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鐵路局迎65周年 線路覆蓋安徽江蘇浙江上海
2014-8-1 12:45:00 來源:上海鐵路局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8月1日,管轄線路覆蓋安徽、江蘇、浙江、上海三省一市的上海鐵路局迎來建局65周年。
上海曾是中國第一條營業鐵路的誕生地。1876年,由英商建造的全長14.5公里的吳淞鐵路通車,然而“生不逢時”,運營時間僅一年余,便被視鐵路如洪水猛獸的晚清政府以28萬5000兩白銀贖回拆除。
1898年,16.09公里的淞滬鐵路通車運營,上海鐵路再次蹣跚起步。至新中國成立前,戰爭頻仍,時局動蕩,發展緩慢。不僅線路少,標準低,而且裝備落后,管理粗放,很多線路與設備破壞嚴重。
1949年春夏,鐵路回到了人民的懷抱。同年8月1日,上海鐵路局誕生(時稱上海鐵路管理局)。遭受戰爭創傷的上海鐵路得到快速搶修與恢復。年內,滬寧線客運開通,中斷12年的上海至北京直達旅客列車恢復開行,滬杭全線恢復通車……據史料記載,至1950年,上海鐵路管理局運營里程達1770公里,開行旅客列車40對左右,年發送旅客2713.2萬。其后,上海鐵路步入有計劃建設發展軌道。大量既有設施得到整治改造,一些新技術新設備不斷投入使用。20世紀60至80年代,南京長江大橋,滬寧、津浦復線,南京東、上海、杭州鐵路樞紐,皖贛線相繼建成,鐵路運輸能力不斷提高。
1978年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中國開啟改革開放新征程,鐵路也迎來發展好時機。中國經濟最發達的長三角地區,鄉鎮企業興起,務工人員往來活躍,鐵路客發量猛增,1983年,上海鐵路局年發送旅客突破1億大關。鐵路運力供需矛盾日益顯現,加快鐵路建設提上政府工作議程。1986年,一場名為“中取華東”的大規模鐵路建設隨即拉開帷幕,經過近十年的建設,滬杭、浙贛、淮南、阜淮雙線相繼建成,上海鐵路局管內路網規模大幅擴充。至1995年,上海鐵路局有干線20條,支線32條,營業里程達5361公里。
在路網規模不斷擴展的同時,鐵路既有線“提速”戰略同步實施。1996年4月,第一趟時速為140公里的快速列車在滬寧線運行,開啟了中國鐵路既有線提速征程。其后,1997年至2007年,中國鐵路先后進行六次大面積提速。上海鐵路局作為提速主戰場,運輸裝備水平大幅提升,運輸能力快速擴充。2007年4月18日鐵路第六次大提速后,上海鐵路局開行旅客列車290對,列車最高時速達250公里,年客發量突破2億大關。
2008年10月,經國家批準,中長期鐵路網調整規劃正式頒布實施,鐵路建設迎來以高鐵為主要標志的新一輪快速發展期。上海鐵路局作為華東地區鐵路建設發展的先鋒,加速構建以滬寧、寧杭、滬杭甬、寧安等高鐵為構架的長三角快速客運網,同時推進京滬、滬昆、滬漢蓉、沿海等連接國內大中城市的快速客運通道建設。
2010年7月1日,上海鐵路局發展迎來又一個重要里程碑——滬寧高鐵建成通車,時速300公里高速動車組開行,鐵路發展進入高鐵時代。其后三年,滬杭、京滬、合蚌、寧杭、杭甬五條高鐵相繼通車運營。至目前,上海鐵路局營業里程8567公里,其中高鐵里程2323公里,長三角快速鐵路網基本成形,以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城市為核心的快速交通圈形成。
如今,高鐵動車漸成旅客運輸主流。在今年7月1日新啟用的列車運行圖中,上海局管內圖定開行旅客列車629對,其中動車384.5對。鐵路服務同步升級:上海虹橋、南京南、杭州東等一批現代化的大型鐵路客站建成使用;自助售取票機、網絡購票、電話訂票全面取代“大賣場”;旅客可刷身份證進站上車;廣大鐵路員工秉持“以服務為宗旨、待旅客如親人”,讓旅客安全、方便、溫馨出行。今年上海鐵路局預計發送旅客4.27億人,較建局初增長近15倍。上海鐵路局成為全國高鐵里程最長、開行動車組數量最多、旅客發送量最大的客運大局。
伴隨高鐵發展,上海鐵路局貨運能力與服務水平同步提升。在今年7月1日實施的新運行圖中,上海鐵路局開行貨運列車1250對;城際貨運快線、高鐵快件、集裝箱班列等一批貨運新產品亮相;鐵路發貨通過電話、網絡、營業廳、預約上門等多種方式受理,簡單方便,隨到隨辦;貨物接取送達實現“門到門”;了解物流行蹤,貨主也只需在家輕點鼠標,便能一覽無遺……
良好的發展勢頭仍在持續:杭黃高鐵開工、杭長高鐵啟動聯調聯試,暑期客流持續走高,4列城際捷運貨物列車成功開行,電商專列8月1日上線……就在上海鐵路局迎來65歲生日之際,鐵路建設、客貨運輸捷報頻傳。不久的將來,“人便其行,貨暢其流”將在上海鐵路局管內率先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