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經濟轉型繼續
2014-7-8 10:51:00 來源:國際融資雜志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世界銀行發布的《中國經濟簡報》稱,隨著中國繼續推進經濟再平衡,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在中期將會放慢。中國的經濟增速預計將從2013年的7.7%放緩到2014年的7.6%和2015年的7.5%。 世界銀行中國局首席經濟學家吳卓瑾說:“再平衡之路不會是坦途,這反映出結構性趨勢與近期需求管理措施之間的矛盾。”
一季度增長放緩反映出之前采取的穩增長措施效果減弱、外部環境低迷和信貸收緊特別是對房地產而言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但最近幾周的經濟活動包括工業生產顯現出加速跡象。近期的加速有望持續到接下來的兩個季度,這反映出消費強勁、外需復蘇以及包括基礎設施投資和中小企業稅收減免在內的新的穩增長措施的效應。
對中國經濟進行定期評估的《中國經濟簡報》指出漸進的調整面臨一些風險。第一,地方政府債務如果出現無序的去杠桿化,可能會引發投資增長的急劇下滑。第二,房地產等行業如果出現資本成本突變或融資困難,可能會導致經濟活動大幅減少。最后,如果發達國家的復蘇勢頭減弱,出口復蘇可能會無法實現。
簡報指出,針對這些中期風險的政策響應需集中在財政和金融部門的改革上,這已列入去年11月提出的政府改革議程。這些包括有效地管理和監督信貸的快速增長尤其是在影子銀行系統,并逐步減少通過預算外及準財政活動積累的地方政府債務。
簡報的主要作者、世界銀行高級經濟學家司克禮說:“改革措施建議是結構性的。從中期來看,這些政策措施可以改善中國的經濟增長質量,使其更加平衡,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為良好的經濟發展打下基礎。”
在這些改革措施有可能降低短期經濟增速的同時,采取促進競爭、降低受保護行業的準入壁壘和減輕企業行政負擔的政策有助于抵御沖擊,構建更加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
世界銀行貸款幫助提高福建漁民防臺抗災能力
世界銀行執行董事會批準為中國福建漁港項目提供貸款6000萬美元,用以幫助福建省東南沿海漁民提高應對極端天氣事件的能力。
漁業是福建省的重要支柱產業,占其農業GDP的30%左右。福建省約有42萬漁民及其家人依靠捕魚和近海養殖為生。近年來,福建沿海極端天氣事件頻發,危及當地人民特別是漁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同時,由于漁港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災害準備、響應及災后恢復重建措施不足,難以避免或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
世行貸款福建漁港項目的內容包括在霞浦縣的北礵、大京、烽火、呂峽、三沙、文澳等六個漁港建設或改造防波堤、碼頭設施、護岸、陸地形成、棧橋、錨地、疏港公路和漁港建筑物,協助制定早期預警和應急響應預案,包括列出不同臺風預警級別下政府和漁民應采取的具體措施清單,購置霞浦縣應急響應指揮中心人員在緊急情況下決策和采取必要措施所需要的設備等。項目還將開展培訓和能力建設活動,以確保應急響應系統有效發揮作用,提升漁民應對緊急情況的技能。
負責此項目的世界銀行高級水利工程師胡樹農表示:“這個項目通過將沿海漁港工程建設投資與改進完善早期預警系統和應急響應系統結合起來,可以減少臺風和季節性風暴等極端天氣事件給福建省各項目縣造成的人員傷亡和漁船損毀。”