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發布公告,中老鐵路項目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老撾政府副總理宋沙瓦·凌沙瓦與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分別代表兩國政府簽署了政府間鐵路合作協定,標志著中老鐵路項目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公告顯示,項目總投資近400億元,由中老雙方按照70%:30%的股比合資建設。預計于2020年建成通車。
中老鐵路是第一個以中方為主投資建設并運營、與中國鐵路網直接連通的境外鐵路項目,由兩國邊境磨憨/磨丁口岸進入老境內后,向南依次經過孟賽、瑯勃拉邦、萬榮至老首都萬象,全長418公里,時速160公里/時,其中60%以上為橋梁和隧道。
《北京商報》報道,目前,中老鐵路的中國境內段玉溪-磨憨鐵路今年已經開工建設,有望與中老鐵路同期完成。屆時泛亞鐵路中線初具雛形,中老鐵路未來還可以與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鐵路相連通。
據悉,中老鐵路全線采用中國技術標準、使用中國設備。近幾年來,標準化被認為是國際市場的競爭利器。此次,不少業內分析師指出,中老鐵路全線采用中國技術標準,讓中國的高鐵技術和設備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日趨增強。
據中華鐵道網消息,北京交通大學運輸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紅昌分析認為,中老鐵路將對雙方以及周邊國家的經濟帶來較大影響,戰略意義不可小覷。一是著直接拉動了中國和老撾政府間的投資,對經濟的帶動是非常明顯的。第二,雖然這樣的鐵路項目靠自身的盈利是比較困難的,不過可以促進和老撾之間的經貿往來,第三,鐵路網的構建和形成將對促進和形成中國與老撾以及其他周邊國家的經濟一體化會起到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