打贏與否,直接影響中國市場經濟的成色和銀行的安危。
第三,開始意識到企業負擔之沉重,將為企業減負放到重要工作日程,提出“要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業稅費負擔、社會保險費、財務成本、電力價格、物流成本等,打出一套“組合拳”。”在企業減負問題上,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決心。這是對的,如果再不給企業減負,明年出現企業倒閉潮,一切就來不及了。
第四,房地產不出意料成為政策的“關愛點”。繼上個月高層喊出化解房地產庫存之后,這次系統提出“要化解房地產庫存,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推進以滿足新市民為出發點的住房制度改革,擴大有效需求,穩定房地產市場。”眾所周知,化解庫存的關鍵是一二線之下的城市,但“農民工市民化”能否幫助房地產走出深淵,這真的是一個需要認真演練的問題,筆者一直認為,將救房地產的希望寄托在農民工身上不現實。中國房地產去庫存需要一套組合拳,需要真正的制度再造和變革,需要政府真正減稅,需要房地產行業自身的升級。
第五,再次提出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問題。提出“要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以上五點,是我認為,明年經濟工作最重要的五項工作。這五點,也就是我之前在文章中寫的,2016年經濟工作就五個字:“金木水火土”。金,就是要嚴防金融風險,2016年,以企業債為代表的各種風險仍然在考驗羸弱的中國金融的安全堤壩,企業債違約,銀行不良貸款飆升會成為常態;木就是仍然會通過投資,通過“十三五”的一些大項目的帶動,防止經濟的下滑;水就是貨幣政策繼續放水保持寬松,財政政策在加大赤字的同時,下決心減稅,為企業減負;火就是讓消費真正火起來,中國經濟的未來在消費,消費的擴張和升級需要系統政策,讓國內的消費火起來,能挽救很多行業;土當然就是要穩定房地產,2016年的房地產政策注定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寬松的一年,會出臺包括房貸利息抵個稅、農民購房補貼、首付回到20%,涉及房地產的一些稅收減免等一系列政策,明年經濟穩不穩,其實最終仍然取決于房地產。
當然,需要提醒的是,2016年中國經濟的溫度依然很低,經濟增速大概率低于7%,各行業面臨巨大的考驗,嚴寒的冬天其實剛剛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